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BB商业与品牌
BB商业与品牌
Claim Ownership

BB商业与品牌

Author: 拿铁琳

Subscribed: 14Played: 150
Share

Description

愉悦、干货,提供如「坚果」般无负担的商业与品牌营养。

主播:拿铁琳Linda & Sean

拿铁琳Linda:品牌人、营销人,十年如一日做品牌如做自己。10年全球汽车公司,5年互联网大厂,领域覆盖2C和2B,擅长品牌0-1建设。现投身智能电动车创业,热爱驾驶、料理、咖啡、电影,一切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美好事物。

Sean:新闻人、广告人、营销人,最终还是一个想做好内容的人。从业15年,丰富的内容营销行业经验。曾任蔚来social负责人,始终在互联网策略、内容、媒介等业务领域第一线,擅长整合营销规划及操盘。
85 Episodes
Reverse
这期节目录制于北京时间凌晨2点,Linda和EMBA的同学们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探讨当下读这个商学院的意义。这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既是同学们项目尾声的升华,也非常值得思考。MBA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前在人工智能(AI)时代和全球格局变化下面临的演变,全球合作办学的MBA项目的意义和挑战是什么?本期播客围绕在商学院的学习体验、学术性以及学术的定义和价值等内容展开讨论,并探讨了在 AI 时代商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嘉宾:邵勃 Paul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主任|USC教育学博士|古典和爵士音乐爱好者Torres LI 航空发动机销售|体育达人|业余影评人|华大-复旦EMBA班长傅晓成 Frank 美妆资深从业者 × 空间设计 × 创意设计 | 复旦-华大EMBA | 同济D&I硕士|专业业余射箭运动爱好者吴凯凯,医疗器械行业从业者 × 创新管理 | 复旦-华大EMBA | F1车迷和中国大奖赛裁判工作主播:@Linda拿铁琳剪辑:@丘丘音乐:🎵🎵《Monsters》——Katie Sky 🎵🎵时间轴 |关键内容:02:36 嘉宾介绍及开场问题: 你最初为什么决定读 EMBA? 如果让你用三个词形容这 18 个月,会是什么? 在你眼里,商学院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13:11 你对商学院最大的误解是什么?后来又被什么打破? 你报读 EMBA 的起点是什么?当时遇到什么“卡点”? 什么叫学术,对学术的理解是什么? 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原来这是我来这里的意义”?22:44 来自MBA课堂的冲击 哪门课对你冲击最大?(Strategy, Finance, Leadership, Innovation…) 有没有哪位教授或案例让你“重新定义了常识”? 你曾在哪个课堂 moment 被彻底击中?图为播客中提及的Ron King 老教授43:04 18个月的EMBA项目之后,「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身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如果没有这段学习,你今天的决策方式会不同吗?1:03:28  AI与不确定时代下的MBA意义 在 AI 时代,你觉得真正不能被替代的,是哪种能力? 管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果重新定义“商学院”,你希望它成为怎样的地方?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学会“慢下来”是不是一种新的竞争力? 如果用一句话送给入学第一天的自己,你会说什么? 商学院教会你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你认为未来的“商业领袖”,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另附上MBA与EMBA的区别,由Deepseek生成: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始祖鸟烟花事件发生在2025年9月19日,品牌方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合作举办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活动引发了巨大的环保争议,因为喜马拉雅山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区域。同时,网友认为始祖鸟违背了作为户外品牌「敬畏自然」的初心以及LNT原则。事件背后,品牌在决策层出了什么问题?同期,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由罗永浩的言论引发了一系列的信任危机,背后的原因也是品牌认知错位?我们邀请公关专家及始祖鸟Alpha级会员一起探讨。嘉宾:@Chester  连续创业者,哲基公关/睿狮创始人,始祖鸟Alpha级会员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This is Our Paradise》—希林娜依高🎵🎵时间轴 |关键内容:01:27  始祖鸟&蔡国强在喜马拉雅炸山事件回顾05:16  炸山事件为什么舆论一面倒?LNT原则科普11:57   事件背后内部决策流程推导,为啥导向最坏结果?28:20  坏事可能变好事,对「环保」重视与激发32:20  顺带聊聊西贝贾国龙、罗永浩的事件37:39  始祖鸟海外版道歉信扯出国内外团队的责任问题41:24  回顾始祖鸟品牌发展成功之路49:44  始祖鸟品牌高管才空降3个月?55:38  如何避免自以为是的「老登营销」?1:01:09 品牌发生问题时,不是急着去解决危机,应是去解决消费者的问题1:05:29 从长远看,或许会是件好事注:封面包含AI创作,图片来自网络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过去几年,医美从小众慢慢出圈:从“偶尔做个项目”,到常态化的“抗老、皮肤管理”。但同时呢,相信很多人还是会担心风险。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行业专家,和我们聊聊医美这个行业,以及作为一位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科学的消费医美。嘉宾:@Alva Zhou  前华山医院皮肤科、现和睦家医美中心主任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Poker Face》——Lady GAGA🎵🎵时间轴 |关键内容:01:58  Alva的自我介绍:为何选择医美04:57  医美行业数据:行业全景,最近3-5年的增长情况07:06  医美一线的体感13:39  医美专家如何评价杨天真的切胃减肥15:18  哪些医美项目最火?19:04  医美行业上下游解剖23:26  医生很忙没空搞医美IP,明星反而在为医美科普做贡献(戚薇案例)25:05  「美商」问题及明星医美趣闻27:33  选医美机构窍门:看医生团队的脸是否与你的「美商」吻合37:20  医美专项科普:光电、热玛吉、超声炮里的热知识44:44  关于医美中的疼痛管理50:34 该不该去韩国做医美?如何甄别海外医美机构53:27 为了漂亮,非得动刀子吗?55:20 做医美的是哪些人?35岁起步不算年轻了,男性越来越多59:31 男性打肉毒素的越来越多强调:本期播客不对具体品牌与机构作背书;内容为大众科普,不替代就医决策。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最近天气还是非常热。大家也应该都见到了——地铁、公交车、骑行、海边,越来越多“全副武装”的防晒人士:面罩、帽檐、冰袖……也因此发明了脸基尼、养蜂人穿搭等精准防晒名词。今天我们不做道德评判,只问三个问题:它为什么发生?为什么在中国或者说在东亚发生?作为普通人,我们该怎么科学、省事地防晒?我们请到来自欧莱雅的研发朋友,帮我们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嘉宾:@Karena  一名用了上万款化妆品的但不是科学家的资深研发人员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Traveling Light》——Joel Hanson&Sara Groves🎵🎵时间轴 |关键内容:01:05  防晒话题切入:是中国女性最爱全副武装防晒吗?02:51  SPF、PA等这些常见防晒关键词背后代表着什么?09:20  物理防晒服有没有抢去防晒护肤品的市场?12:03  中国女性“全副武装”防晒的演化时间线18:12 东西方的防晒诉求差异20:54  户外运动兴起与防晒市场需求的正比例关系24:42 男性防晒及男性医美、化妆品市场31:33  全副武装的防晒,安全吗?35:05 「白得发光」是每个中国女性的执念追求?38:40 美黑市场在中国并不受欢迎41:22 关于防晒的几个误区TIPS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贝聿铭先生的「Life is Architecture 人生如建筑」回顾展,已在香港、上海结束了。看展后,主播心里认同了很久的一个观点「商业和艺术并不是对立面」在贝先生如数家珍的作品中被证实了。当下市场传播中,要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背后几乎也都是这样的一种范式:用商业的逻辑运作艺术,用艺术的眼光来打造商业。最近持续爆火 的Labubu 也是这类范式的成功。今天要聊的贝聿铭先生,他之所以留下那么多标志性建筑,也正是因为他始终把业主的实际需求和自己的设计理念放在同一张桌子上谈。简单说——商业现实不是艺术的敌人;恰恰是和商业对话、和城市对话,才让贝聿铭的建筑穿越时间和文化,成为今天我们仍然打卡、讨论、借鉴的作品。那么,这期节目我们打算从贝聿铭的个人经历和几个关键作品切入,聊聊“商业×艺术融合”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它能给今天的设计师、创始人、营销人甚至普通职场人带来哪些启发。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Wind of Tomorrow》—落日飞车🎵🎵时间轴 |关键内容:03:26  贝聿铭的成长史,也是他的世界融合史06:10  科普对贝聿铭超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08:49  毕业进入房地产商设计行业,贝聿铭的起点更「商业化」10:43  1955到1983年:贝聿铭中期事业腾飞阶段11:22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故事15:00 1983到2019年:全球封神阶段,卢浮宫改造、中银大厦等22:28 主播提炼的5个「贝聿铭方法论」,给营销人的启发1. 双重客户:业主与公众都是甲方 (23:11)2. 数学美学:在成本极限里寻找几何诗性 (29:23)3. 文化嵌合:让在地历史成为商业价值的放大器 (34:14)4. 与光同生:光是最便宜也是最慷慨的材料 (38:38)5. 时间校准:建筑寿命必须长过资本周期,长期主义才是最大回报 (43:07)47:31 总结贝氏方法论:一端是商业现实,一端是理想表达;中间用数学、光线和文化把两岸拉住,让每个人都能走过去。附:一些主播在香港M+博物馆看重的照片香港古早年代用竹子做的休息驿站中银大厦设计模型三角形几何建筑模型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汽车行业人才饱和了?汽车大厂的工作不再是香饽饽了?那些忽然不行的企业,事前有没有什么值得警惕的信号释放?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今天「BB商业与品牌」围绕新能源造车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经历、公司发展情况以及职业选择等话题展开讨论,分享了在蔚来、高合等公司的工作体验,分析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个人职业规划和工作心态,最后讨论了什么是好公司,并延展出「一人公司」模式讨论。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嘉宾:@Qiyun 13年主机厂-智能汽车-造车新势力 公司创业高光及停工停产经历者。目前换行消费电子AI领域。@Winnie师姐  历经4A、互联网、新能源大厂的品牌营销人,同时也是东方玄学的传承人,目前在玄学创业,有一档小宇宙播客《玄机万象》剪辑:@丘丘音乐:🎵🎵《Lose My Mind》—Don Toliver/Doja Cat 🎵🎵时间轴 |关键内容:02:28 那些年加入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原因- 行业吸引力行业上升趋势:Winnie 表示 2018 年加入新能源大厂,是因为当时互联网行业下行,而新能源行业冉冉上升,且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大力投入,有弯道超车成为世界领先的可能,这对其具有很大吸引力。品牌价值考量:Winnie 认为汽车行业品牌价值高于互联网行业,在汽车行业做品牌能获得更多资源和关注,如蔚来在品牌打造上投入巨大,相比互联网品牌更为重视。- 产品与模式新鲜感:Qiyun提到 2017 - 2018 年蔚来进入公众视野,从品牌亮相到产品发布,以及 APP 社区和蔚来中心的打造,都带来了新鲜感。其高端品牌定位和贴近市场的选址策略,吸引了对新产品和商业模式有嗅觉的人关注,因此启云在 2018 年夏天入职蔚来。17:34 两位嘉宾在蔚来的发展历程与个人体验- 艰难时期的坚守内部调整与挑战:2019 年蔚来面临困难,公司内部组织架构频繁调整,业务重点从品牌打造转向销售,预算和资源分配也发生变化。员工信心与支持:尽管公司面临困境,但员工对蔚来仍有信心,甚至在 2019 年最困难时候下单购买 ES6。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强调:困难由公司承担,不能影响用户权益和体验。27:51  离开蔚来的原因- 职业发展受限:Winnie 认为 2020 年合肥注资后,蔚来以销售为核心导向,品牌端发展空间受限,关键角色和人物以懂销售为主,因此选择离开。组织与业务不匹配:Qiyun第二次回到蔚来后,负责乐道项目管理,但发现组织庞大、决策效率低,部门间难以达成共识,员工缺乏创新活力,工作内容与自身期望不匹配,最终决定离开。30:32  相比蔚来,高合的优劣势以及内部的一些问题高合的优势与问题产品优势:Qiyun认为高合在整车设计研发和制造成本把控上有优势,产品机械素质好,但软件方面一直被用户诟病,从产品交付到停工停产都未得到有效解决。管理缺失:高合存在管理团队缺失的问题,尤其是核心二把手缺位,导致决策和执行出现问题。丁总虽有想法,但缺乏落地的路径和团队支持,公司战略不清晰,管理层更换频繁等。41:29 还原高合「猝死」经过,以及一些公司「快不行了」的征兆组织变动频繁:公司组织频繁、无序变动,业务和项目推进困难,汇报和决策链路长,老板迟迟不给出明确答复,这些都是公司走下坡路的信号。供应商与员工情况:供应商付款困难,老员工因察觉到资金问题提前离职50:48  蔚来的第二段经历,促使启云离开汽车行业- 行业环境恶化:新能源造车行业环境恶化,市场竞争激烈,蔚来的高端定位受宏观环境和消费趋势影响,汽车行业的竞争内核转向资本支撑、成本管控和舆论掌控,而蔚来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个人发展需求:希望从事能看到切实产出和价值认可的业务,且对 AI 领域感兴趣,因此选择离开汽车行业,进入消费电子行业从事 AI 相关工作。1:08:41 新行业的选择与体验AI 行业吸引力:Qiyun看好 AI 赛道,今年 5 月份与现任职公司接洽,经过 5 轮面试后决定入职。该公司能让人接触到新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工作环境与文化:目前所在公司,每天会议较少,有午休时间,工作氛围不卷,员工能有更多时间思考和学习。公司强调本分和平常心的文化,用平常心和理性思考对抗焦虑,让人更加务实。1:16:04 大趋势下是时候改变工作心态与生活观念保持松弛感回归自我:工作中应保持松弛感,不过度受世俗观念和他人目光影响,回归关注自身生活状态。要合理调整预期,避免给自己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以减轻焦虑。用平常心对待:倡导用平常心和理性思考对抗焦虑,人只有心态平稳才能扎根做更难的事。大家应灵活调整职业规划,注重自我提升和积累,等待合适的机会。1:20:54   不管在不在好公司,自己好才重要投资自己:当前时间适合投资自己,学习新技能、开创全新领域,为下一个发展周期做好准备。大家可以多做深蹲积累,等待起跳的机会。一人公司趋势:参会人员讨论了一人公司或小而美公司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这类公司可能会成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应从生意角度分析业务链,投入资源到最有价值的部分。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越来越多人抢票去看演唱会。尤其是2023年之后。周杰伦、TFBOYS等头部艺人单场票房破亿成常态。大城市里抢不到票,有人就坐着高铁去二三线城市看。国内看不到,有人就去新加坡、韩国看。演唱会火爆,不仅体现了文化消费的复苏,更折射出经济结构、社会心理和技术变革的深层变化。演唱会究竟有什么?因为那里有当下人们需要的「情绪疗愈场所」。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嘉宾:@Sandy 30年林忆莲资深粉丝           @Jaton 为了Taylor Swift专门去新加坡的资深粉丝剪辑:@丘丘音乐:🎵🎵《分分钟需要你》 - 林忆莲 🎵🎵时间轴 |关键内容:03:42 Sandy的几百场演唱会经验,从1991年开始05:49  看同一个人的几十场演唱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11:03  几十年喜欢一个歌手,究竟喜欢的点是什么?12:54  属于Jaton的Taylor Swift 时代之旅:准备半年、串了20斤手链珠子、第一次做美甲19:50 Linda的演唱会分享:高考后的人生礼物;以及,90年代人们的演唱会记忆22:45 作为观察者的Sean分享最新鲜的Kanye坎爷上海演唱会吐槽26:18  一个人去看演唱会很有意思,谁陪你去看演唱会更重要27:43  演唱会攻略分享:- 如何抢票- 入场前准备-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演唱会观众- 演唱会拍摄神器40:49 演唱会现场的惊喜时刻,也是情绪共振的最激时刻42:28 人们为什么沉迷演唱会现场,它究竟给与了你什么?与世界失联的三个小时,是你生命中信号满格的三个小时45:15 演唱会上那些低成本的美好49:56 「旅行+演唱会」,赋予旅行另一种意义59:34  演唱会与苏超,有没有共同性?1:01:23  看了那么多演唱会,下一个最期待的演唱会是什么?Lady Gaga、Adele、Coldplay以及拉斯维加斯 球形场馆Sphere 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那些始终让你我耳目一新的流行文化,年轻人既是创造主体也是消费者。他们的快乐、焦虑、迷惘和 passion,也许有意无意都在塑造着一种时代精神。其中,当然也蕴含着无数机遇,将给品牌营销带来新的方向与话题这一届年轻人,到底在搞什么抽象?从最流行的网络热梗、最火热的消费趋势和被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中,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一些年轻人生活的不同面向。这一期,我们邀请到SocialBeta的两位编辑,榴莲、江城子,让她们聊一聊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缘起于我最近收到他们的一份报告「喜报!过去一年,年轻人精神状态依旧很美丽」。当然,她们本身就是非常可爱的年轻人,高度冲浪第一线,精准洞察又生动表现当下年轻人的最真实状态。注:SocialBeta应该是营销人熟悉的数字营销内容与资源平台,专注于为品牌营销从业者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案例解析、趋势洞察及专业工具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嘉宾:@榴莲 @江城子剪辑:@丘丘音乐:🎵🎵《找自己》 - 陶喆 🎵🎵时间轴 |关键内容:01:35 一些开场白 & 为什么有这一期节目、为什么会有这个报告07:36 第一个洞察:智性脑消费 穷鬼是一种生活方式 搞钱是一种哲学 钱,要花在心坎上13:00  第二个洞察:做赛博一代,享电子人生 chatgpt的Dan模式赛博约会是什么? AI也是要来给我打工的14:23 第三个洞察:前途一片抽象啊 人人都是「X学家」 抽象,已成为艺术22:31 第四个洞察:这班,到底是谁想上 班味是什么,上过班的都知道 上班丑关我下班什么事 躺平只是年轻人的保护色31:14 第五个洞察:重构亲密关系 谢谢你们,我的电子亲人 恋爱,要在赛博世界里谈 养娃,不如养宠物38:21 第六个洞察:生活,更轻一点 动起来,就算运动了(碎片化运动) 出门了,就算旅游了 认识了,就算社交了42:57 第七个洞察:二次元占领世界 漫展大爆炸 二次元生活方式化51:28  第八个洞察:爱好,是天然的内啡肽 万物皆可DIY 智性娱乐:学习也可以是爱好53:11 第九个洞察:小城新生 逃离城市,解锁非常规生活 小城之春,展示多种隐秘魅力57:16 第十个洞察:新型自我关怀 养生,散装就够了 哄好自己,你已经很棒了 随地大小Gap的年轻人1:01:21 女性上桌,开启新游戏 她们要上桌,还要吃饱饭 中女,正是当打之年 女人,做自己的「强」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在越来越《乌合之众》的当下,我们还能保持个体意识吗?”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乌合之众》是1895年,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出版的心理学、社会学作品,应该做营销、传播的同学都不会陌生,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当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往往会丧失理性,变得冲动、易受暗示、责任感也被“稀释”。勒庞在他的那个年代,对于群体意识的观点并不受认可,但在当下,我感受到这种“乌合之众”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强烈,感觉是被他的乌鸦嘴精准预言了100多年后的事儿。我们能否像单依纯那样唱着「如何呢,又能怎」,在大众视野下,保持独立清醒的个体意识?这是一个提问。也希望关注品牌营销的各位,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能清醒自己在时代洪流中的处境,清醒自己的「水位」,必要时逆流而行。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李白》 - 单依纯 🎵🎵时间轴 |关键内容:01:32 开场 & 话题抛出:为什么要聊「乌合之众」,什么是这本书中定义的「群体」…09:43 乌合之众的三大心理特征1. 冲动性增强2. 易受暗示3. 责任感稀释11:10  把勒庞的理论放到今天的网络世界,会出现哪些“新形式”的群体效应呢?1. 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导向”与“算法放大”2. 热搜、话题榜和舆论场的“从众效应”13:401. 网络舆论风暴:秒变“黑”与“白”两极,如汪小菲与大小S一家2. 线下群体性行为:抢购与排队,如最近的Labubu18:55  在现代社会,至少有三大主流力量在不断侵蚀我们的独立思考。1. 算法推送与信息茧房2. 社群文化与认同压力3. 情绪化传播与快餐式思考22:05 如何守护好我们的个体意识?欢迎收听30:27  主播为你支招品牌在商业世界如何利用好「群体意识」五大策略1. 制造可参与的社区仪式感2. 强化社会认同与从众示范3. 精准运营「稀缺+限定」策略4. 设计情绪化的品牌叙事5. 品牌在信息洪流中要有「认知浮标」最后想用一句话结束本期:美国传播学研究奠基人之一,詹姆斯·凯瑞所言:「我们不必成为信息的奴隶,但必须成为意义的猎人。」在算法的围猎中,个体意识的清醒虽微小,却是所有改变的起点。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今天,我们换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一个非常日常的议题:那些被消费主义裹挟的“需求”,为什么让你我都深信不疑,乐此不疲主动为它买单?也许你会想:我什么时候被“裹挟”了?举几个最常见的场景: 「限量+排队」潮鞋/潮包:品牌宣布限量发售,官方抢购或线下抽签,朋友圈被“我抢到/没抢到”刷屏,你担心跟不上潮流,最后还是去黄牛高价入手。 付费会员“恐失效”:视频、购物、外卖、美食…各类会员优惠每天提醒你“XX 小时后优惠到期”,你明明不常用,却因“怕错过”自动续费,变成“躺平”消费。 手机“焕机”焦虑:每当新款发布,你就会被“劝换机”活动刷屏——“更快、更好、更长续航”。虽然现有机型依然流畅,但你还是忍不住去对比评测,最终下单最新款。这些“需求”根本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被品牌、广告、社交媒体一点点“种草”出来,最后成了你的“刚需”。更神奇的是,即便理性告诉你用不着,你还是会在深夜点“下单”按钮。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2个经典案例——De Beers 钻石、牛油果健康饮食——来拆解消费主义如何打造这些“非买不可”的幻象;然后总结它们背后的成功“密码”;最后给出对我们自己品牌和日常决策的启示。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Diamonds》 - Rihanna 🎵🎵时间轴 |关键内容:01:10 开场 & 话题抛出: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有一些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消费者还乐此不疲……05:42 案例一:戴比尔斯(De Beers)钻石——从稀有宝石到爱情信物的传奇1. 需求创造:钻石=真爱?2. 高溢价逻辑:垂直整合、供给控制、保值预期3. 消费者为什么还是会买钻?22:34 开放性问题:当“钻石恒久远”遭遇时代拷问——环境、人权与人造钻石的冲击24:09 案例二:牛油果(Avocado)健康饮食──从普通水果到“超级食物”的崛起1. 需求创造:牛油果=健康?2. 高溢价逻辑:供应链整合、分级定价、产品衍生、名人联名3. 信任建立:为什么牛油果是健康神话的超级食物?39:31 讨论:“牛油果究竟是真正的健康良方,还是被产业和营销不断放大后的‘超级食物’幻象?”43:36  始祖鸟的大量需求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吗?我穿始祖鸟,因为在户外也有我的一方天地46:08  主持人探讨为什么会有这期话题?从商业的角度,成功创造需求就是一种成功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五一假期期间,我把最近的一部爆剧给刷完了,它是由奈飞出品的韩剧《苦尽柑来遇到你》。3月7日上线,三周后就以550万次观看量成为奈飞收视周冠军,所以,本期节目,我们今天来聊聊,奈飞为什么能带让韩剧火遍全球?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Midnight Walk》 - IU 🎵🎵时间轴 |关键内容:01:20 开场 & 话题抛出:《苦尽柑来遇到你》3 月 7 日上线,三周内破 550 万次播放量冠军,欲探讨奈飞模式为何持续造爆款。04:40 三大讨论议题:1. 什么是“奈飞模式”?2. 奈飞模式如何让韩剧爆款连连?3. 虽然奈飞进不了中国,我们能学到什么?05:50 何为“奈飞模式”:高投入、全球化、数据驱动的娱乐内容生产与发行方式06:10 平台地位。数据来源2024 Q4 财报:每周流媒体前 10 名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奈飞节目比后九位的总和还要多。在谷歌上全球搜索量最大的 10 个电视节目中,Netflix 占据了 6 个。2024年获得了所有娱乐公司中最多的金球奖提名及大奖,4部剧集斩获了10项大奖。07:55 高投入:Netflix投入巨资支持内容制作,确保电影级别的制作水准。11:00 全球化:全球同步发行 & 全球化制作团队3亿付费订阅用户 vs 200万美金/集制作成本30+个全球办公室、50+个全球制作基地19:00 数据驱动下的创作自由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自由与责任爆款不是意外,而是概率更高的必然27:50 奈飞为什么会带飞韩剧?奈飞为什么选择韩国?高投入 + 本土团队,真正打通了创作到发行三部爆款,三种不同的“奈飞韩剧模型”韩剧+奈飞:强强联合的化学反应37:57 奈飞为何进不了中国?中国对内容审核、数据出海、本地合资比例有严格规定版权运作方式不同,奈飞模式在国内平台上几乎无法执行中国已有一套极为强大的本地平台体系,奈飞模式,在中国不是不适配,而是没入口。43:05 进不了中国的奈飞模式,我们可以学什么?数据驱动不是“算法推荐”,而是“创作辅助系统”高质量 + 小众题材,也能成为大爆款平台不只是管控者,也可以是“剧的孵化器”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刚刚结束,回顾一下,有哪些看点?到底是媒体人口中的返璞归真,还是主持人及嘉宾口中的乏味、去流量?真的是因为「雷军不在,建军还在」、或是因为「智驾宣传喊停,没了传播重点」?干货满满的1个多小时聊天,讨论了2025 年上海车展及汽车品牌、中国电动车行业后续发展、L3智驾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嘉宾:@ToTo文翰:最近很红的汽车博主(小红书账号:ToTo文翰  B站账号:ToTo文翰)@周到  @暗信号  IP主理人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Night Dancer》——Will Stetson 🎵🎵时间轴(根据飞书智能会议纪要生成):04:23  创新变少,有点乏味? 车展创新不足:新企业、新商业模式、新技术缺乏,概念车也较少,令人感到乏味。 价格战激烈:中国电动车市场逐渐从技术创新转向销量为王,价格战惨烈。 海外关注度高:众多海外同行和媒体加入,如小鹏、奇瑞、比亚迪等展台国际化程度高。 品牌数量变化:与以往相比,本次车展品牌减少,如雪佛兰、韩系、法系、超豪华等品牌未参展。09:44 上海车展的变化与汽车品牌的表现 车展角色转变:40 年前上海车展是中国人学老外的车,如今变成老外看中国的窗口,转折点在疫情后的第一次车展。 本届车展人流量:本届上海车展媒体日人流量比两年前少,可能是行业洗牌淘汰参与者,也可能是主办方组织问题或传播预算收紧。 品牌传播差异:比亚迪、奇瑞等品牌有国际意识,极氪在发布会上只用中文 PPT,未照顾到海外观众,可能是部门视角或组织架构问题。 车展务实趋势:本届车展相对务实,去除喧嚣和流量层面的东西,国家对智能驾驶宣传有规范,整体流量退潮。 豪华品牌表现:保时捷入世,愿意结合社交话题;宝马本次车展把家底拿出,展示多种车型和技术 合资品牌发力:合资品牌之前在电动车研发重点不足,现在重视中国市场,可能带来新的技术高潮,如宝马根据中国偏好调整产品定义和进行技术创新。21:31 汽车品牌在车展中的表现与发展 Momenta 与英伟达对比:英伟达在应用层和中间层不如 Momenta,Momenta 在做德方项目。 合资品牌的探索:合资品牌尤其是德系,在硬件层面钻研,如电动汽车两档变速箱、底盘集成化设计等,以适应本土市场。 未来五年品牌变化:未来五年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天平可能发生变动,德系动作快,日系、美系等变化不大。 德系品牌设计语言:德系品牌设计语言有争议,如奔驰 MPV,网图与真车有差异,奔驰 V Class 产品定位往高端奢侈化走。 中国品牌的情况:中国品牌可分三波,自研品牌注重销量,传统车企产品实力追上来,后进品牌聚焦产品营销。 车展发布策略变化:现在大家不太愿在车展说最重要的东西,可能会在其他专门场合发布,车展更像一个 party。34:57  中国电动车行业现状与未来 车展智驾宣传变弱:国家相关命令导致今年车展智驾宣传重点改变,整体亮点减少。 价格战影响严峻:价格战不仅未提升销量,还导致产业销售额减少,同时换车频率降低,二手车残值低影响消费者换车启动资金。 国家补贴存在缺口:新能源车国家收不上购置税,且取消养路费改燃油税后,道路维护成本有缺口,新能源车对道路磨损大。 海外竞争力体现: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性价比,软件适配和智能化体验出海后会打折。41:49  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自动驾驶的探讨想象 小语种语音助手的局限:除中文和英文外,一些小语种因语料包少难以训练 AI,导致车机语音助手机械感强,识别语言和意思的能力有限。 中国电动车的竞争优势:中国电动车在供应链的完善和工程能力方面领先全球,这是大众、Stellantis 等与中国企业合作所看重的。 中国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当前以销量导向为主,价格战激烈,关于新技术研发投入,是一条持久坚持之路。 自动驾驶 L3 的实现时间:预计 L3 量产项目在 2026 年年底或 2027 年实现,真正量产上车在 2027 年左右。 L3 的定义与责任界定:L3 为部分自动驾驶,在 L3 状态下车辆负全部责任,需解决误触问题,转向系统需完全解耦。L3 实现需特定驾驶环境,如高速上与高速公路公司强联合,实时共享动态信息。 L3 的市场应用预测:L3 可能成为 50 万以上豪华车的重要标志和溢价点,大规模应用可能首先出现在中国。 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预测:2024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 65%,外资品牌为 35%;2025 年 Q1 自主品牌升至 68%,外资品牌降至 32%,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占 80% 以上,预测 2030 年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下降。55:50  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未来格局 自主品牌崛起: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较低水平持续增长,增长态势稳定,对合资外资品牌形成挤压。 外资品牌困境: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除部分豪华品牌外,主流外资品牌生存艰难。 未来品牌预测:预测 2030 年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可能低于 10%,存活品牌可能以豪华品牌和部分努力的合资品牌为主。 重要品牌列举:提到吉利、比亚迪、华为系、小米等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汽车品牌。 新势力品牌看法:认为理想务实,李想是真正爱车的创始人;小鹏不得不务实;蔚来错过太多机会,设计方面存在问题。1:05:55 关于蔚来汽车的发展与问题探讨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这次聊天很有「意思」。2014年开始购买jELLYCAT的嘉宾,名字本身就叫「yì sī 」,给POPMART打造「娃屋」的嘉宾网名「自来火」,在上海话里也有自我赋能的含义。所以,这次的聊天非常愉快,让人感觉到「情绪价值」消费带来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当LV、爱马仕市场业绩寡淡,甚至优衣库都被嫌弃贵的时候,年轻人们却不惜重金争相购买jELLYCAT、POPMART等。情绪价值消费背后更多是悦己消费,是年轻人对快乐、陪伴、自愈的主动掌控。嘉宾:@Yisi:资深品牌人,荷兰内裤潮牌&法国运动时装品牌创始合伙人@陈铮铮,资深媒体人,现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市场总监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For The Joy Of It🎵——jELLYCAT时间轴:01:22  奢侈品财报不佳,但为何jELLYCAT、POPMART被买爆?03:28 两位嘉宾自我介绍:买Ta们比买名牌包情绪价值比高多了,并科普BJD、谷子经济、千岛16:44 什么时候开始相关产品的情绪价值消费?盲盒惊喜感、毛绒触手感都是原因19:38  懂的人自然懂:为自己消费,而不是别人20:23  POPMART借鉴并超越了Sonyangel?分享盲盒挑选细节26:03 本身是快乐的人,不是因为需要被治愈,而是更喜欢去传递快乐29:04  会考虑jELLYCAT和POPMART的平替吗?每一个玩偶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平替37:23  为啥小红书上说买爱马仕和LABUBU的是同一群人?41:12  除了jELLYCAT和POPMART,大家还在为情绪价值买什么?比如迪斯尼、香薰等45:00  介绍一种情绪价值高复购率高的内裤品牌——A-dam,抽三份送给女性听友53:11  买多了jELLYCAT和POPMART后,会厌倦吗?会戒断吗?56:58 情绪价值产品如何创造新鲜感1:01:42  让你跟所有男孩、女孩成为朋友的送礼绝佳办法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分享你购买的jELLYCAT和POPMART体验,或者分享你对情绪价值消费的感受与理解,点赞最高的留言者3位女性听友,将获得A-dam内裤各1款,送给你想送的人。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分享@铮铮 收藏的POPMART:分享@Yisi 收藏的jELLYCAT等: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BB商业与品牌」也发现:线下体验经济重燃,上海近期开的几个商业街区人流如织。我们邀请到了「感性城市」合伙人林小蕾,聊聊过去一年国内商业空间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最近关注的商业空间趋势中有哪些让人兴奋?嘉宾:@林小蕾:《感性城市》合伙人、撰稿人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Begin Again》🎵— Taylor Swift时间轴:01:08  链接上一期《去了纽约京都曼谷之后,上海不香了?》,2025情况有变,上海又可以了?02:18 过去一年的海内外商业空间有哪些变化?04:00 Jellycat为代表的情绪价值体验很火07:00 二三线城市商业空间也在崛起,比如胖东来08:49  银发经济和年轻消费融合,比如刀郎11:40 上海线下商业空间为啥又火了?15:48  为什么城市公园型、街区型商业火了?比如蟠龙天地18:15  为什么反常识的商业空间反而火了,网红成了负面词?22:29  奢侈品不装了26:02  线下体验=仪式感,意义感27:35  线下商业体验的十大猜想40:15  为什么阿亚那会开到上海来?上海本身就是中产们的阿那亚啊44:46  商业运营=内容运营,商业空间的内容也很重要48:35  关于商业空间,上海和北京的对比50:38  商业品牌如何利用空间讲故事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时隔23天更新了!本期节目缘起主播Linda前阵子去德国出差&游学,在慕尼黑、柏林等城市遇见了大众及宝马的汽车博物馆,为Vintage Car侧目;开习惯了特斯拉后,再次开上燃油版宝马,驰骋在公路上,灵魂与机械碰撞的速度与激情重燃。然而,回到国内,纵观汽车市场:周榜喊停、价格厮杀、内卷不止,不禁想问:中国有汽车文化吗?这不是一个下了结论的命题,而是一种提问、一种探索、一种反省,甚至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嘉宾:@文翰:汽车UP主小红书账号:ToTo文翰B站账号:ToTo文翰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音乐:🎵《Something Just Like This》——The Chainsmokers/Coldplay时间轴:01:31 Linda的德国汽车文化见闻03:15 不说人话的DeepSeek如何定义汽车文化04:36 先讨论什么是文化?08:46 汽车文化是亚文化吗?不是11:50 文化的另一层面是「玩」14:41 为啥日本、德国、美国有汽车文化?19:49 中国的电动车能形成一种什么文化?移动的第三空间文化?24:31  开了电动车就回不去了?宝马说误会了29:00  米其林餐厅、变形金刚都源自于汽车文化32:09  韩国汽车有自己的文化吗?中国台湾、香港呢?37:39  如果改装允许、限速解禁,中国会有汽车文化吗?38:47  谁将会是中国汽车文化的代表?华为、小米?40:13  小米汽车优在「纯粹」,重点只讲操控,SU7 Ultra可能对标的是宝马的M3?41:01  吐槽某家车企不推出性能版42:38  中国未来可能滋生两种汽车文化:一种是小米为代表的速度与激情派,一种是移动的第三空间派43:01 小米汽车喜欢招聘「会玩车」的产品经理45:53 五菱汽车也是中国汽车文化的一种代表?51:22 小米SU7 Ultra性能宣传过火了?赛道学院宣传很有必要52:36  智能化很难成为一种汽车文化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DeepSeek作为「智能AI先进科技生产力」的当红代表,凭借其开源共享接入各大互联网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甚至是「产业重构」。关注「BB商业与品牌」的听友们知道,我们一直关注着广告行业的发展,讨论过很多相关话题,如—— Vol.03 这个世界还需要广告吗? Vol.06 与G僧东、前GQ实验室编辑S聊(上):内容尽头是广告? Vol.48 我们营销人,能从顶级营销战「美国总统竞选」学到什么? 今天我们请来各位广告公司的老板、合伙人一起聊聊他们如何应用DeepSeek,以及DeepSeek将如何重构广告行业。嘉宾:@Cathy 国际知名传播集团社交媒体及影响力营销业务负责人@Chester 连续创业者,哲基公关创始人,睿狮网络科技创始人@Terry PAST|NEXT去来品牌咨询策略合伙人,中央美院上海校区老师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 (Indigo Social CMO)剪辑:@丘丘时间轴:01:21 广告公司们的大佬们如何看DeepSeek?有了时间压迫感,不再是前瞻者09:44 DeepSeek给工作带来了哪些冲击?用好DeepSeek让比稿方案拿到技术分第一名!客户让使用DeepSeek的广告公司主动砍价?18:06 未来广告公司哪些岗位会被AI替代?文案?重复劳动的实习生?25:55 广告公司的阿康(Account service)会被替代吗?当下的营销行业需要什么样的阿康和策略?33:55 如果一味依赖AI,没有实战经验,Junior怎么变专家?38:42 学习DeepSeek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式40:59 如何通过AI提升广告公司的创意,以及创意人对自动做图的AI会有什么态度53:03  广告公司的日常中如何使用AI应用1:05:09  广告公司该如何重塑自己的商业模式来保持竞争力1:09:01 一个finding:DeepSeek答案里动词很少,名词很多;广告公司的价值是make it happen1:11:12 广告公司的载体会依旧存在,但价值会被重构:提供另一个视角/洞察的能力会被放大1:16:21 Terry的补充意见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抗衰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和长寿,抗衰老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从医疗到美容,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首先来说一下抗衰老的定义:抗衰老,又称延缓衰老,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目的是通过科学手段,帮助人们抑制、延缓机体衰老过程,促进整体健康。在遗传因素决定的寿限内,抗衰老能够使机体保持较好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好莱坞一直走在抗老前沿,纷纷注射NAD+,硅谷大佬们也热衷于抗老黑科技的研发与应用。那我们普通人,如何享受到这波抗老红利?在本期节目里,主播分享了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抗老风潮、科技运用,当红抗老营养补充剂NAD+的使用情况(欢迎听友们到电商平台了解各款NAD+产品,因为综合考量营养专利、安全、全面以及品牌保障等,主播推荐使用的是超高端细胞级抗衰老营养品牌Swisse 推出的NAD+新生瓶)(点击以上划线部分,进入购买入口)节目最后主持人还和Deepseek一起探讨了抗老与生命的意义最后请大家一起思考——1、如果你月薪5000元,会愿意用30%收入购买10年健康寿命吗?2、当父母要求你资助他们使用实验性抗衰技术,该如何抉择?3、如果国家要求公民在120岁时强制安乐死以维持社会平衡,是否合理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时间轴:01:20 抗老产业规模有多大?千亿市场竟然还保持着每年10%+速度增长06:54 以前皇帝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普通人也能追了:抗老营养补充剂分三类09:38 好莱坞男女明星们都在用NAD+追求年轻态!甚至包括马斯克的前妻11:29 揭秘NAD+的作用以及个人服用体感16:12 好莱坞明星还把抗老做成了自己的生意,如Brady推出TB12理念17:51 举例目前全球最领先的抗老生物科技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疗法、外泌体疗法、基因重编程(山中因子)、使用抗衰老营养补充剂NAD+、麦角硫因等26:54 详细介绍每年花 200 万美元抗老的硅谷富豪 Bryan Johnson31:17 贝索斯、巴菲特也都在投资抗老产业,甚至有人认为「死亡是一种选择」34:56 我们普通人的日常抗老应该做些什么?主播亲身体会揭秘(如果你也服用了NAD+,或者有什么抗老秘诀,欢迎评论区分享)39:13 睡眠和做梦竟然还有这个作用?43:19 和Deepseek讨论:如果追求抗老成真,生命的意义是否会被重新讨论与定义?47:02 Deepseek提出日内瓦医学伦理委员会推出三大原则(PS:这是AI幻觉吗?欢迎评论区讨论)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2025年春节档,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以3.5亿预售票房断层领跑,远超同期《哪吒2》《封神2》等IP大片。但是截止2月4日中午,他的票房,也是远超「预期」,排名只有第四,是5.8亿;远远低于当天《哪吒2》的43亿、《唐探1900》的21亿……我们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这部《射雕》,结论是:这一次,徐克割了肖战粉丝的韭菜。但肖战好像也错付了徐克和粉丝们的器重。如何做到预售3.5亿断层领先,肖战粉丝运营做对了哪些?票房又为何没有起势,电影本身又出现了哪些偏差?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歌曲:🎵 王菲 《世界赠与我的》🎵时间轴:02:14 看完肖战射雕的第一反应,为什么是:射雕英雄传之青春有你之偶像练习生?06:17  肖战粉丝如何运营做到票房预售第一?对营销的启发是什么?07:41  2024年的电影票房整体疲软?核心原因是好内容稀缺15:35  题外话:推荐网飞的《百年孤独》17:05 中国电影近年票房前十作品,没有一部靠一个顶流撑起(易烊千玺,刘昊然都不算)21:21 肖战粉丝如何从乌合之众到精密组织运营:情感凝聚认同起了关键作用30:40 肖战粉丝的「假想敌」是谁?34:09 从粉丝经济到情感经济,肖战粉丝完成了粉丝自我修养的闭环37:05 作为粉丝的「数据女工」如何分层分时开展工作39:17 从预热期开始,粉丝如何就「央妈首发」借力打力45:14 肖战粉丝不仅冲销量,还要QC电影制作找BUG、制定补票策略?50:31 不是粉丝离不开肖战,还是肖战离不开辛苦付出的粉丝了51:15 《射雕》在豆瓣被打了同档期电影最低分,为什么?55:09 电影院不能「摄屏」再科普55:58 肖战粉丝发明了「请君入瓮」式购票法1:02:16 题外话:吐槽豆瓣评分机制1:06:12 这次徐克的《射雕》没有抓住时代情绪1:09:43 Deepseek锐平肖战粉丝与电影关系:饭圈女孩在抖音小红书为爱发电,资本大佬在幕后点钞分张,而真正的电影艺术正在这场狂欢中悄然失忆。听友们,你们看了春节档哪些电影,对于这次的《射雕》、《哪吒2》、《唐探1900》、《封神2》有什么想分享的?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这是我们节目在农历龙年的最后一期了。这期是两位主播彼此之间的发问,每人用5个问题问对方,没有剧本,没有准备,复盘这一年在小宇宙当听众,做主播的收获,聊聊汽车行业的变化,推荐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品牌,以及最后聊聊中年之后对「死亡」的重新认识。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健康,巳巳如意!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歌曲:🎵 艾怡良 《Forever Young》🎵时间轴:02:21 第一问:我们的BB商业与品牌播客共66集了,最满意的TOP3是哪几期?为什么?12:40  第二问:小宇宙年度数据里,最有感触的是什么?16:00  第三问:每周的播客收听时长,最喜欢哪几集播客?28:06  第四问:2024年觉得在主持播客方面最大的成长是什么?32:00 第五问:中国的汽车市场如何破局「卷」?做品牌还有意义吗?41:15 第六问:推荐喜欢的生活方式品牌49:57 第七问:今年掌握了什么新技能?55:25 第八问:步入中年后对人生有什么建议?56:36 第九问:对于死亡的重新认知1:00:58 第十问:这一年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是什么?听友们,你们对这十问有没有自己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21世纪最金贵的是什么?是人才。即使AI人工智能题材爆火,但这个话题在2025年依旧成立。2024年商业环境叙事曲折,暴雷与机遇新生并存,也导致职场环境变化多多。新兴技术人才岗需求增加,复合型人才依旧吃香;出海人才供不应求,但身边「躺平转行」或「仰卧起坐」的人才,似乎又是过剩状态。猎头公司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他们最喜欢推荐给10亿-100亿资产规模的公司创始人们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总监、CXO们又需要如何应对?今天我们和两位猎头公司创始人深度聊了一聊。嘉宾:Jojo Si   SeeStar见星咨询 创始人|播客主理: 见星物语|公众号:SeeStar见星咨询|Jojosi@chinaseestar.comJeffrey  JMA 创始人|jeffrey.yuan@jmaservices.cn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剪辑:@丘丘歌曲:🎵 ABBA 《happy new year》🎵时间轴:02:44 入行猎头业,发现随着时代变化,「卖人」比「卖货」有趣多了09:22  类似极越暴雷事件,人才集中释放,是好事,还是坏事?12:09  回顾2024年,人才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14:54  人才缺口依旧在,但需求方更谨慎了(交叉型背调变得非常必要)16:53  疯狂的AI具身机器人行业,堪比20年的汽车新势力20:54 猎头创始人眼中的2024年度好公司与坏公司?跟创始人价值观息息相关25:58 霸王茶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他的人才策略是这样的!33:14 未来3-5年势能行业可能是哪些?大C端、AI机器人、生物大健康、出海等37:58 大学生、总监、CXO们如何在2025年找到更好的工作?47:30  中间管理层们为何焦虑?35岁真的是一道坎?50:01  创始人更愿意向那些逆境中创造从0到1的人抛橄榄枝59:30 CXO们是需要有背锅价值的1:06:10 受市场欢迎的CXO们有哪些特质1:10:21 市场更喜欢财务或技术出身的CEO了?1:12:37 女性高管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趋势吗?1:17:01  有社交自媒体的应聘者,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1:19:41 从人才抢先招聘探秘2025年趋势:去线下、去出海1:22:09  两位猎头创始人发布热门求职岗,欢迎听友毛遂自荐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