Discover
这病说来话长

这病说来话长
Author: 汤瀚森
Subscribed: 86Played: 692Subscribe
Share
© 汤瀚森
Description
接地气、 生动形象的医疗科普播客,嘉宾都是各个科室的一线临床医生和健康领域一线从业者。通过一个个实例、故事、比喻带你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疾病。有趣又实用!
从类似“吃到鱼刺喝醋有没有用”的知识科普,遇到问题应该去什么医院就医,到嘉宾们从医院里看到的人世间生活百态,医院里碰到的非典型案例,和患者打交道的的心理学技巧都有涉及。
凡医师 均在职;
凡身份 均持证;
涉药品 仅成分;
凡推荐 均审核;
涉治疗 不惟一;
中西医 不对立;
凡数据 有来源;
凡术语 有文献。
本节目仅供医学常识科普使用,不能代替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从类似“吃到鱼刺喝醋有没有用”的知识科普,遇到问题应该去什么医院就医,到嘉宾们从医院里看到的人世间生活百态,医院里碰到的非典型案例,和患者打交道的的心理学技巧都有涉及。
凡医师 均在职;
凡身份 均持证;
涉药品 仅成分;
凡推荐 均审核;
涉治疗 不惟一;
中西医 不对立;
凡数据 有来源;
凡术语 有文献。
本节目仅供医学常识科普使用,不能代替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180 Episodes
Reverse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可现实中,我们却常常被铺天盖地的“心理疗愈课”“潜意识觉醒班”所包围——它们真的是在帮我们,还是在贩卖焦虑?本期,阿汤邀请山西省儿童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崔佳彬,一起聊聊那些看似专业、实则套路满满的“伪心理学”。在追求治愈的时代,守护理性,才是最好的疗愈。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崔佳彬医生:心理科崔医师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45 为什么大家都想被“治愈”?心理焦虑的源头03:10 医院里的“正念分娩”与网络版“疗愈课”的区别05:00 “父母皆祸害”“东亚小孩”——语言的暗示力量07:20 被击中“痛点”后的消费冲动:心理学还是营销学?09:00 如何判断一个心理课程是否靠谱?10:30 警惕那些激发“恨”与“仇”的课程12:20 “速成课”“情商班”为什么听起来都很诱人?14:00 伪科学的概率游戏与错误归因陷阱15:40 名人讲师效应:喜欢不等于专业17:00 为什么有病乱投医?心理“病耻感”让人误入歧途18:40 什么情绪问题该去医院?医生教你一招辨别20:00 工作室、驿站、心理馆:这些机构靠谱吗?22:20 从“培训到当咨询师”的内循环骗局23:30 二次伤害比没治更可怕:心理咨询的底线是“不伤害”26:00 为什么我们总爱“速成”?人性背后的心理机制28:00 速成与心急:为什么换道开车也没用30:00 网络咨询、电话咨询靠谱吗?哪些场景适合?32:00 远方专家vs本地医生,该怎么选?33:40 讨好型咨询师与“情绪价值”陷阱34:30 真正的科学心理干预:安全、不伤害、专业*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声音、标识、logo等)。禁止未经授权的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而使用本播客任何内容、信息、对话、声音或数据等用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模型训练。
放屁和排便,看似日常小事,其实背后有复杂的身体机制。本期节目里,阿汤与消化内科蒋宇亮医生深入聊聊:人体是怎么分辨屁还是便的?为什么有时分不清?憋屁真的会伤身吗?屁有味或没味代表什么?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又透露着怎样的健康密码?本期带你用轻松视角理解消化系统的奥秘。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蒋宇亮:大胃无天敌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公益活动时间轴 放屁的科学奥秘01:07 屁or便,傻傻分不清02:34 液体最爱“偷袭”03:22 拉肚子=抢答模式04:19 年纪大,感知掉线06:13 排不出vs控制不住 尴尬瞬间背后真相08:29 “里急后重”到底啥感受10:00 屁多,真的是肠好?12:22 憋屁=心脏小炸弹?15:40 憋太久,便秘找上门 声音与味道的秘密16:15 为什么有屁震耳欲聋17:20 臭屁背后是豆子还是病18:00 血腥味→赶紧就医19:32 长期臭屁,别大意 饮食与习惯指南20:21 一天20个屁,正常吗21:11 吃什么,屁最汹涌23:50 想排便?吃点产气菜25:40 膳食纤维救场 大便的健康暗号26:11 香蕉型才是优秀便28:17 黑便、血便都危险31:33 太稀or太硬代表啥34:50 久坐党最怕的便秘 生活经验36:10 排气顺畅=状态回暖37:46 吃凉后肚子咕噜咕噜39:50 益生菌真有用?43:17 能让屁变化的细菌44:10 最靠谱的还是饮食拓展阅读*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声音、标识、logo等)。禁止未经授权的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而使用本播客任何内容、信息、对话、声音或数据等用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模型训练。
你每天吃的油,可能正在悄悄影响你的体重、血管和免疫力!橄榄油、花生油、椰子油,到底哪种更健康?亚麻籽油和鱼油,真的是“脑黄金”?家庭常用的大豆油、调和油,又有哪些避坑秘诀?本期邀请播客「大食话」主播月莞柔,带你从“为什么要吃油”到“如何科学选油、控量和储存”,全面拆解食用油的真相。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月莞柔:大食话的月莞柔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一、油的意义:为什么要吃油?油不仅仅是调味,更是能量和营养来源。01:08 调味还是营养?01:59 油是三大营养素02:42 脂肪的保暖与保护03:10 吃油要适量二、油的种类:不同油的区别植物油、动物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越贵越好吗?03:42 中西吃油差别09:08 植物油与动物油10:05 饱和与不饱和之别23:51 高端油值得买吗?29:55 为什么别买土榨油?31:17 浸出油靠谱吗?45:04 什么是隐性饥饿?46:15 好油助维生素吸收三、油的使用:控量与搭配吃多少、怎么搭配?不同人群的建议大不相同。47:15 不同人群吃多少?47:53 成年人每日推荐量58:24 富含亚麻酸的油59:01 鱼油怎么判断新鲜?四、油的储存与选购:避坑指南买油、存油都是学问,避开劣质油,让厨房更健康。01:00:24 家里至少备两种油01:02:16 看懂配料表和标签01:03:35 塑料桶还是玻璃瓶?01:07:31 变色发哈还能用吗?01:08:27 老油回锅怎么办?01:08:54 储存油的正确方法*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声音、标识、logo等)。禁止未经授权的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而使用本播客任何内容、信息、对话、声音或数据等用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模型训练。
你是不是也有过“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夜晚?失眠不仅仅是“小问题”,它可能和你的生物钟、焦虑情绪,甚至职业压力息息相关。本期阿汤邀请两位精神心理专家崔佳彬和张演善,聊聊为什么有人能秒睡,有人却夜夜难眠;蓝光、焦虑、年龄到底对睡眠有多大影响;以及专业的CBTI疗法和临床手段,教你打破“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想真正睡个好觉?这期你一定不能错过!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崔佳彬医生:心理科崔医师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00 秒睡还是失眠 生物钟与褪黑素的作用03:20 常见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 早醒 多梦06:00 医生的睡眠困扰 紧张与焦虑的普遍性07:30 智能设备监测 科技带来的帮助与焦虑08:10 失眠分类 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的区别09:30 顽固性失眠 治疗的可能性与心理因素12:00 担心失眠反而失眠 焦虑循环的破解思路13:20 森田疗法 不担心失眠才不会永远失眠15:20 蓝光与睡眠 手机和平板的影响18:00 年龄与睡眠 年纪大了觉真的会少吗20:30 阿汤自述 职业压力与时间焦虑的体验25:30 特殊职业群体 学生 医护与睡眠问题27:10 CBTI疗法 非药物治疗的核心方法29:00 物理治疗手段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仪31:10 改善睡眠习惯 建立健康的睡眠仪式感33:40 催眠疗法 误区与真实作用36:00 就诊流程 药物 心理 物理三种治疗途径*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为什么明明努力节食、拼命运动,体重还是顽固不动?为什么减重总会遇到“平台期”,甚至反弹?本期阿汤和“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聊聊减重的真相:从亲身经历到科学原理,从生酮饮食到肠促胰素,带你解锁身体“鸡贼”的秘密。听完,你会知道——减不下来的不是你不努力,而可能是身体有它的逻辑。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于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0:00 重逢开聊 :于莺和阿汤13年后再聚,为何体重成了绕不开的话题?04:00 减重方法试过太多 :节食、轻断食、运动,为什么还是瘦不下来?07:30 平台期魔咒:体重为什么掉一下就停?开始减重时减掉的主要是水分还是真脂肪?08:30 生酮真相 :一个“月瘦30斤”的神话,到底靠谱吗?10:00 管不住嘴?:压力、失恋、聚会,为什么情绪一来就想大吃?12:00 身体可能的“抵抗”机制:为什么减重会有平台期或者出现反弹?14:00 激素在捣鬼:为什么你会对一个馒头欲罢不能?17:00 To do or not to do?于莺亲历:做不做减重手术的思考。19:00 健康人体自带外挂: 你知道吗?GIP、GLP-1可以帮助你调节代谢与食欲21:30 减重大坑:过度健身、危险药物、网络偏方,为什么越减越伤身?24:30 别再自责了: 科学减重,理解身体,有助于减重更轻松。拓展阅读学会合理饮食、科学开练是减重基础 [1]。听懂身体抵抗,是减重前提:当体重开始下降时,身体可能会开启一种机制抵抗体重变化趋势 [2]。其中包括:1. “节能模式”- 随着体重下降,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减少,从而使进一步减重变得更加困难;2. “进食模式” - 体重下降后,体内多种肠道激素的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食欲增加,因而导致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最终引发体重反弹,这可能就是身体抵抗 [2,3]。很多时候,可能仅靠运动和饮食不一定能达到减重目标 [1]。如有肥胖相关困扰,建议咨询减重门诊或内分泌科医生,获取科学减重方案的专业指导。本期内容感谢礼来Lilly公益支持。注:科学的减重方案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4]。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文献参考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40(7):545-564.2. 张群, 等. 减重后为何会出现体重反弹[J]. 新医学 2024;55(9):677-684.3. Trexler ET, et al. Metabolic adaptation toweight loss: implications for the athlete. J Int Soc Sports Nutr.2014;11(1):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4;23(10):1237-1260.审批编码: PP-TR-CN-1986审批日期:2025年8月20日*本内容仅面向中国大陆成人读者*声明本期节目内容中所涉及的机体规律仅代表在正常情况下的表述,均无绝对指向和绝对答案。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医师节特别策划,阿汤召集多位医生好友,分享他们从“白大衣”到病床的亲身伤病经历:有锁骨骨折的技师、有因节食导致肠道黑色变的麻醉医生、有两度跟腱断裂的外科医生、踝关节扭伤的急诊医生,以及赛季报销的创伤外科医生。既有反思与科普,也有温情与共鸣——医生也是普通人。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麻醉科董心童:麻醉医生董心童精神心理科崔佳彬:我有多动症整形外科LuLu:Doctor.Lu Lu外科脸脸:脸脸肿么呢急诊创伤中心椎间盘:一块椎间盘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27 全员上线 影像科银心是骨科常客03:25 自己给自己拍片的“锁骨骨折”经历05:17 医院走廊天花板:作为患者的新视角07:06 空调费的无奈吐槽08:27 从病人视角看“磁共振的热”和人文关怀09:15 拔尿管体验 & 对幽闭恐惧症的理解10:24 医生的同理心:换位思考的力量 麻醉科董心童踩过减重的智商税12:19 从节食减肥到肠道黑色变14:43 酵素的智商税:一年半的戒断与可逆转的改善16:39 科学减重的反思:节食的伤害与健康建议 精神心理科崔佳彬也有ADHD20:00 作为医生的 ADHD 体验21:12 从自我怀疑到自我接纳:“多动”与智力代偿25:41 银心的 ADHD 共鸣 :长大后的发散思维优势 整形外科LuLu跟腱断了两次30:22 摔伤看到了断裂的跟腱32:30 “社死”的急诊时刻:自己医院的手术体验36:16 断裂的跟腱、激进康复的后果与修复潜力 外科脸脸依从性差导致4年前伤病复发38:32 踝关节扭伤与不遵医嘱的反面教材40:33 急诊外科的真实案例:晚间受伤患者的高发原因42:31 医生的忠告:“足够休息”才是恢复关键 急诊创伤中心椎间盘伤进了自己科室44:15 比赛后的腰伤与神经根水肿46:42 站不起来的那一刻:120 急救与核磁的真相48:59 拒绝尿管的三次尝试 & 床上便桶的尴尬50:22 针灸放松、康复治疗,一个月拄拐上班的日子52:27 其他医生案例:干眼症、近视、过敏性哮喘53:20当病人时依从性更差的真实现状54:16既有职业担当,也要有生活的“活人感”55:39给所有医师、病人和听众的祝福*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网络让沟通更便捷,也让“不友善”更容易被放大。评论区、朋友圈、论坛……总有一些不友善、不文明的声音出现,你会发现有的人热衷于抬杠、挑刺儿,甚至言辞犀利地抨击别人。他们为何如此好战?是情绪的宣泄、认同感的追逐,还是更深层的心理动因?当我们与“键盘侠” 正面相遇,该如何不被情绪裹挟、保持冷静?又在什么情况下,这种习惯性的对抗会走向病态,影响个人生活与社会交往?本期节目,我们和精神心理科崔佳彬医生一起走进屏幕背后那双“敲击的手”,探寻这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并找到应对之策。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崔佳彬医生:心理科崔医生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22 键盘侠的极端特质02:03 攻击性的心理根源:弗洛伊德的“利比多”理论:攻击性是本能的一部分03:06 自卑与不安全感的影响04:17 网络匿名性导致“去人格化”06:22 键盘侠的人格画像08:05 自我认同的虚空12:32 心理防御机制16:49 表演型人格与反社会倾17:25 应对键盘侠的策略战斗:反击,但可能陷入无休止争论回避:不理会,降维看待对方的动机幽默化解:用轻松方式转移冲突20:28 科普与网络言论的平衡24:15 长期攻击行为的危害对攻击者:长期愤怒影响心理健康(如焦虑、高血压)对被攻击者:可能引发抑郁、自我怀疑等27:10 社交媒体对行为的影响32:40 将军赶路,莫追小兔:专注自身目标,不被干扰*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从这期节目开始,咱们一起告别‘饿肚子瘦’和‘一些错误的减肥手段’!也不跟着那些所谓的明星减肥法,让我们一起抓住夏季代谢加速的黄金期,用医生的专业方案,让健康减重像冰淇淋一样‘清爽无负担’!本期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普外中心 减重与代谢外科 主治医师边识博医生和大家聊聊减重减不下来的真相!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25 为什么夏天‘喝凉水都胖’,反而成了减肥最佳时机?02:56 减重手术是最后的办法05:48 长辈们吃了一辈子主食也不胖,为什么现在说控制主食?08:5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肥?12:14 BMI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12:56 不要有体重焦虑、不要被网红减重法种草15:18 超重:24kg/㎡≤BMI<28kg/㎡需要减重吗?15:52 大多数人不要为了减重打破人体平衡18:080 如何在控制热量的同时保证营养呢?20:33 “代谢”这个词通俗的来说21:01 “大卡”这个单位具像化是什么?23:00 减少主食绝不是不吃主食24:05 降糖大米、低GI大米靠谱吗?适合什么人?25:48 为什么在家做饭和外面吃升糖速度差很多?26:34 可以天天吃汉堡减重吗?28:24 不是完全不能吃油炸食品31:00 运动量越大,减肥效果是不是越好?31:57 最适合的运动量是按照每周计算的35:52 大体重朋友如何运动不造成关节损伤?40:11 网上流行的碳循环减肥法和轻断食减肥法靠谱吗?普通人能尝试吗?43:42 阿汤的“16+8”体验汇报48:41 低热量之下代谢会受到影响50:46 早上空腹运动好,还是饭后运动好?53:55 饭后不要着急去运动55:48 运动前后要注重营养的补充57:50 为什么运动后体重反而增加了?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运动吗?58:58 身体是有记忆的,突然的改变,身体会抵抗01:00:45 为什么这么多年体重总在一个区间?01:02:49 “体重调定点”的好处01:06:10 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了呢?01:07:44 早饭完吃,完饭早吃01:09:56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做减重代谢手术?01:11:07 除了“切胃”的其他减重术式01:11:26 什么年龄段适合减重手术01:15:40 手术有哪些后遗症呢?*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刚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归来的大白牛,带回全球肿瘤治疗领域最前沿的一手信息,深度解析国产创新药在ASCO上的亮眼表现。工银瑞信基金经理谭博士,从投资专业人士视角解读这些成果背后的趋势与逻辑——这是真突破,还是一股虚火?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小龙从毕业就亲历了各药企的一路成长。本期是医生与基金经理的直面对谈,是值得所有关注大健康和国产创新药产业发展以及投资机会的朋友认真听完的一期!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小龙:火爆猴小龙大白牛 小红书大物是也 小红书:大物是也(B站同ID)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 关于嘉宾故事02:27 为什么谭博士要从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转身到了金融领域?03:16 大白牛从临床到药企的原因04:44 小龙从公共卫生直接到了药企 关于ASCO05:28 ASCO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全世界的药企都抢着去?06:25 中国创新药在ASCO上拿金牌了?08:01 谭博士对于本届ASCO的观察09:16 小龙把创新药和仿制药比喻成列车 创新药VS仿制药10:18 谭博士从投资视角如何看待对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关系?12:06 小龙从毕业就参与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12:55 创新药的转型很容易么?13:39 过去十年真正转型成功的传统药企更少?14:08 2018年前是分不出来创新药产业和仿制药产业 ASCO上的中国高光15:08 这次ASCO最让大白牛震撼的中国成果是什么?17:15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的研发势头可持续吗? 中外对比:优势与差距21:29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优势和短板在哪?23:21 药卖的便宜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24:15 国内药企对于决策迅速就是机会 “好药”和“好产品”25:56 患者实实在在获益是评价一款药物的角度28:39 疗效≠患者获益29:26 “药品不是用来赚钱的,但是患者能从药品中获益,利润自然会来”31:13 客观缓解率(ORR)、生存期数据,对患者意味着什么?33:37 从投资角度和临床角度是一致的34:36 药企如何平衡‘全球首创’和‘患者可及性’? 国产药出海37:24 中国创新药企业一定要出海吗?39:05 大白牛对于中国创新药企的担心40:43 谭博士对于创新药产业生态和竞争力的分析43:24 MNC的解释43:37 BTK的解释43:54 小龙认为我们自己的产品先要“走出去”45:01 国产药出海都有哪些秘密武器?46:23 在技术端,目前中国创新药企有哪些技术手段? 暗礁与风浪48:08 中国创新药企目前都会遇到哪些挑战?49:51 药物研发对受试群体招募的优势51:40 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限制有哪些? 期待53:31 小龙对于脑部疾病药物的期待54:04 大白牛对于自身免疫类疾病、肿瘤等疾病治疗的期待54:49 谭博士对于抗衰的药物期待*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本期邀请到了华语乐坛传奇歌手赵传,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经典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回忆,更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在繁忙的歌手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他谈到如何通过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心理调适来维持健康,特别是他对运动和生活习惯的重视,从篮球到重量训练,每一项都体现了他对健康的高度关注。此外,赵传还提到如何在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保持嗓音的健康,分享了许多关于嗓音保养的小秘诀。本期节目不仅带你走进歌手的生活,还能让你从他的健康理念中得到启发,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平衡。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0:13 Intro03:11 Chatgpt和DeepSeek对于赵传保持状态的回答03:37 赵传开始注意健康是因为一次就诊经历 运动05:16 “我的舞台表演和唱歌的方式算是体力活”05:44 增重和减重之间如何平衡09:14 除了打篮球还有哪些运动方式?11:12 走路也是一种运动方式12:22 比CityWalk还要早的Walk 饮食14:30 喜欢吃,但也会在意15:02 前几年才知道的保养嗓子的“秘诀”16:22 “丹田之气”也是和运动有关16:54 呼气检查时候的动画游戏里有一只小小鸟18:13 赵传谈《我是一只小小鸟》,起初也不知道会唱多久19:03 《老不休》是源自一个谐音梗21:40 赵传解读“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是什么意思22:05 2025.赵传《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巡回演唱会城市计划*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夏日炎炎,冰箱成了我们最信赖的“保鲜保险柜”,却不知它暗藏细菌陷阱:从耐寒的李斯特菌到无色无味、耐高温的米酵菌酸,只要储存、解冻、回冻稍有不慎,就可能一口“误进ICU”。本期邀请ICU重症医学科的子涵医生,带你剖析冰箱里那些“隐藏的杀手”——最该分区存放的食材、最易踩雷的操作误区,以及夏天夜宵烤串、果蔬存储的全套健康指南,让你的冰箱既保鲜又安心。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子涵:DrZoe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2:05 冷藏≠无菌02:30 还有一些耐低温的细菌03:00 冷冻≠无限期保存03:25 肉类和海鲜类的保存期限05:40 家庭冰箱常见的温区分别适合存哪些食物?08:52 这居然是解冻食物的错误做法?12:04 “隔夜菜”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放几个小时就叫隔夜吗?15:15 为什么有人吃了一块隔夜鸡翅,几小时后进了ICU?17:45 冰箱里的细菌种类有哪些?18:39 隔夜的绿叶蔬菜要当心?19:32 北方的凉皮,南方的肠粉放置时间过长会有致命毒素?21:18 哪种椰子不能买?22:16 米酵菌酸低温和高温都无法消灭?23:11 “看起来没问题”的食物也可能含有致命细菌?25:27 什么是食源性致病菌?和普通“拉肚子”有何不同?27:24 剩菜剩饭最多能保存多久?28:15 热菜可以直接放冰箱吗?31:48 解冻食品可以再冻回去吗?这会有什么后果?33:52 家庭里要不要定期清洗冰箱?多久一次?34:52 冰箱怎么清洗才有效?36:08 夜宵致命三件套都是哪些组合?37:46 “自我感觉没事”能不能说明食物就安全?*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在2025 六月重症肌无力关爱月中,我们深度聚焦「重症肌无力」这一罕见但真实影响千千万万人的疾病。在日常中,看似平常的动作——睁眼、吃饭、微笑——可能对患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邀请到三位神经内科的一线医生,与患者共同探讨从发病机理、症状识别、急性期“突击战”,到长期“攻守拉锯战”,再到新型生物制剂的选择……本期内容特别设计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真实录音,从就医沟通技巧角度帮助更多人打破信息不对等的障碍,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诊指南,真正实现“双达标”。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谭颖:ytan126魏玉桢:vivin斑马酱:斑马酱锵锵锵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0:15 感受肌肉“失联”,力气“溜走”01:34 嘉宾介绍02:55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表现? 治疗需求与日常困扰07:13 目前在临床的主流方法是什么?12:55 激素对患者的副作用影响可逆吗?16:11 对治疗效果保持合理预期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断层与桥梁24:03 患者就诊时和医生沟通的困扰(真实采访录音)27:25 到诊室和医生怎么沟通更有效?32:11 为什么医生总会打断有些患者的话 双达标概念深度解读38:50 到底什么是“双达标”?43:31 患者朋友该如何走向长期双达标?45:09 什么问题会让医生“烧脑”?48:53 需要选择“最好的药”吗?49:47 实现“双达标”的过程有差异化 “新型武器”51:13 治疗中的“新型武器”53:36 患者在换药时候的困扰56:31 规律的周期性给药的重要性 ADL量表58:40 ADL量表的使用需要培训吗?59:46 什么情况下要抓紧就医?01:02:15 别将就了、勇敢的大声说出来01:03:50 三位医生对患者的寄语*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中医毛喆老师,从《长安的荔枝》聊起,一起探讨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荔枝。大家都知道,荔枝美味可口,但你知道吗?吃多了荔枝,可能会引发“上火”!为什么有些人吃荔枝不出问题,而有些人却出现牙龈肿痛、咽喉干燥等上火症状?毛老师将从中医的角度,为我们揭秘荔枝的“热性”,并分享如何在夏季正确食用荔枝,避免上火。同时,我们也会聊到其他常见水果的“上火”问题,教你如何搭配食用,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毛喆:江米小枣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06 剧情梗概03:06 荔枝在中医里属“热性”水果?03:30 为什么吃多了会“上火”?03:58 为什么南方朋友吃荔枝不像北方人那么上火?05:07 中医怎么解释“上火”?05:14 实火是什么?05:26 虚火是什么?05:56 哪些症状是真正的“荔枝上火”?06:20 荔枝的火为什么主要是中上焦火为主?07:35 多人说吃荔枝会流鼻血是真的么?07:4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一颗荔枝三把火?08:15 晚熟荔枝甜度更高?08:45 早熟荔枝泡酒喝?09:16 为什么“妃子笑”更容易上火?09:46 小孩子、孕妇、老人这些人能吃荔枝吗?有什么量的限制吗?10:04 有没有哪些体质不适合吃荔枝?10:54 用水煮一下荔枝就不上火了吗?11:15 荔枝皮可以解荔枝堵11:42 荔枝的皮、肉、核分别有用药用价值?12:35 吃西瓜也可以去荔枝的火?13:28 西瓜霜是怎么做的?14:01 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北方水果?14:20 榴莲是最上火的水果吗?14:27 山竹可以解榴莲的火?14:50 冰镇荔枝降火是真的吗?15:33 炮制的意义是什么?17:03 中医角度如何看待“口腹之欲”与“体内调养”的关系?17:26 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19:11 中医的体重管理的方法22:10 菊花茶、荷叶茶、桑叶茶的滋阴清热的效果24:32 对于打工人的“冰箱式”饮食,中医有哪些建议?27:07 北方人如何“融入”南方的体质?28:08 推荐给听友两个荔枝品种29:04 高不可攀的增城挂绿荔枝30:02 增城挂绿荔枝有何不同?*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到底是选择网上铺天盖地的“玄学护肤”;还是选择是经得起临床数据验证、真能让皮肤状态改善的“真功效”。本期邀请皮肤科雅萌和「大物是也」成员小龙一起从临床案例出发,拆解那些‘几天美白’、‘自制纯天然面膜’等网红护肤套路背后的风险,用真实门诊经历揭露过度清洁、重金属美白等误区。随后深入介绍A 醇——这位护肤界的“六边形战士”,全面讲解它在抗老、淡纹、控痘、美白、收毛孔、修护等六大维度的科研证据与实际效果,并分享入门使用建议:浓度选择、稳定技术、避坑要点、配方辅助、防晒时机……帮你科学护肤、减少误区,把皮肤当器官,不当试验田。”本期嘉宾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雅萌:dr 肉萌萌小龙:火爆猴小龙大物是也 小红书:大物是也大物是也 B站:大物是也公益活动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31 雅萌和小龙介绍02:07 扒一扒那些网红博主、KOL、直播间里总能看到的各种‘护肤神操作’03:26 “某纯天然美白面膜”,把黄瓜、柠檬、薄荷混合后榨汁湿敷在脸上05:44 用清洁力度很强的洗面奶洗脸,结果会发现痘痘更严重 关于A醇09:07 护肤界“六边形战士”?09:34 通俗来说A醇到底是个什么?11:40 上市了的化妆品里的成分都是忽悠的吗?13:43 那A酸和A醇是一种什么关系呢?14:45 正因A酸的局限,所以才有了A醇崛起?16:15 A醇的科研历史故事 “六边形战士”A醇具像化来说都是哪些方面?19:09 抗老:它是激活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19:50 淡纹:加速异常角质代谢22:11 控痘:抑制TLR-2受体抗炎24:54 美白:阻断黑色素小体转运27:30 缩毛孔:正常化毛囊角化29:09 修护:促进丝聚蛋白合成,增强屏障功能 选择和使用30:25 选择A醇时如何避坑?32:00 给新手的建议33:01 禁用的提示33:10 “开放式三明治”护肤是怎么回事? 不同场景下护肤的例子34:08 日常生活场景如何选择搭配?34:38 重大事件前如何选择搭配?35:30 SA缓释专利是个什么技术?36:03 小龙给你的选择避坑指南*感谢Neutrogena露得清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露得清正式创立于1954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品牌始终坚持以皮肤科学为基础,致力于开发温和、安全、有效的功效护肤产品。露得清旗下多款明星产品,如水杨酸洁面、A醇抗老系列等,品牌基于临床研究和皮肤耐受性测试研发产品,并长期受到皮肤科专家、药房体系及全球消费者的信赖。露得清自2004年进入中国至今已20年,本次推出的超A系列为亚洲肤质专研,主打高活真A醇,淡纹效率是衍生物的5倍[1],叠加A肽矩阵进一步放大效果实现28天淡纹[2]。SA专利技术[3]实现分批释放,让同样含量的A醇吸收更高、见效更快。同时添加马齿苋提取物和馨肤怡(核心成分为4-叔丁基环己醇和1,2-戊二醇的复合物),有效缓解刺激,新手也能安心上手。[1] 数据来源于Molecular basis of retinol anti-ageing properties in naturally aged human skin in vivo, Y.Shao Inte m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7, 39, 56-65[2] 数据源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报告编号为:GZCPCH24001460-01-CN、GZCPCH24001460-03-CN。对33名亚洲成年女性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实际效果因人而异。[3]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980152997.X.*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你以为小伤口贴创可贴就万无一失?其实90%的人都在无意中对伤口二次“折腾”:反复撕扯、结痂发痒、留疤难消……整形科医生Lulu和急诊创伤科椎间盘老师联手揭秘“干性愈合”隐藏的痛点,带你领略“湿性愈合”奥义——从水胶体敷料原理到剪裁、粘贴、换药全流程,让伤口在湿润封闭环境中快速愈合、不结痂、更不留疤。一次听懂,一贴就对,“受点伤,野无妨”!本期嘉宾公益捐赠公示社交媒体多爱肤:多爱肤小红书官方账号说来话长视频节目:说来话长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Doctor.Lu Lu一块椎间盘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37 LuLu和一块椎间盘03:19 结痂后会容易造成二次创伤?06:03 换纱布造成二次创伤的问题07:25 90%的传统认知有哪些问题?08:43 有没有不结痂不留疤不二次创伤的伤口愈合方式09:28 什么是湿性愈合?10:34 为什么要湿性愈合?11:54 湿性愈合通过什么来实现?13:06 水胶体敷料可能就在你身边14:16 水胶体敷料就不能再薄一点隐形一点吗?15:29 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伤口可以使用水胶体敷料呢?15:53 在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案例18:54 自己可以伤口位置和大小裁剪不同尺寸22:20 美容项目后怕沾水怎么办?23:16 伤口有类似于“白脓” 这是怎么了?26:18 还会有干性愈合的应用吗?27:00 什么情况“发白”需要去就医?30:22 对美观有要求的患者可以给自己用点好的31:06 伤口保持干燥和湿性愈合不矛盾感谢多爱肤水胶体敷料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点击“多爱肤”的小红书官方账号链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凭“受点伤野无妨”还能获取《这病说来话长》粉丝专属优惠*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十人九痔”居然是个“误传”?痔疮治疗不一定都得是手术!从内痔、外痔、混合痔到肛裂、肛瘘的区别,再到如何精准治疗和护理,本期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肛肠专家谭嗣伟医生带你全面了解这一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节目中讨论了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优缺点,揭示了你可能忽视的术后护理细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决定了恢复的速度与质量。如果你以为自己不需要担心痔疮,那可能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了!本期嘉宾社交媒体说来话长视频节目:说来话长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17 肛肠科不仅看痔疮02:13 有的人有痔无症状03:19 内痔即便出血可能没有疼痛04:03 内痔、外痔、混合痔都是怎么区分?06:00 有外痔一定先有内痔吗?06:15 哨兵痔是什么?在哪里?07:18 痔疮和肛裂同时出现吗? 肛瘘07:35 肛瘘是什么?09:10 肛瘘的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11:14 肛瘘的3类手术13:02 如何分辨便血是不是痔疮出血?15:28 没有症状表现时候就诊还有意义吗?16:53 不一定治疗都需要手术17:44 非手术治疗的重点19:23 吃辣一定会导致痔疮吗?19:47 孕产妇为什么大概率会患痔疮?20:40 产后会自然好转吗?21:20 备孕前要进行排查22:20 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内痔?25:02 痔疮手术复发率有多大?26:55 痔绝大部分是痔静脉曲张 术后护理29:21 肛门的清洁29:40 便秘、腹泻都会增加肛门损伤31:27 为什么不能长期使用甘油、开塞露?33:40 多休息避免肛门充血坠胀34:20 肛门污染多,但很少感染 疼痛管理34:55 减少创面37:25 术后坐垫38:23 活动出血紧急处理40:17 术后伤口的湿性愈合41:22 有哪些伤口感染的征兆?41:56 肛门伤口的延迟愈合 预防43:03 提肛运动可以延缓括约肌衰老*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在世界无烟日之际,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敏医生,通过科学讲解彻底颠覆公众对电子烟的认知误区。临床案例显示,长期吸食电子烟会导致气管黏膜严重受损,年轻患者的气道状况甚至超过老烟民;节目中披露"爆米花肺"的工业起源与电子烟添加剂的致命关联,揭示水果味电子烟中暗藏的重金属危机。更颠覆认知的是,专家证实电子烟二手烟同样危害公共健康,而残留在衣物上的"三手烟"已成为婴幼儿健康隐形杀手。剖析尼古丁与多巴胺的神经绑定机制,提供科学戒烟路径,呼吁听众警惕"减量戒烟"的认知陷阱。通过真实气管镜影像案例与最新医学研究,这场呼吸系统的保卫战将彻底改变你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维度。本期嘉宾社交媒体说来话长视频节目:说来话长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 电子烟00:57 来诊室的烟民朋友都是因为有了病症吗?01:55 电子烟比传统烟草危害低?03:09 各种口味的电子烟对身体有影响吗?03:34 长期吸电子烟的这位患者甚至比老年患者肺都差?04:42 “爆米花肺”的故事05:12 长期吸电子烟会出现的呼吸道症状07:00 电子烟可以清新口气吗?07:40 《电子烟管理办法》第18条明确规定09:10 电子烟也会产生二手烟危害09:25 用香烟的过滤嘴的自欺欺人09:50 电子烟的成瘾性10:14 现在很多的地区是明令禁止“游烟”10:40 记忆里的三手烟13:39 第一支烟的“启蒙”15:56 为什么觉得雪茄无害吗?16:39 为什么有的不吸烟的人也会罹患肺癌?18:43 原味的电子烟还有危害吗? 戒烟19:47 嗑瓜子、咀嚼口香糖对戒烟有帮助吗?20:38 从什么时候算开始戒烟?21:48 通过阻断多巴胺释放的戒烟药物23:18 尼古丁贴片管用吗?24:58 戒烟门诊在呼吸科下面26:00 戒烟过程中的戒断反应26:37 熬不住“复吸”了是不是危害更大?28:20 戒烟会引发各种疾病吗?29:14 长期吸烟对于全身系统性损伤32:00 吸烟对公共安全的影响32:43 不吸烟的人对烟的敏感性33:34 影视剧和媒体平台对吸烟镜头的惯例35:01 很难劝动的家里老人36:21 复吸的患者再一次来到了门诊37:52 心理疏导代替香烟来解决烦恼⬇️ 2025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诱惑 对第一支烟说不”。图片来自国家卫健委规划司组织制作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海报。*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近视控制究竟有哪些方法?戴眼镜会让眼睛越来越凸吗?OK镜真的能让孩子远离近视?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近视的成因、控制手段及治疗选择。眼科主任亲自解答关于近视的10个常见疑问,带你了解OK镜、阿托品、视力训练等手段的优缺点。无论你是家长还是成年人,都会找到最适合的近视管理方案。收听本期,带你破除近视迷思,科学护眼!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毛春洁医生:Dr.more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13 眼科主任可以戴眼镜吗?02:06 近视产生是不可逆的03:25 近视和遗传有关系吗?04:47 爸妈那一辈为什么近视的少?06:14 电子屏幕越小对近视发生发展越快吗?07:37 远视屏(拉远屏)能延缓近视吗?09:15 “不近视,不近视”怎么理解?10:23 “20-20-20”法则11:07 眼睛变凸是因为戴眼镜的原因吗?12:38 眼轴变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15:05 在不同年龄段的近视控制手段不一样16:03 裸眼视力、近视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都很重要18:35 “孩子没说看不清”但是至少半年前就已经有近视度数发生19:31 近视控制的几大类方式20:36 近视眼镜(远视性离焦)和OK镜的区别21:27 OK镜离焦环形成近视性离焦22:03 成年人可以佩戴OK镜吗?23:23 儿童和成年人佩戴OK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24:32 隐形眼镜的种类有哪些?24:54 佩戴OK镜的好处是什么?25:06 为什么OK镜那么贵?26:26 晚上我不看东西怎么产生焦点前移呢?(OK镜原理)27:53 戴OK镜和做摘镜手术结果一样?28:22 周边位置的离焦在夜晚的光晕感是怎么回事?29:30 为什么白天户外会好一些?30:18 OK镜佩戴时间需要多久?30:58 OK镜不卡年龄,但是卡度数32:45 不戴OK镜了后会反弹吗?34:06 阿托品和OK镜的最佳拍档?35:47 开始不建议联合使用36:15 OK镜的偏位怎么办?37:36 OK镜和离焦框架眼镜怎么选?38:38 什么是“假性近视”?40:31 “散瞳”是一种结果43:34 如何避雷视力保健机构?⬆️ 通过机械压迫、镜片移动的按摩作用及泪液的液压作用,压平角膜中央形状。*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刻:年纪轻轻却常常头晕、睡不好觉、应酬多作息乱?以为年轻就“扛得住”,直到某天体检报告上的血压数字让你心跳加快……这一期,我们聊聊高血压到底是怎么找上门的?怎么测才靠谱?降压药到底能不能偶尔不吃?还有那些关于“习惯了”、“没症状就没事”的错误理解。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高血压,它可能正悄悄埋伏在每一个加班到深夜、咖啡续命的年轻人身上。在每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我们策划了这期特别节目,邀请一位年轻高血压患者、头部互联网大厂打工人——小磊,与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仑流发言」主播——大仑丁同台对话,聊聊关于“打工人高血压”的那些事儿。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内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仑流发言」主播:大仑丁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2:13 小磊确诊高血压几年了?03:05 患高血压比确诊高血压要早03:55 当时怎么发现自己高血压的?05:12 高血压患者真的是越来越年轻吗?06:41 打工人的一个隐藏诱因(作息不规律、熬夜)09:07 高血压家族史会影响多少?09:58 职场打工人为什么晚上躺下也睡不着?13:28 “没症状”竟然不是好事儿?14:59 “习惯了”竟也不是好事儿?19:04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换药了?”20:46 长时间不换药可能发生的恶性后果22:10 知晓、干预、控制怎么做? 测量血压23:35 电子血压计和水印血压计哪个更靠谱?25:46 电子血压计上的另一个数字是什么意思?27:25 绝大多数在家自测血压都不规范?29:07 血压计袖带怎么绑?30:45 袖带绑左手还是右手?31:35 为什么要选这只手?32:07 测量血压时候我们站着还是坐着、躺着?33:55 测量血压时候不能说话吗?35:20 为什么血压测量一次比一次高? 降压药的误区38:40 降压药我偶尔不吃可以吗?39:49 周末放松状态可以不服用降压药?41:37 血压忽高忽低比高血压相对更危险42:46 长期服用降压药会有什么副作用?43:41 可以自行换药吗?45:29 医生通过什么来判断用药?46:25 高血压引发的其他问题比高血压本身危险(心、脑、肾)53:47 早晨的药没来及吃,到了中午是不是就不能吃了? 生活方式54:59 睡眠质量对高血压的影响56:06 吸烟饮酒对高血压的影响56:31 剧烈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58:46 高钠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从巧克力为什么“纵享丝滑”,到超市预制菜的隐藏真相;从代餐的营销陷阱,到食品添加剂的文字游戏——这期播客我们拆解美食背后的科学、商业和心理学。为什么健康食品总是难吃?冷藏牛奶真的比常温牛奶更高级吗?大餐前喝酸奶真的能减少脂肪吸收?减肥时选择“低卡冰淇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本期内容涵盖食品工业的“潜规则”、减脂饮食的认知误区,以及如何聪明选购食材,让你吃得明白、吃得健康。继续邀请播客「大食话」主播月莞柔和大家分享科学减重的饮食建议。嘉宾介绍社交媒体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月莞柔:大食话的月莞柔合作及微信群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时间轴01:47 什么叫好吃?02:44 健康食品为什么很难吃?04:29 巧克力为什么会“纵享丝滑”?04:44 沿街面包店的“香味”的商业秘密07:25 为了吃高蛋白食品,同时吃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08:43 低GI和DGI到底是什么?11:05 「冷藏牛奶」比「常温牛奶」更高级吗?12:41 「杀菌」和「灭菌」的区别13:48 「冷藏酸奶」和「常温酸奶」15:14 「冷冻肉」和「冷鲜肉」怎么选?18:02 家中储存肉类一定要冷冻?19:06 买肉尽量不要买肉馅(肉糜)20:13 超市中腌制好的鸡肉和羊肉可以卖吗?21:21 超市中的预制菜可以买吗?23:42 超市中的预制菜都是卖不出去的菜的拼盆吗?25:20 对于减重来说“食谱”没有用的27:32 减肥一定不是去吃一个“减脂薯片”28:17 我选择清汤火锅就健康了?30:11 大餐之前喝点酸奶30:27 喝醋、吃辣能加速代谢吗?31:44 低卡路里的冰激淋一定健康吗?34:50 代餐存在的场景37:03 代餐的弊端38:37 当心有些违禁药物加进所谓减脂饮品食品41:36 三个渠道放在一起怎么选?41:58 为什么被曝光的都是大品牌?43:29 保护钱包不乱买,也是不给身体增加负担45:20 四类「0添加」究竟是什么?48:37 没有必要买所谓的“天然”的果蔬干49:00 「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作用?*声明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