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别任性|Be A Dodo
165 Episodes
Reverse
感谢【妙界】品牌对本期节目的支持!点击链接直达优惠:mo.m.tmall.com今天我们聊一聊体毛羞耻。相信不少朋友记得自己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时候,对身体变化感觉是多么不安、焦虑,以及羞耻。尤其是体毛的出现,像是在通知整个外部世界,我们的性身体开始成熟。然而这在一个厌女又性保守的父权文化环境中,这对女孩子却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恰恰相反,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此开始了往往并不健康,永无休止,而且可能花销不菲的除毛之路。我们到底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做?腋毛腿毛为什么让女孩子们觉得羞耻?我们又有没有可能帮助下一代的女孩们卸载一点身体焦虑?我应好朋友“友乐青春”(公众号:友乐青春)之邀,参与了她们组织的一场关于青春期“体毛焦虑”的讨论。友乐青春:教育公益创新团队,通过陪伴和赋能教育工作者,在校园内推动建立性别友好、包容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每个青少年成为自己、爱上自己,不因刻板印象与偏见遭遇欺凌和暴力。主持:馨乐【友乐青春品牌主理人,性别研究&人类学硕士;关注、践行性别友好教育10年,为上千名教育者提供性别友好、预防欺凌培训和支持】嘉宾:芷凌【叙事实践者,8年儿童、妇女领域社工;关注、投入性别平等教育10年+;在对Ta人的生命发展有所协助/支持的志业道路上探索中】嘉宾:Alexwood【独立性别学者;播客《别任性》主播,看理想《性别不麻烦》主讲人;现居西南一个村庄,探索社区和生态生活】✨任性广告位:今天想和大家推荐「妙界」R3至尊升级版肩颈按摩仪。不得不说,ta家商务找到我的时候,我甚至怀疑家里被放了监控——我太需要这个东西了!我这种做文化内容的自由职业者,几乎注定是桌前久坐人士。我又是个相对静态的人,不得已才运动一下,所以肩颈肌肉酸痛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长期肩颈肌肉僵硬,又导致含胸驼背体态不佳,加重肩颈和背部负担,成了死循环。尤其是要赶死线或者剪播客的日子里,我基本上是几小时焊在电脑前,这种状态下脖子和背部斜方肌非常难受,这两个位置自己又使不上力或者根本够找不着,所以我这种时候简直恨不得见到一个人就抓过来给我按按,用手还不够,得需要对方用手肘的力度才行。这个肩颈按摩仪的确是个惊喜:✔ 8D仿人手揉捏,精准拿捏酸痛点✔ 3档力度+四种模式,告别肌肉僵硬✔ 艾灸碳热敷,灸感深透,舒缓疲劳✔ 全身可按,按完肩颈还能按腰腿✔ 智能语音播报,老人也能轻松操作✔ 操作简单,小巧便携,自用送礼都不错快使用以下三种方式(选一即可),获得专属购买福利吧:1,点击进入专属购买链接:equity.taobao.com2,复制淘口令:59¥Gvr9fcejl26¥ / HU5913,在淘宝搜索“妙界”,找到【妙界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别任性”即可获得专属链接。趁双十一活动(10月20-24日)还可以叠加平台优惠哦,抓紧入手试试看!肩颈酸痛不再求人,随时随地享受私人按摩。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时间点:(点击阅读完整文字版《夜话回顾 | “别嘲笑我的腿毛!”看见青春期的体毛焦虑》)04:55 关于「友乐青春」;性别偏见和校园欺凌有什么关系?09:10 关注“体毛羞耻”的起点:身体经验+女权主义学习,“我是有三十年体毛经验的专家”16:30 同班女孩(14岁)因为体毛多而被造黄谣,而成年后的女性如果没有阴毛会被叫”白虎“;“体毛不仅是一个性的符号,更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符号”(Synnott,1987);多也不行,少也不行,永远不可能“刚刚好”19:40 社会规训将女性身体异化为需改造的 “客体”,从青春期开始就与身体产生割裂。女性和自己身体的分离感,可能就是从体毛开始的:“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说了不算。”“我(有很多汗毛)的身体是丢人的,因为这些男孩子的嘲笑,这像一把烙铁一样烙在我心里。”28:25 很多男性从小就在课堂上就学会了取笑、评判女生的身体,因为没人制止,Ta们就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感”(entitlement),觉得可以随意评论女性的身体。长大后,这种凝视和控制越来越私人,甚至延伸到女性最隐秘的部位和亲密关系里。29:50 女性对体毛(尤其是阴毛)的审美保准,以及羞耻感,是如何在社会文化中被建构出来的?除毛(不只是阴毛,而是所有体毛的去除)本质上是一种身体规训,它制造的是“去身性”(disembodiment,就是让我们和自己的物质身体分离)。我们对身体做的很多事,并不是出于保护或尊重,而是基于一个前提:身体“不够好”,必须被改造和优化。除毛的文化发展是随着女性的穿衣时尚演变的。......整体来看,自所谓现代文明以来,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要求就是:凡是暴露出来的皮肤必须光滑无毛。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建构:通过除毛来塑造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未完全成熟、被驯化、干净纯洁。这样的观念不断被传播,并由女性和社会共同执行,在互相监督和压力下内化成规训。33:20 我们的身体认知和感受是随人生阶段不断变化的:“20 多岁接触女性主义理念后,我开始觉得不该为身体羞耻,要骄傲地裸露、抗争,甚至和朋友拍照时会特意做出双手很张扬动作,专门露出我的腋毛。”37:30 但是,不必把对抗体毛规训当成必须扛的责任。毕竟,“凭什么我们要把精力耗在证明自己有尊严上?尊严本不就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吗?”40:25 审美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被外在塑造的(《色戒》的例子),以及“去自然化”42:30 男性在体毛问题上会有哪些不同于女性的社会期待和文化压力?“体毛是男人的荣耀,却是女人的羞耻”(Synnott,1987)。但为什么这么相对和两极?45:40 “为什么我的前男友能比我更接受我的身体?”+“全景监狱”很多女性对自己身体的厌恶,其实超出了外界真实目光 —— 我们已把规训内化,而自我监管是最强大的规训机制。一旦内化,哪怕外界有人说 “这没什么”、“这很美”,我们也听不进去,这正是社会规训的核心运作逻辑。社会规训从不是靠暴力、压制。很多女性做身体规训时会说 “这是我的选择、我想变美”,把它变成自我提升。消费主义、广告行业也在这样引导我们。内化规训后,我们看自己身体时,用的不是自己的目光,而是 “父权Ta者” 的目光——它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整个系统结构。52:00 为什么与体毛相关的羞耻和焦虑往往在青春期,特别是校园环境里特别常见?身体规训,性客体,资本主义的勾联,有性别意识的性教育58:30 在学校或家庭中,哪些细节或情景要求会强化孩子对体毛的羞耻感?家长想支持孩子实现身体自由,却被制度和社会常规限制(比如仪容仪表要求,比如社会偏见),又该如何应对?我们对毛发的选择——脱或不脱,实际上表达了我们对父权异性恋社会塑造的女性气质的立场。对于社会常规,我们可能暂时无法脱离,但至少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服从,而非无意识地屈从。当下我们可能没有能力完全改变它,但可以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底线是,我们没有立场去鼓励别人反抗或抵抗,因为承受社会压力和风险的不是我们自己。1:04:00 在青春期阶段,老师和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帮助孩子应对体毛带来的困扰?虽然我们都要面对这个文化环境,但有共同价值观的人陪伴,会比独自面对更有力量。即使有时我们仍需顺从,身边有同伴,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场景中,尝试为自己发声,表达不想顺从的意愿。不妨有意识避开那些会巩固主流女性身体形象、强化所谓理想标准的话,像 “你看Ta多白、多瘦” 这类。可以试着别成为这种规训的传递者,因为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其实在不断催生、加强那种单一又刻板的女性气质模板。1:10:00 “身体中立”,更多的关注身体的功能而不是外形。人类是灵长类里唯一有这么大面积裸露皮肤的动物。人类为什么会进化成现在这样,为什么有这么多裸露皮肤?1:12:40 当孩子明知体毛的功能和剔除的危害,却仍会因文化和审美压力选择除毛时,该如何理解和应对?以“不伤害自己”为原则,同时带着好奇心去理解Ta,而不是预设答案。一步步去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背后是什么在影响?可能是自我认同、想要融入,或者别的原因。这样的对话也能培养孩子的批判和思辨能力。因为Ta需要回答问题,思考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从而意识到这并非理所当然。大人是需要站在孩子前面的,至少需要陪伴在Ta身边,不是替Ta决定,而是告诉Ta“你身边有我”,让Ta在选择时不至于孤单。”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去顺应环境,而是要努力创造一个Ta们能适应的环境......问题不在个人,而在环境。1:18:15 已经经历过青春期的我们,现在作为成年人,希望青少年在面对自己的身体和毛发时,能拥有怎样的感受和认知?1:24:50 生命故事的力量,欢迎关注「友乐青春」为教育者、社工和家长们设计开发的工具包:“有爱关系魔法盒”(如需申领,点击了解更多:工具包申领 | 六个真实故事,让尊重与理解走进青春期课堂(乡镇公益申请10/8截止)-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大家好,一些老听友或许从标题就能猜出来,这期节目是Alex绝对是个妞儿(AKA阿姐)和Alexwood(AKA阿丽)这个“对尖儿”组合的重聚。让这次对话更特别的是,我们的重逢发生在我的村子里。阿姐和伙伴巧在7月来村和我做了一阵子的邻居,至今还觉得后劲很大。她们对这村子及其居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观察?她们喜欢我的村子吗?会想念这个村子吗?我和Alex这两个city girl又真的适应乡村生活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在离开城市,探索乡村?乡村真的是一种出路吗?很期待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对话。嘉宾:Alex阿姐+巧(@Alex绝对是个妞儿)主持:Alexwood阿丽✨任性广告:感谢【七西品牌】为听友们准备了比大促更优惠的折扣福利!专属福利优惠券领取链接:mo.m.tmall.com也可以前往淘宝搜【7C七西旗舰店】和客服报暗号【别任性】领券购买或者复制口令到淘宝:77¥NckE4vFfv0T¥CZ0001/同时提醒大家,买几件就要领几张券,任意单品两件还可在福利价格基础上再享95折!本期节目推荐的七西趴靠自由枕,可以适配各种姿势,让人自由躺着靠着甚至是趴着玩手机看书,很适合喜欢葛优躺的手机党,小孩老人用这个也对腰椎颈椎很友好。欢迎试试!另外有睡眠问题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七西的重力眼罩:遮光性好,内芯是重力珠,戴上之后通过微压刺激眼周穴位,帮助神经系统放松下来,让人很有安全感,快速入眠。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时间点:06:55 一个“出柜“10:55 阿姐和巧的乡村生活:体力劳动、各处串门、被(粉丝)邻居们请吃饭13:00 游客眼中和新村民眼中截然不同的村子AB面:农家乐、城市后花园、各种游客行径吐槽21:25 一生要强的东亚女人,最不适应的是:_______;从与村民邻居的来往,学习和体会“礼物经济”和人情法则29:20 我等新村民,对这个村子和老村民到底有啥贡献?31:05 新村民之间隔着的壁,可能比新老村民之间的更厚34:25 移居/旅居乡村的“贫穷的年轻人”为什么似乎在变多?这是“逃避”吗?41:30 警惕权力,回归自然的秩序,而不是用丛林法则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女权主义的生活43:20 我们就是一群不求上进的“穷光蛋”嘿嘿45:40 住在城市的内容从业者秘辛:“不敢让自己停下来”;住在村里的内容从业者坦白:“太寒冬了,还是把我200粉丝的小红账号搞一搞吧”54:45 至今让阿姐感到后劲儿的一些村里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和回收、减塑减少废弃;But meanwhile,环保理念也并非在乡村就更普及:被破坏的植被,和80kg+的垃圾1:01:45 在(这样一个)村庄生活,是一种可能性,甚至是一种优选,but对于家长来说,教育方面有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1:06:00 与惯性思维相反,城市其实不是默认和正常值,而是反而令人异化1:10:40 本村“雁过拔毛”的传统1:14:20 “新村民之间有什么‘村长’的角色吗?”1:18:00 更多“后村庄生活综合症”:38元的咖啡,88元的三明治,158的三文鱼头,令人手抖的物价1:19:15 阿姐:我就像一只“有一个很大的壳的乌龟”1:21:20 我们每个人是如何锚定自己的“家”?什么构成自己的“家园”?比如对巧来说:“一个能种下一棵树的地方”1:26:15 Alexwood现在住在村里对什么还有消费欲?(怎么想买的东西还更贵了?)1:31:55 欢迎把本期播客作为 @alex绝对是个妞儿 9月24日上线的视频的番外,配合享用,了解更多-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大家好,我是Alex。我最近进入了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好像每次开启一段新关系都让我想录一期solo和大家分享,因为毕竟“多元成家”对我而言可是一个生命任务。在之前的节目里我应该说过,我对于“多元成家”的执念不是出自浪漫爱的向往,而是基于我对一个理想社区的追求。我需要的是“家人”。与此同时,我在村子里的生活也似乎离”社区“的状态更接近了一点。在过去几个月,我和邻居们一起接待了几位来体验村里生活的朋友。其中一位朋友在离开之前送了我一副小画,画着神兽谛听,她和我说,“你好像常常能瞬间察觉我们的细微情感和需求,这是一种超能力吗?”很感激她这么说,我发觉自己“看见”ta人的能力最近的确有所长进,但这当然不是“超能力”,或者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种“超能力”。说句肉麻的话,爱就是我们天生的“超能力”,只是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它。我们“爱”的能力往往没有愈发茁壮,而是逐渐萎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看到一个新的生命阶段在眼前展开,我明白我需要更好的爱人的能力。所以我在继续爱的学习。✨任性广告:「简单心理Uni」的心理咨询招牌培训课程「Seed课程」马上又要开课了!「Seed课程」结合国际权威的咨询师培养模式,适合零基础的心理学爱好者和咨询师新手,可以带你入门心理咨询师专业,后续还有清晰执业发展路径:seed课程——热线实习——seed中高阶课程-实习咨询师(通过考核)入驻平台正式执业。「Seed课程」的学习安排长达6个月,包括7大必修模块、260节精华课程,覆盖个体发展心理学、心理流派理论、临床心理问题、咨询技术应用、咨询伦理与法律等内容。最近开课时间为8月21号,每月开课1次,下一期开课9月底。可以插班也可以延期。课程原价3980,「别任性」粉丝特惠价3380,直降600块。🔗特惠报名链接:https://www.jiandanxinli.com/activity/landingTemplate/851?vid=527如果你不确定报名正式课程,现在还可以尝试「5天咨询师入门体验课」。下方是更多体验课信息。原价99元,粉丝特价只有29元哦!🔗体验课特惠报名链接:https://www.jiandanxinli.com/activity/landingTemplate/533?vid=526 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时间点:03:30 是什么让“爱”这么难?不同视角和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中,总会出现一个“看见”的意象。心理学家Carol Gilligan是关怀伦理学(care ethics)的奠基人,她对care(关怀)的整体理论化告诉我们关于“关怀”的作用机制中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真的“看到”对方,即使有关怀的意图,关怀的行动也往往无效,或者错位,总之,无法被接收到。Carol Gilligan与哲学家Nel Noddings共同发展出关怀理论(Care Theory),提出,道德行为的核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关怀者(carer)与被关怀者(cared-for)的互动是道德的基础。这个理论有两个要点,第一,关怀是需要有一个作用对象的。关怀的动作需要与它的对象发生作用,至少是互动。如果我们只是感到关心,或者有关怀对方的冲动,但并没有相应的行动和互动,那么“关怀”就没有完成,甚至没有发生。第二个要点是,关怀理论强调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体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根据所谓普世价值或者普遍规则。关怀需要共情能力(理解他人感受)和回应责任(主动满足对方需求)。也就是说,当我们自认为在为对方付出,或者给予,或者做出一些爱的表达,却没有先去理解对方的具体感受和需求,那么这种表达往往也无法让对方感到被关怀和在意。就好比一个男人给女友买花只是因为这是某种主流文化中的标准化示爱动作,至于女友是否真的喜欢花,喜欢什么花,却毫不了解。又好比即使你说了不想吃水果,但仍然是要把水果切好放到你眼前让你吃掉的父母。同样,这可以解释很多以“为了你好”为名的毒性行为,为何我们从中感到的是与对方声称的良好意图完全相悖的感受?为何我们从中感到的不是关怀和爱,而是不被看到和听到的孤独?因为我们就是没有被看到,被听到。爱总是在发生这样的错位。06:25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看到”对方?缺乏爱的教育、沟通的训练、自私、自恋、认知盲点,除了这些答案,社会学家Eva Illouz还提出一个更深层的结构性原因,那就是资本主义。我刚才提到的来村子体验的几位朋友,都会提到一个很关键的感受,就是在村中的生活有更多care的存在。care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流动在每日的互动和交换中。Care这个词很奇妙,它的语义都很复合和多重:在乎/在意、照顾/照护、关心/关怀——细微不同,但都是care。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份位置,一种状态,是我们心灵地貌里同时最敏感也最强大,最私密又最敞开的那些部分。Care就是爱的日常表达单位,无论是对ta人的care,对自己的care,对小动物的care,对你的工具们、玩具们的care,对孩子的、对老人的care,对自然环境的care,就是这些无数种care时刻的在场或者缺席,决定了爱的在场或缺席。而在一个每个人(大部分人)都在这样“为别人着想”的环境,就不会存在女性的care work(关怀劳动)被利用、剥削、低廉化的不平等。在相对主流的城市生活里,关怀劳动总是更稀有,同时又总是被轻贱地对待。“关怀理论”对此也可以做出解释,关怀关系(Caring relation)需要意图上的动机转向(即关怀者的动机从“自我需求”转向“被关怀者的需求”),以及在行为上关怀者对被关怀着的全身心投入和共情式关注,是一种暂时搁置自我需求,聚焦于并接纳对方的情感的状态。而这两样东西,恰恰是属于一个遵从丛林法则的社会里最不具有适应性的,最不会被推崇、鼓励、认可的选择,因为你会被——至少是人们相信你会被——“弱肉强食”。关怀和爱就是这样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结构发生关系的。如Eva Illouz所说,资本主义通过经济理性、技术工具和文化叙事,将爱情从一种超越性的、非功利的情感,转变为一种受市场逻辑支配的“弱连接”,“非联结”,“冷亲密”。这种转变导致现代人既渴望亲密,又无法摆脱自我保护和计算的惯性,从而陷入一种普遍的孤独感和关系的不确定性,她称之为“爱的终结”。资本主义重塑我们情感的具体方式包括:[......]所以,我们的确正在经历的爱的困境,但这并不是个人信念或能力的不足,而是我们所在的环境首先可能不具备创造爱和关怀的条件。在一个丛林社会中,我们必然是无法选择爱的,我们必然是要将“生存”和“利益”置于爱和关怀之前的。我们现在需要重新学习爱,只是因为在一个并不健康的秩序中,丢失了爱的本能——是的,我相信对ta人的爱与关怀才是自然的,是该有的状态,计算、利己、冷漠,才是不自然的,是反人性的,也恰恰是我们在现代化社会从小得到的训练,或者说,得到的异化。19:46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爱”?我爱的能力的增长,是与我现在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在是我生活在这个村子的第三年,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在别人的关怀中茁壮起来,自己也更懂得去看到和关怀别人了。我还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秩序,但我得以找到了一个这个秩序里相对边缘和偏远的位置(乡村+自由职业),这里比中心的辐射要小一些。但是,这条路径的复制度显然不是很高。我能想到的另一个路径就是,在自己的城市生活中将care work主流化和有偿化,比如通过从事职业化的,有合理回报的care work。心理咨询行业,就是这样一种care work主流化的实践。而心理咨询的训练,根本上就是一种“看见”的训练。24:45 我曾经的心理咨询从业经历,是一段难得的体验,但也因为工作性质成了一段阴暗岁月,导致了焦虑症。「Seed课程」是为想成为“关怀者/carer”或者“助人者”的人设计的,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和专家带领,具有跨学科的视角和一手的素材,能够给学员打下一个扎实的行业基础,并对“从事心理咨询意味着什么/可能要面对什么/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形成一套全面、真实、多层次的理解——这就是曾经的我非常需要知道的。不管你是否决定加入心理咨询行业,「Seed课程」提供的知识、技术学习和练习,都能让我们开始掌握“看见”ta人的“超能力”,并让关怀和爱先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流动起来。学习或者从事心理咨询,也是让自己的care work(关怀劳动)获得合理回报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于女性,也是让我们能把自己的“关怀”的天赋或者优势更好发挥的一个可能路径。当我们可以更熟练地“看到”、更从容地关怀,我们就已经在为自己塑造更关怀性的,caring的关系。我相信,真正会爱的人,也会吸引爱。我选择爱。最后,依然祝我们都成为更好的爱者。-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本期节目是关于性少数视频博主能大宇(@播客:大宇的小宇宙;@视频:能大宇)的单身受孕之旅。她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三次人工受孕,顺便周游欧洲。这三个月有奇遇也有波折,有等待后的失落,但最终这个旅程本身,就是一份大宇给自己的无可替代的礼物。虽然我选择不婚不育,但大宇的讲述对于我仍有很多启发,相信对你也是,因为这个对话其实是关于照顾、关怀、关系(包括母女关系和亲密关系),以及属于女性的独特人生体验。✨任性广告时间:感谢【 七 西 品 牌 】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快使用下方链接享受大幅优惠!本节目推荐的七西枕头是有科学分区的设计,更适合颈椎生理曲线,不会让你睡醒肩颈酸痛,落枕,实现翻身自由,可以快速进入深睡眠状态;独特的分码设计可以根据人体的身高体重,头围肩宽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枕,平时睡不好,肩颈不好的可以去了解看看。【听友福利】🌞点击链接: mo.m.tmall.com🌛或复制口令到淘宝98¥vYQKVyOqV9c¥ CZ0001/✨或去淘店搜【 七 西 旗 舰 店 】向客服报暗号「别任性」,领取比大促折扣还低的大额优惠!🌈另外「别任性」听友还有特别惊喜:买双件枕头或者双件凉被凉垫还可以享受券后95折优惠哦!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时间点:04:40 “能大宇”不是”熊大宇”06:30 大宇去哥本哈根单身受孕的solo trip时间线,包括为什么决定自己生12:30 虽然女性可以(摆脱私有化家庭结构)自己生,但这不代表生娃是女性需要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支持和照顾很重要。为什么“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在资本主义的异化中,几乎不可能有“合格”的父母。20:30 关于女性的人生“时间线”,以及大宇最近给我参与的「翻山newsletter」写了一篇文章,关于60+岁独自周游世界的中国阿姨们23:05 大宇常规的形象是一个ta人眼光中的“T”(但她不认同这个标签),今年(自很小以来第一次)重新留起了长发。受孕项目与她的女性气质表达有任何关系和影响吗?曾经因为社会化自我“厌弃”的女性特征(比如胸部发育、月经),现在与它们的关系如何?大宇给自己的新播客用AI做了一个封面:一个没有性别的人,肚子里孕育着一个小宇宙34:00 很多年轻女性(无论性取向)都会恐生, 这与公共对于女性生育损害的沉默和忽视有关,一直有生娃打算的大宇对此怎么看?“我不理解别人说我勇敢,可能我本来就不会计算得失,这个(”失败”的)过程本身就是我想体验的。”42:05 如果可能后悔,还要生育吗?但为什么会“后悔”呢?46:00 自我照顾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但有的人真的不会吗?还有人说“我想要一个wife”,谁不想啊真是的51:05 父母的照顾为什么总让我们感到负担?母女关系对于孕育下一代,有什么启发?57:20 大宇细讲从去年年底至今的受孕尝试过程,包括自己的视频号里没办法发出来的具体细节(真的好多跌宕起伏的细节)1:30:30 大宇关于solo受孕的视频内容,收到过什么样的公共反应?为什么有些人“闻着味就来了”?1:33:10 和另一个生命相遇,不是我们单方的选择,ta来不来也是ta的选择。“一个女人要生了小孩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这句话当然不对,因为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亲密的关系,才可能接近成为完整的人。-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大家好,欢迎来到「别任性」。本期的嘉宾是海豹女性漫画的作者王XX,和女性健康科普作家六层楼先生。我们三人在海豹的新书《今天我想要什么》北京分享会相聚,活动的主题是“我和我的身体在一起”。王XX和她笔下混身圆滚滚的海豹一样热爱和擅长“躺着“这件事;但我从和她的对话了解到,“躺学”并非躺着不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敢想敢为”的积极态度——勇于休息,敢于发梦,轻轻地放过自己,深深地认同自己。只要我们的身心足够舒适,舒服久了,连海豹也能开始攀岩,臂展无限。✨任性福利:在评论区说说你与身体的关系和体验,我将挑选五位听友送出海豹漫画《今天我想要什么》的签名本。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2:55 王XX女士(AKA海豹)曾经坚信自己的签售活动不会有人来04:15 海豹开始画身体相关的主题,因为攀岩中受伤了:“当我真正在运动中、康复中和伤痛中,去尝试重新唤起、使用、调动我的身体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有很多基础的东西是没有得到学习的,比如如何觉察身体,如果轻松移动和有效使用我的身体。”06:30 现在的海豹似乎比几年前更有攻击性了?(“我还可以更有攻击性呢!”海豹”是领先于我的存在,是我的理想”)08:30 当东亚少女王XX去了意大利,发现有人真的“生在罗马”,可以如此松弛、开放、自由的活着,她懵了,然后开始疯狂享受生活(10分25秒有口误,王XX去的是意大利的特雷维索,不是罗马)。从东亚的保守和二元叙事走出来,第一步是学会描述自己所处的问题14:00 意大利生活体验对于解决身材焦虑的“法力”,回国后在攀岩中得以延续15:30 曾跳过街舞,现在进行攀岩和抱石的六老师,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科普也变得忧郁19:38 王XX:“你要让身体感到爱,否则她就会消失啊”,但是“我们可能把爱的门槛想得太高了。爱就是看见她、感知她,和她在一起(包括和身体的问题在一起),不要把对身体的想象代替身体本身。”(真是金句频出的王老师)21:25 疼痛要多痛才能“合法”喊痛?不适要多不适才不是“矫情”?痛苦要多显性和景观化才值得同情?25:15 女性更能忍耐疼痛,是真的吗?不是的话,我们为什么这么想?医疗体系对女性疼痛的忽视和漠视,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例30:20 药物临床测试中的性别不公正,女性,尤其孕妇,常常不被选为药物受试对象,六层楼:“就是药物研究领域偷懒。”34:20 年轻的女孩子,与性别创伤的痛苦。王XX:“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要把它改变过来。”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伙伴。女性找到主体性,或许就如同刚“诞生”的阿凡达看到每一片草地,每一片天空,都是全新的世界。38:40 王老师:“一个更健康的个体和系统(如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还是要有点距离,有批判精神,以及更有流动性的,而不是毫无置疑的全盘接受。这可能是一个不会停止,永远不会到达圆满,但是非常精彩的过程”,在其中我们每一刻的选择(包括所谓“随波逐流”的选择)其实都带着能动性。42:30 女性主义或许无法让我们停止疼痛,而是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一直是疼着的啊“,从此开始向往一种不痛的生活44:20 女性的身心为何如此分离?我们为何难以感知自己的身体想要什么,比如在性互动中?47:00 我们需要去“一个大家都在乎身体舒不舒服的环境”。我们所在的环境只在乎身体是否能够给世界带来增长,或者创造出一些虚假的面具,“我的身体最好不要有感觉,这样才能方便别人”,但是对于女性,接受“我的身体从来没有快乐过,这也太难了”48:30 我们需要先学习和练习如何去描述和交流痛苦,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方案;“发疯”是一种释放压抑的理想的表达吗?“对痛苦更精准的表达,而不是更夸张的表达,是我们需要学习的。”52:55 女性表达痛苦的文学是“恋爱脑”的“小情小爱”,男人的则是“宏大”的“国仇家恨”54:55 我们该如何重获身体的感知,重新听到身体的声音和需要?王XX暴言:“多上班,多加班,你很快就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体了。”(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作和我们人需要的东西有一种本质性的对立(即“异化”,但我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减少它对我们的影响,比如?56:20 和自己的相处作为一种身心修复和建立确定感的过程:先知道了什么是舒服,就更明白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会感觉不舒服。最容易尝试的一件事就是:好好躺一躺59:20 六层楼关于蓝牙耳机和跑步的故事,以及行禅、正念、对身体的觉知——其实这些听起来有点门槛的词,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唤醒”1:03:18 书中圆滚滚的海洋生物种,还有一只智慧的海牛,ta关于爱情的哲思如下,请大家怀疑自己不配拥有爱情的时候记起来:“我没有经历过爱情,但我也没有经历过下一秒的呼吸,没有看过明天的日落,是因为我跟它们没有缘分吗?不是啊,是因为下一秒和明天都还没有到来。所以不是我的错,是爱情没有经历过我,是爱情不行。”1:04:15 “我想要什么?”或许当我们能够更确认身体的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就开始学习如何回答“我想要什么”;而当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秩序并不是为我们设计,由我们设计,那么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或许也并不在其中,那么那是什么,在哪里?我们是如何在自己的“北极星”(或者海豹)的照耀下活着的?1:12:06 王XX和海豹的“躺学”:“探索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去创造更多的回报、反馈和财富。主流社会强调努力,你要么继承要么蹭别人的,但我想探索一些新的路径”。Q&A 部分1:14:50 Q:领导“为了你好”,想锻炼我培养我,给我安排了两个人的活,我该怎么办?【A:有时候你就得让活掉地上】1:19:00 Q:我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北极星”,但从日常每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找不到意义感,你们是如何度过这样的阶段的?【A:躺着其实是一个孕育的过程】1:26:45 Q:我和身体的关系特别差,我要么漠视她,要么恐惧她,如何能从这种和身体的恶性关系中出来?【A:身体是敌人还是伙伴】1:33:20 Q:我是不是对自己的身体太好了?比如吃饱就想玩想睡,无法学习,可当我看到室友们在学习,我又充满愧疚无法好好玩,如何处理?【A: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如何处理自己和ta人不同,如何不去比较自己的问题】1:39:20 Q:如果我们能看到的星空就是浑浊的,挡住了我们”北极星”,我们要怎么处理这种外界的不公平的影响?【A:能看到这种外界条件差别的思考能力,让我们看到不平等,也让我们有机会去创造和改变,从绝境里触摸星空】1:42:40 Q:海豹有时候为什么没有瞳孔?是表达禅思吗?【A:不是嘻嘻】1:43:30 Q:王XX受伤和康复的故事是什么样的?【A:运动和康复的体会:重新看待“健全”的意思】-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劳动节假期快乐!本期嘉宾是我所居住的村子里最年轻的新村民之二,莉莉(98年生)和里奇(99年生),来自成都和天津。这两位邻居最近都从村子的居住区搬进了山里,分别在村子水库的两端租了一个很便宜的小房(一个没水没电,一个有电没水)。我与她们交流了上山生活的决定,以及过去一年多作为新村民的生活体会。女孩们的积极探索和自我觉察让我钦佩和欣喜,相信对于同龄的听友们也会有所启发。“我们都在游不完的泳池里;我们都在跑不完的跑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可以更快乐一点。”“任性家园”系列是关于主流之外的多元生活方式以及它们的实践者。往期“任性家园”包括:119期:在欧洲的生态社区生活了一年,我的疑问更多了124期:我们不想夸柏林128期:在农村生活,是让我们很有安全感的事133期:彩虹宝宝的新村民生活,我们继续勇敢,希望你也一样139期:住在村里的我,靠什么养活自己?144期:我是第一位新村民151期:我们有拿回生活的“魔法”155期:如末日松茸,在村庄废墟上的缠绕与共生✨任性广告时间:本期节目由我们的老朋友「小雨伞保险经纪」和你一起收听。「小雨伞保险经纪」是一家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秉持着让用户“明白买,放心赔”的理念,从保险专属定制方案到理赔协助,一站式解决所有保险难题,为你之后的人生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小雨伞为「别任性」听友们准备了2个独家福利:1. 原价68元,现在1分钱,听友们即可享受小雨伞1v1专属保险顾问咨询。咨询链接🔗:www.xiaoyusan.com 2. 关注小雨伞公众号并回复「别任性」,预约咨询的同时还可免费领取1份女性防癌险,16-65岁都能保。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多,未来也越来越无法预估,与其焦虑,不如提前规划,把人生的风险缺口堵上,才能更放心大胆闯荡。祝大家安全而自由。—————————————————————Patreon:www.patreon.com“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4:30 大部分来乡村生活的新村民有一定社会积累,但这两位年轻邻居的经验和路径则不大一样:里奇和莉莉以前分别做过什么工作?工作了多久?为何来到大墨雨村生活?12:12 两人与本村酷儿青旅「奇境吗?」的关系13:45 作为「奇境吗?」前经营者之一,里奇也曾“家大业大”,有地有鸡,“我在村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种地。种地让我快乐。”虽然来村之前并没有种过17:05 莉莉则在农村长大耳濡目染,从小就会种水稻,种地和做饭技术高超,但因为负面的家庭经历和成长经验,对这类劳动毫无情感18:30 曾经的“亚比” city girl 里奇,通过生态种植实践生态女权主义(以及“懒人主义”,头一次听说种地以“两根”为计量)22:00 莉莉与做饭吃饭的复杂历史与情感24:05 莉莉去年持续的自我空投(沙溪、泸沽湖、泰国、内蒙、韩国),“想借助地理上的移动找到存在的意义”,出国时在边检经历惊险和应激,禅修时发现“我无法和自己相处”,以及关于无常和疼痛32:55 因为去年做了两个月搬运工,莉莉发现自己比1米8的男人还有力气——这个经历“重塑了我对于劳作的感受”,也成为她现在独自进山生活的底气36:02 在国内我们会因为语言相通,误以为理解彼此,在语言不通的环境反而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37:45 里奇在来村子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陌生的人际环境中压抑自我,大学时期的“臭屁宝贝”变得胆怯、畏畏缩缩、不像自己,直到有人看到了真正的她40:30 同龄人的共同困惑:我们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可以做一生的事情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得到那样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困境,社会化的难度“我觉得目前自己是一个很虚的人,没有一个稳定的轴能让我立足,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村里”。等年龄大了,这一切会变好吗?45:55 没怎么上过班也没什么储蓄的两人,是怎么“解决”经济问题的?莉莉:完全没有钱,纯靠随机和冒险探索“如何用最少的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物质上的“苦”并不让她痛苦,空虚和失去才是“苦”。【这里提及的“古月”是我发起的「女性生活者联盟|WWMT」的群友,在沙溪有一个果园,同为群友的莉莉曾去短暂居住。「女性生活者联盟」(WWMT)的目标:寻找并连接更多女性的生活建设者(建筑、设计、农耕、生活用品制造、食物相关等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基础条件的行业或技能),促进女性之间的技能交流,鼓励女性个体的终身学习和DIY,看到并且庆祝女性才能,并调动女性的自我组织力,在未来形成一个无中心的互助体。欢迎关注或加入。加入方式请看这期节目。里奇:“与钱的关系很保守”,所以有存款;上山生活后条件不便也让生活更加生态环保(比如洗碗的水循环)55:05 两人选择山上生活的共同原因:不是为了吃苦,而是因为这样的生活让我快乐/平静;但最深的安全感跟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有自己能给自己1:00:25 现在最首要的生活任务:听到自己,回归自己,练习拒绝,学会取舍1:05:50 里奇检视自己在社交中的“讨好”和“伪装”:或许是因为对于体验的渴求,不想失去任何可能性,也可能是因为进入村子的“社会”后,(错误地)感到自己不够厉害不够好1:10:30 本该宜人美好的“礼物经济”和邻里互助,为何让我们感到压力?这也是因为”自我“的孱弱吗?1:17:10 如破土的小苗,或者旺盛的野草,找个让自己舒服的地方把自己养大;创作,或者像狮子座一样创作和雕塑自己也不错1:20:10 莉莉:“我需要的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父亲,而是独立。”1:21:50 里奇:“学会取舍的意思是不再去强迫自己,以及接受,包括接受自己仍然会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不像自己的样子,不再消耗精力与自己作斗争。”1:24:30 接受流动的自我,面对恐惧,与不确定性共处1:29:25 表达未尽,语言太轻又太重,只有生活和体验本身是不可替代的。-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祝大家今天和每一天都妇女节快乐!今天的“任性solo”又是关于一个复杂的话题——女性的性自由。女性的性自由和女性权利议题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相关的讨论明明都是从女性福祉出发,却不小心就站到彼此的对立面。这是为什么呢?性权和女权,我们非得从中二选一吗?我从近年的几个热点事件说起(《可怜的东西》的公共反应、Lisa疯马秀),结合80年代美国的女权主义性论战,拆解女性性自由在中国的尴尬处境。这期内容是我为“看理想”制作的系列音频节目《性别不麻烦》的其中两期,这套节目已经完结,如果喜欢也欢迎购买。✨任性广告时间:感谢优思明对本期节目的支持。短效避孕药是WHO推荐的日常避孕方式,排除用药禁忌后,很适合在稳定关系中作为日常避孕方式。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会提到的让女性的性得到极大解放的“魔法药丸”指的就是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的出现,真正让女性自己拥有了有效的避孕手段,从而掌握了生育的选择权和身体的主动权,能够开始从人生维度上专注于自我发展,帮助女性向性别平等接近了一大步。整个女性避孕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斗争史,目前短效避孕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孕激素是屈螺酮。这个更接近女性自身分泌的孕激素活性高,吸收代谢快,不在体内蓄积。欢迎大家和优思明一起关注女性健康,优思明守护内外平衡,自由掌握人生节律。我的Patreon:www.patreon.com我的“爱发电”:afdian.net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2:50 对《可怜的东西》的负面评论能告诉我们什么?对《可怜的东西》的很多批评看似是针对“性”,其实是反对男性塑造和刻画女性的性的权力。这与“女权主义性之战”中的反色情女权主义主张有相通之处:反色情女权主义并非是出于保守的性道德,反对的也不是性自由,而是男性对女性的性物化和剥削。09:24 女权主义性之战:性消极派 v 性积极派;反剥削 v 反审查美国的这场论战标志着第二波女权运动的落幕,但“反剥削v反审查”这组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各地女权主义者中都引发过相似的争议。在中国,大约2005年-2015年间比较集中的出现了性权派 v 女权派的对阵,大体上遥相对应着之前性积极和性消极女权主义分垒,两派就性工作、虐恋、色情行业、性教育、“性变态”、性别治理与公民社会等一系列议题上的公共事件展开过深入而激烈的讨论(如有兴趣可以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的网站获取很多当年两岸“性权派”交流产生的学术资料 sex.ncu.edu.tw)。同美国当年一样,中国的女权和性权论述都经由这些论战得到了发展,当时民间也一度呈现开放风气。然而在过去十年间,女权主义再度从性议题中缺席,或者说,性论述从公共讨论中再度消失,倡导性权的言论更不再有存在空间。性与性别话语日趋保守。到今天,在泛化和极化网络女权主义框架中,关于性的话语被一种相对消极的态度主导,体现在“向下的自由”、“服美役”、“媚男”等评判和规范女性的语言中。18:50 性消极化,正在本国发生。除了“反性剥削”的诉求,应该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女权发展泛化和极化论;“沾男恐慌”。关于《可怜的东西》这些激烈而极化的争议,反映出的其实根本上不是关于电影的“真相”,而是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相“。恰恰因为现实环境的性别不公正,大家对于这个作品中性的呈现才这么多愤怒和恐慌。在女性性自主难以保障的前提下,如果庆祝一种架空的性解放,会让本来就失衡的权力关系更加危险。就如同在女性受到严重剥削的条件下说“性服务也是工作”,“这是她个人选择”,会感觉特别鸡贼。但是,性与性别本就是两套学问,虽有交叉但并不能彼此覆盖,而性比性别还要难以捉摸。当没有机会习得和训练如何以细颗粒度开展性讨论(像“女权性之战”一样),我们就更难以识别自己内在的欲望机制,难以抽丝剥茧,而只能把一刀切的“不沾男’当做一个解决方案,彻底将(异性恋)性缘关系从生活中切除。29:15 我们对性的观念很分裂,前女权、女权、后女权的典型观念都在我们身边并存,而且会集中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叠加着好几层时代烙印,是一个多重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交叠共存的环境。不同时代的典型观点,包括极进步解放的,和极传统保守的,我们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影子。所以我们同一时代内部的差异性相当于几个时代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发生了看似在说一件事,但怎么也讲不到一个层面上去的常态,比如有网友形容感觉彼此来自不同的朝代,这可能因为我们的思想可能真的来自不同的“朝代”。我们听不见彼此,也不是在跟彼此交锋,只是面对一些假想敌对空扫射罢了,尤其在性的讨论上,是在1.0的基础还没普及的情况下讨论3.0。我们为何身处这样一个多重价值观的时代呢?90年代是一个关键点。38:30 Lisa参加法国疯马秀的争议,凝聚了这些在中国共存而彼此冲突的价值观。在性消极这个发展趋势上,我们和“西方”的年轻一代女孩取得了有意思的同调:我们都不再相信或者追求性解放。 大量学术研究显示,现今美国Gen Z(差不多97年后出生的)的女孩不太喜欢约炮了——相对于她们之前的几代人,Z世代的女孩的性生活活跃度低了很多,她们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研究者称她们可能是因为拥有充分的约炮自由,反而更清晰了性解放的虚无,而且在时代危机中她们有更真实的困境要面对。很多女性看到的是,性解放不自动导向女性解放,反而导向陷阱和后退。而本国的年轻一代女孩,也感觉危机重重,“约炮”无法解决父权文化造成的女性困境,但我们又缺少女权主义的历史和洗礼作为支撑。我们面对一个拧巴的大杂烩,进步的、落后的、“激进”的、“温和”的性别观点从四面拉扯,却又缺少真正流通的性别讨论和知识。于是在一团迷雾中,“不沾男”“去性缘”这种一刀切的方案成了最简单的答案。42:30 但对性的消极看待,或者“不沾男”,可能并不是解决方案,反而会造成一些问题。或许通过”不沾男“,大家才能开始想象”女本位“的性解放是什么样子,这个意识发展壮大了,稳固了,才可能在异性恋性关系中体现。但在目前,我们没有经历充分的父权排毒,我们很难彻底分开真正自主的的性爱,和一个父权文化培育的性脚本。总之,对性本身的反思,还是要回到瓦解父权上。但是很重要的是,大家这个排毒的过程是为了正向的探索,而不是被羞耻感驱使。女人的性已经处在自我否定中太久,如今大家对于“性缘脑”或”恋爱脑“的讨伐,仍是一种女性性存在的否定,甚至羞辱。这种“不沾男“实践也不应该为恐慌感驱使。年轻女孩愈发警惕自异性恋性实践中可能的利用和剥削,担忧自己吃亏,但一味的退避无法让我们壮大,我们可能必须经历与男性视线的交涉,与之对抗,最终到达一个安全舒展的自我位置。而无论我们最终做什么选择(也可能是“不沾男”),这个决定应该是因为“我想做”,而不是因为“做这件事刚好让男性愉悦了所以我不做”——那不是“女本位”,而依然是在让男性的需要指导自己。而如果止步于“不沾男”,这无法帮助我们解决这种分裂,因为我们无法直面自己的欲望,正视真正的问题。50:00 这期节目的论述根本上是关于女性和性的关系。女权主义者到底应该庆祝性还是警惕性?这根本不该是这样一个二元化的问题。最后和大家分享法国女权主义哲学家Luce Irigaray关于性的一些理论,对于整合我们对性的各种看似冲突的观点会有所启发。Irigaray 批评对女性的性的商品化(commodification),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性消极和性积极两派所反对的,集中到了一体——性消极派反对色情行业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比如性工作者),性积极派反对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身体的剥削(比如纯洁的处女,忠贞的妻子),Irigaray则指出,无论是处女、妻子、母亲,还是妓女的身体都是被父权文化标定价值,都是被商品化的。而女人必须重新定义和掌控自己的性吸引力——你看,对她而言,性积极或性消极的标签就全部无效,这再次说明,具体的议题和具体的立场,远远比站队和标签重要。Irigaray强调女性相对男性的独特差异,认为女性的性欲是多元的、分散的、流动的,不同于传统观念中以阴茎为中心的男性性欲。所以女性的性愉悦探索不应局限于单一部位(如生殖器),而是遍布全身的多重敏感区域。她鼓励女性通过自我接触来了解和欣赏自己的身体,也鼓励伙伴间更交互、更富创造性的性互动,和更多样化的性实践方式。她强调女性欲望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女性在性关系中需要争取更多主动权和平等地位,而不是仅仅满足他人。而且女性的性存在本身就是非二元的,但现有的父权语言难以充分表达这种流动性,也限制了我们,所以她鼓励女性创造新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性体验。在Irigaray看来,女权和性权一点都不存在矛盾。面对女性权利和女性性自由,我们也不该只能二选一。|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今天是一期久违的“任性姐姐”,“任性姐姐”这个专栏是关于女人随着年龄增长的智慧、传承,和力量,关于破除年龄焦虑和社会规训。“任性姐姐”让我们看到aging well的姐姐们,也看到更多女性的可能性。本期嘉宾叫多哇德吉(RED:德吉Tuptim),是一位78年生的藏族姐姐,也是泰国燕窝品牌“双莲”(Twin Lotus双莲)中国区的负责人。我和德吉女士聊起了女性与财富的话题。我想知道一个年龄成熟的女性企业家如何看待成功、职场以及自己的性别身份,在她的观察中,女性如何培养自己的配得感,这与原生家庭又有什么关系。本期任性福利:感谢来自泰国的国民品牌Twin Lotus双莲对本期节目的赞助。Twin Lotus双莲是来自泰国的滋补及个护国民品牌,怀揣传承东方养身疗愈哲学之初心,秉持自然品质、本色滋养理念,历经50年风雨征程发展为横跨滋补、个护、文旅地产多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双莲旗下即食燕窝系列产品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安全的滋补佳品,以优越品质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赞誉,常年获选泰国王室贡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稳居天猫国际进口即食燕窝类目销量榜之冠。阳春将至,双莲推出限定款轻养即食燕窝礼盒,精致粉盒彰显诚意真心;泰国国民品牌出品,品质安全有保障;低卡无冰糖,配方纯净健康。无须精打细算也能尽享高品质!双莲燕窝买对不买贵,有面更有料,送礼无负担!在评论区留下你对”配得感“的体会和思考,我会在一周后选出一位听友送出轻养燕窝礼盒一套。祝大家财思敏捷,财运畅通,而且永远记住自己值得。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1:20 本期“任性姐姐”:多哇德吉,一位经营着一个泰国品牌的藏族女企业家,有着一个充满祝福的名字:“一生都会幸福的女人”5:30 我是一个钱商很低的人,朋友们也总是抱怨自己的贫穷,但事实上并不足够想赚钱,这种对钱的低欲望其实也是导致我们“贫穷”的原因。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商业的世界,如果不够“想要”,不够有赚钱的动力,可能与商业的逻辑不自洽,因为商业的成功往往是由做大做强的欲望驱动的。那么赚钱的欲望是不是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成功的驱动不仅仅是钱,而是......”;“低钱商只是表面,你只需要唤醒你内心赚钱的小兽”;“我们和钱的关系是什么?”12:55 作为企业家,德吉经历过的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竟也是经历最大行业危机的时候18:00 从企业只能靠诚意争取消费者的信任,聊到缅北事件,以及泰国38岁的女总理佩通坦·钦那瓦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风格和实干风范——我们都没见过开会听报告的时候一边查阅手机一边记笔记的大领导22:13 德吉的个人企业管理风格:雷厉风行,直接高效,高责任感,但不鼓励大家加班,还会自己做ppt!25:53 女性企业家面临的难题和处境和男性商人一样吗?“女性承载的东西更多,也在决策中更细微,抵抗风险的储备更强”27:28 关于财富,女性的配得感往往比男性低,这体现在女性员工对升职加薪的争取中,也体现在女性商人对利润或者投资的争取中。德总在这方面的观察和体会,以及一个基层女员工在德吉的关注和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故事32:40 德吉自己的配得感是如何养成的:原生家庭的平等培育,16岁离家到北京求学,父亲的八字箴言,孩子的见识的重要性38:55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有底气且健全,会更懂得去向ta人寻求和要求支持,也因此会得到更多支持。德总的原生家族关系非常亲密,她对此怎么看:很多父母并不懂得爱,导致孩子也不懂爱;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44:28 对于一个有高强度工作的适龄女性,德总如何通过冥想自我照顾?46:25 双莲品牌也遵循绿色生态原则,通过建造燕楼采集燕窝,采集方式是“自然馈赠、回馈自然”。这与泰国的农业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有关。50:10 关于理财/投资,德吉姐姐有什么可以给女孩子们分享的心得?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自己理财,这样子,我们每一分钱才都有配得感52:30 但是德总自己认为积累财富的最终阶段是为了回馈社会:双莲的品牌精神是“回馈自然”,而“自然包括人,也包括万物”。期待德总在家乡青海的未来项目!-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这期节目我到「看理想」的播客节目之一「看理想时刻」作客,和主播dy从吴柳芳和邵艺辉的争议聊到一个众多发展出性别意识的女孩们仍在挣扎的话题:到底怎么做才是一个“够格”的女权主义者?本期嘉宾 :Alexwood,看理想《性别不麻烦》主讲人本期主持|采访|制作:dy,看理想内容编辑本期提及:Alexwood 主讲《性别不麻烦》《看理想时刻》vol.12 好好说话,为什么变得这么难了?| 专访杨照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1:25 吴柳芳、邵艺辉相关事件、争议介绍04:57 怎样才算一个够格的女性主义者?为什么女性之间总容易互相批评?10:00 我们现在是前女权、女权、后女权叠加的一个社会舆论生态吗?12:52 国家运动员的身体属于谁?女性运动员的身体为什么总要“去性化”?17:37 吴柳芳事件与《情深深雨濛濛》有什么相似之处?19:30 从沙白聊起,性自由、男凝、规训、服美役…一个女性该怎么确定自己是不是自由选择某一种生活?25:10 在爱情关系中,迎合凝视、物化自己去取悦对方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可以自由地把自己“客体化”吗?32:45 “擦边”这个词有什么理解陷阱?贩卖性资本,为什么偶像可以,朋友不行?37:50 “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谁在定义“骚”的含义?41:15 性别互动为什么变得“风声鹤唳”?男性不会求欢,女性不会say yes?47:35 “觉醒后”的女性,“不够进步”的女性,包容的女性……关于性别的话题,女性之间为什么总是容易吵起来?女性之间的理解、对话该如何达成?56:19 在现阶段,面对性别问题“不知如何是好”是必然的吗?女性如何才能活得更自在些?1:03:25 女性主义有标准吗?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答案?1:07:56 公共化的女权主义应该是什么样子?1:13:08 泛化和极化的表象后,依然有抵抗。女权主义是一条单行路。-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咨访关系是很独特的,心理咨询往往是来访者自救或者自助的最后手段之一(last resort),而咨访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资历或流派,而是来访与咨询师的信任度。可以说,最影响咨访质量,以及来访者改变的,正是咨访关系本身。但是来访者往往自带的很多议题,恰恰会影响到咨访关系,最终因为没有达到期待而失去希望感,比如来访者可能过度依赖咨询师,或追求权威光环,或者相反,难以将自己交付给这段关系,难以在咨询师的带领下有效地打开和探索自己。也就是说,来访者对咨询师的选择,以及在咨访关系中的对于咨询师的反应,正是很重要的课题和咨询/治疗过程,对于来访者面对自己议题也往往带着很重要的答案。那么当我们好不容易确立了求助的决心,如何让咨询关系不辜负自己这份决心,还能对咨询有正向的推进作用呢?这其中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工作。至少,当我们对此更有察觉和理解,我们从心理咨询里能获得的收益也就更多。所以,在上上期节目(带着助人之心的女性,该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别任性158期)聊过心理咨询师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培养自己之后,我们这一期就换成来访者的角度,聊聊来访者如何有能力更自主塑造和建立有效的咨访关系。或者更往前走一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或者有一些议题要处理,那么要去找什么样的协助?如何决定要不要找咨询师?如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如何能尽可能有效地建立一个与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关系?本期嘉宾:邱雨薇(Molly),心理咨询师,专业领域为自恋型虐待和创伤疗愈,播客“邱后算账”和公众号“爱勇不息”的负责人,《恋爱中的暴君:自恋型男友识别指南》作者。✨任性福利:首先感谢阁楼对本期节目的支持:「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它最独特的地方是,一次咨询包含了50分钟视频/语音+5天消息留言。在50分钟正式咨询时间外,来访者还可以在5天内给咨询师留言,互动,比如咨询前可以先把你的诉求、疑惑和背景留言给咨询师,咨询之后,感想和反馈也可以留言给咨询师,所以在咨询间歇之间,也有很好的陪伴感。本期特别福利:下载「glowe阁楼」的app,注册时使用「别任性播客」的邀请码「brxbk」就可以享受100元折扣,也可以使用链接直接领取➡️:hybrid.glowe.cn另外欢迎你在本期评论区留言,我会在一周后抽出三位听友赠送200元的「阁楼」优惠券。特别提一下,「阁楼」上的一些咨询师接受过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性少数心理咨询的训练,可能与别任性听友的需求更匹配,具体可以问咨询助理,欢迎大家尝试。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0:50 和雨薇录制的上期节目《自恋型人格伴侣:人生一劫,也不过一劫|别任性157期》已经成为了「别任性」历史上收听量最高的一期,从评论区里我们再次看到了自恋型人格伴侣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以及造成的伤害的程度之深。所以这期我们就想从这期节目的三类评论切入,因为这些评论与我们这期的话题也密切相关。首先,从评论区我们看到,自恋型人格伴侣这个问题如此严重和普遍,但很多咨询师和来访目前都缺少相关知识,导致疗愈过程特别艰难而漫长,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为了有效从这类关系中疗愈,我们在目前的条件下,需要对自己的经历有一定了解和意识,甚至可能需要比咨询师更有,并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咨询师有一定想法?但这会不会又让我们陷入过于“自医”的陷阱?3:30 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三个要点:1,来访者前期自己的准备,包括对相关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了解;2,请咨询师为自己“做见证”,处理认知失调,帮自己理清”经历了什么”,同时评估是否咨询师是否具有跨学科和结构性视角;3,把自己交给咨询师的部分:请咨询师带领自己去处理情绪哀伤和打破情感隔离15:45 可是当来访者还没有足够的求助意识,比如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溺水,别人什么都做不了吗?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是是的:求助也需要能力。19:45 而另一方面,我们可能过度“自医”:避免自我诊断,给自己贴标签(比如“回避性依恋模式就是我!”“我是不是自恋型人格啊?”etc)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只有一线之隔。这就是需要咨询师的专业能力的地方。24:05 咨访关系是一个工作联盟(work alliance):研究显示,咨询产生的效果,咨询师的作用只有15%,来访者(的意愿和能力)占30%。继续溺水的比喻:溺水者也需要做好准备(冷静+肌肉)才能有效使用救助者扔过来的绳索。以及“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咨访关系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分离。34:00 经历过虐待关系创伤的女性在寻找咨询师中更多注意事项:相信自己的感受;找自己直觉上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咨询师(包括相似性别身份和其ta身份),不用“硬吃苦”;找关注“创伤疗愈”,有“创伤之情”视角的咨询师36:00 什么是”创伤知情”视角?39:30 我和雨薇关于“自恋型伴侣”节目后还有第二类“懂王”评论,比如“雨薇你一个心理咨询的新手小姑娘懂什么?”(虽然雨薇不是新手也不是小姑娘)或者批评其专业度。而且只看ID的话,评论者还可能是女性。雨薇如何理解这类评论?如果是来自男性评论者,这是一种破防吗?如果是真的来自女性评论者,为何她会对一位年轻的女性心理咨询师表达这么大的恶意?如果雨薇是男性,我们聊同样的内容,会有同样的评论吗?51:10 女性来访是否更可能有依赖权威的问题?这意味着女性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可能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倾向?这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伤害或负面影响?当来访有过度依赖权威的问题,该如何自我察觉和克服?来访者也可以通过扔给咨询师一些问题,还筛选掉过于“自恋”的咨询师53:40 心理界“权威”的话语随着流行文化的助力传播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有影响力。雨薇对于《再见爱人》的各位观察员大V的点评:伦理问题、专业问题、对情绪的对待问题、传统老派精分流派问题谈及文章:综艺节目中的创伤伦理:《再见爱人》无形中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社会性心理疗愈?| 《再见爱人4》Reaction武志红:麦琳如此,为何亮子超爱?1:06:00 第三类我们从那期节目评论区看到的问题来自很多男性,比如:“很不幸,我就是自恋型人格,感觉这种性格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了,现在即使有意识去纠正但还是极难产生变化,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层次的交流和共情,对外界反应不是攻击性就是防御性,特别极端,发展不了亲密关系,唉。”男性的确更容易成为自恋者,那么他们可以如何去抵抗这些父权结构下的毒性和惯性呢?对于这样的男性,如果想自我疗愈,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式建议,可以找什么样的治疗方式?身体疗愈(somatic therapy),互助小组1:14:00 为什么男性自助和疗愈的中文资料这么少?(雨薇的书单请见篇尾)1:16:50 不要因为咨询师不合适而被浇灭自救的火苗,放弃求助,“不是你的问题”。把咨访关系看作一个微型的关系培养皿,去尝试建设良性的关系,并把从中得到的主动性和能量感转化到生活场景1:18:30 还有什么常见的因素或议题会影响到咨访关系?文化差异、阶级差异1:22:40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看待和理解来访与咨询师的关系,和咨询师的角色。一个良性的理解是什么样子?1:24:45 「阁楼」上,来访可以在五个维度上(主诉、自身群体、咨询流派、咨询师资历、咨询师性别)根据自身需求筛选咨询师,也可以更换咨询师,而且最近有推出全部咨询师列表(在“更换咨询师”按钮最末点击“帮助”会出现全部咨询师的入口)。那么以「阁楼」的咨询师匹配功能为例,我们如何有效使用这种功能,可以用什么关键词去检索?最后是雨薇提供的男性疗愈相关资料书籍&文章: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Overcoming The Secret Legacy Of Male Depression, Terrence Real, 1998Of Boys and Men: Why the Modern Male Is Struggling, Why It Matter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Richard V. Reeves, 2022The Will to Change: Men, Masculinity, and Love, bell hooks, 2004For The Love of Men: A New Vision for Mindful Masculinity, Liz Plank, 2019Male lust: Pleasure, Power, and Transformation, K. Kay, J. Nagle & B. Gould, 2000The Problem With Trauma Culture, Catherine Liu, 2023纪录片:The Wisedom of Trauma (2022) & The Power of Addic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Power(2012) , Gabor Mate身体疗愈:Bessel van der Kolk, Peter Levine (Somatic Experiencing), David Berceli (Trauma Releasing Therapy)雨薇关注男性心理健康的专栏:“男性怎么能行?”,「爱勇不息」公众号-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本期节目是一次老朋友的聚会,我到「不合时宜」串台,重新访问了四年前我们的一次关于“开放关系”的对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找《别任性69期:开放关系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作为续集,这期节目就叫”开放关系可能也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么我的开放关系实践是什么样子?我的想法经过这些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感谢若含和磬的邀请,有了这次重聚。本期嘉宾:杨一:资深媒体人,Justpod 联合创始人Alexwood:别任性主理人,性别研究者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R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https://afdian.com/a/bierenxingbeadodo我也有Patreon啦:https://www.patreon.com/beadodo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5:40 私密又开放的对谈:一个开放关系的隐喻15:24 杨一四年来的变化:当开放关系失去了独立的空间?23:40 “开放关系”到底是什么?25:18 多元成家:迈向“社区”的多元关系30:48 Alex对于多元关系认识的更新与成长33:18 亲密关系中的自给自足与自爱38:42 杨一和伴侣关系的变化:从恋人到家人42:48 如何在生活压力中维持多元关系50:00 更适合开始多元关系的时间和特质54:57 多元关系的流动性和责任的重塑01:05:10 “信任”——良好多元关系的重要因素01:08:25 多元关系的社会保障机制:社区的建立01:16:51 性别对进入开放关系的影响观众提问01:23:53 多元关系是对追求圆满的一对一关系的妥协吗?01:28:00 多边关系是否需要每一方都处在一致的心理状态?01:32:41 社区的愿景:介绍一下云南泸沽湖的摩挲人社群?01:35:18 单偶状态与关系无政府状态是否有协商的可能性?   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文字|编辑:含之 节目制作:方改则 片头:Kevin MacLeod - Sad Drunken Party 片尾:Kevin MacLeod - Night in Venice
从性别角度观察心理咨询行业,会发现一个很显著的失衡现象。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布的数据,全国心理咨询师从业者中女性从业者占60%,在从事心理咨询事业及进行相关学习的人群中,女性也占据主导,比如在「简单心理Uni」学习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群男女比例为2:8。这基本对应来访者的性别比例——女性也是来访者的绝大多数,根据「简单心理」平台的数据,来访者中女性占比高达76%以上。女性总是更乐于成为助人者,但这种美德在心理咨询行业并没有转化为女性咨询师的行业优势,同其ta行业一样,这是一个男性占据顶端资源的行业。但与此同时,来访者中女性占比更高,这种对比和失衡让人不得不思考:(1)咨询师的性别身份和性别意识对于咨询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2)一位带着助人之心的女性,该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且在过程中培养更有效对应女性来访者需求的意识和技能?最近我带着这些问题接受了「简单心理」的邀请,学习了「简单心理Uni Seed课程」(心理咨询师培养入门课程)。今天我想结合我学习中的体会和嘉宾聊聊,作为一名想助人的女性,可以如何入门这个行业,以及在成为一名女性友善咨询师的过程中,要经历的学习、训练路径,以及挑战。希望通过这个对话,我们能为更多带着助人之心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们,尤其是想帮助其她女性的女性们,提供一些参考。嘉宾:开心,女性和性少数友善心理咨询师,目前主要服务性少数社群,「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 2021秋季班学员,23年完成了「简单心理」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代表人物 Laura Brown 独家合作的“女性主义疗法入门”培训。「简单心理」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提供专业、高质量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简单心理Uni」成立于2016年,是简单心理旗下专业心理咨询师成长平台,为心理咨询师提供终身成长教育服务,包括多流派的专业训练课程,面向心理学爱好者的入门进阶课程,为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及爱好者,提供系统化的专业学习路径、和执业支持。「简单心理Uni」开发的「Seed课程」是一门系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入门课,同时适合心理学爱好者与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群。如果你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合适,Seed课程将让你了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学什么,将让你发掘自身潜质,在考虑职业转型时,以最小成本试错,如果你有过零散学习经验,想要系统学习成为执业咨询师。Seed课程将帮助你夯实基本功,具备初步咨询框架,助你实现职业入门。而且,Seed课程接轨后续培训和实操,通过以下一站式职业化培训路径,让受训者能够直接执业:Seed课程——「简单心理」平台热线实习(有督导)——Seed中高阶课程——通过考核以实习咨询师身份入驻「简单心理」平台,开始个人执业。✨任性福利:「Seed」最近一期开课时间在11月14日。课程原价3980元,「别任性」听友福利价3380元,性价比很高——「Seed课程」的学习安排长达6个月,包括7大必修模块、280节精华课程,覆盖个体发展心理学、心理流派理论、临床心理问题、咨询技术应用、咨询伦理与法律等内容。💰领取方式:关注【简单心理Uni】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别任性】即可获得专属购课优惠券。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com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6:10 开心是如何在国内入行心理学咨询行业的?为何选择「简单心理」的「Seed课程」?10:45 课程对开心后面的发展和执业最大的帮助:非常难得的有督导的实践机会;开心完成初阶课程开始接热线的感受18:15 Alex为何重新对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动心了?「Seed课程」对新手咨询师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很强,不限于咨询技术和理论知识,而是给你作为一个进入一个高风险和高伦理要求的行业做一个充分的知情打底和心理建设。比如最初的“动机”探讨,你为何想进入这个行业?21:15 「助人者」如何定义?作为一名(可能过早就成为的)“助人者”,开心的职业和个人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助人“的性别维度26:10 自救/助人,是一个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普遍动机,但对于之后的职业发展,这样的动机足够吗?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的特质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是否与自己的「助人」目标匹配?29:10 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沟通能力等技能,而是_________。「助人」动机可能有什么样的盲区?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31:20 “英雄不问出处,一切都靠觉察”。觉察力对于心理咨询师为何如此重要?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要先能够面对的议题。开心自己有什么样的议题,要”积极地抵抗什么样的公式”?36:10 上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看:除了什么人更适合,对于适合的人来说,从事心理咨询这样一个对个人发展要求很高的行业,可能会给你带来什么?咨询师的发展路径,也是一场“修炼”,和其他人生项目一样的38:50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两张皮:专业人格和个人人格,能分开吗?45:40 决定咨访关系的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这与女性主义又有什么关系?48:30 什么是「女性主义心理咨询」?与更主流和传统的心理咨询理念有什么差异性以及一致性?56:10 对于女性和性少数友善心理咨询师,开心认为最重要的训练是什么?对权力关系的重塑,对“失权”的敏感,为此一些基本设置的行业共识(比如来访付多少钱)都需要推翻,以“冒险”的精神去想象和启动一种新的关系1:05:10 我的咨询师朋友告诉我一个现象,一些女性来访会倾向于选择更有“名望”的咨询师,而对她们来说,“缺少主体性”和“依赖权威”本来就是自身需要通过咨询面对和解决的议题,那么“权威感”很强的咨询师可能会给来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咨访过程造成什么样的问题?1:08:50 另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当你和来访走得够深,会发现八九成女性心理或情绪困境会回到性别困境,为什么如此?那么这么多的女性情绪问题来自女性处境,那么没有相关生存体验的男性咨询师真的能够有效给出回应和帮助吗?我们亟需更多有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义训练的心理咨询师。1:21:00 女性主义理论对现有主流的心理咨询流派有哪些挑战或冲突的地方?(“我们不问责个体,我们问责结构”)受过这两方面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如何将女性主义与更主流的流派的技术方法整合起来?1:28:30 心理咨询师必须持续学习,但学习肯定不能限于课程和知识,那么还有哪些学习路径?1:31:25 “自我照顾”对于心理咨询师是一种职业素养1:33:25 带着对女性处境的觉察和理解,我们如何保持开放地在其中看到个体和差异1:37:00 最后,女性主义心理咨询教给开心的:1,要不屈不挠地寻找自己的支持系统,让自己在多元的网络中得到滋养;2,你的来访不是提线木偶,是一个带着强大自救意念的人,是因为有力量才走到你面前,告诉你ta需要帮助,作为咨询师,要永远对此充满敬意,我们永远可以和ta讨论:我有一点不确定,我们可以如何前进?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最近随着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成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词,我们开始意识到自恋型人格在人群中、自己的家庭和亲密关系中的普遍性。虽然如此,在国际心理咨询领域,关于“自恋型人格”和相关的“自恋型虐待”在亲密关系中产生的创伤和救助的理论实践刚起步不久。今天的嘉宾邱雨薇带来了她的新书《恋爱中的暴君:自恋型男友识别指南》——国内第一本系统型介绍自恋型人格伴侣的心理咨询领域著作。雨薇与我录的这期播客,可能也算目前简中世界探讨这个话题最完整和深入的节目之一。内容很长,文字从简。Trigger warning(内容预警):这一期涉及创伤和虐待性内容,请大家有心理准备,并做好自我关怀。嘉宾:邱雨薇(Molly),心理咨询师,专业领域为自恋型虐待和创伤疗愈,播客“邱后算账”和公众号“爱勇不息”的负责人。✨任性福利:欢迎评论区留言,节目上线一周后我们将送出五本《恋爱中的暴君》。另外我在看理想app上的音频节目《性别不麻烦》已经完结了。这套节目是关于中国的性别观察,现在在做完结期间特价,从98元降到了78元,包括30期正片和若干特别节目,之后还会随机掉落番外,欢迎支持和购买。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com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1:30 邱雨薇的新书《恋爱中的暴君:自恋型男友识别指南》,以及关于亲密关系中自恋型虐待这个概念普及的紧迫性11:05 定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健康自恋、病态自恋14:50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共情能力缺乏,难以真正理解ta人;极度渴望认可和崇拜;有优越感,同时容易感到被轻视或被批评;情绪容易失控,敏感易怒,有暴力倾向;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中心,容易侵犯ta人边界,违背ta人意愿;难以道歉,推卸责任。整体上,内在自我非常不稳定和脆弱,病态的不安全感,且很难真正做出改变19:15 作为自恋型虐待关系幸存者的个人经历23:05 自恋型人格的人往往善于伪装,对身边的人很有迷惑性,但会对亲密的合作伙伴或者关系伴侣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什么?以及,情感操纵有什么样的体现?煤气灯效应、病态投射、三角测量、孤岛与飞猴34:10自恋型虐待关系在性别文化中的成因:自恋型人格与毒性男性气质之间的巨大重合;自恋者的“爱无能”,“看不到ta人”;无法改变、自我重复的循环46:00 我的伴侣必须展现这些情感操纵模式,或者符合所有”标准”才是自恋型人格吗?或者说,判断和识别自恋型伴侣的重要性在于哪里?54:00 幸存者的普遍体验之一:“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变得判若两人”。自恋型伴侣在交往初期和后来的巨大反差。1:00:00 “为什么这个人说爱我却会这样对我?”不要看对方说什么,而是看做什么。几个警示信号:侵犯对方(身体和心理)边界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追求高刺激(所以往往容易对某些事物上瘾,包括健身或追求知识),沟通困难,容易暴怒(包括一些所谓“边缘”的暴力行为)或回避,自圆其说的欺骗,推卸责任或以“受害者”身份“反击”1:10:40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父权文化因素: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化;男性的隐性抑郁和存在感危机;慕强者的“融合”和“上升”(一种吸收和掠夺);男性逃避痛苦的惯性和“拐杖”1:33:50 面对痛苦是每个人打破重建的必经之路,但女性更有觉察和改变的决绝,“我要让自己拥有即使一个人也能好好生存下去的勇气,否则……不脱胎换骨的话,我必将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1:37:50 幸存者的普遍体验之二:“这段关系就像一个漩涡/黑洞,吞噬和消耗着我”,但女性为何难以离开?创伤性联结、认知失调、被激发愧疚感、失去主体性和判断力、周边人造成的压力1:44:00 女性在虐待性关系中往往更努力地改善关系,加强沟通,所以使用书面信息、写长信息和对彼此对话录音用于复盘,是常见现象——这些是高尚和健康的掘洞,是爱的能力的体现,但对自恋型对象无效1:46:30 自恋型伴侣不会轻易让你离开这段关系,“你凭什么单方面和我分手?”或使用胁迫行为,这是为什么?1:49:50 好意的亲友和咨询师,因为欠缺对自恋型人格的知识或经历,不了解当事人在承受什么,反而对会当事人造成更大压力和阻力(无论是劝和还是劝离),而不是形成支持。“骂醒”也是一种暴力。“离开是过程,而不是决定。”1:59:30 幸存者的普遍体验之三:“我值得更好地被对待”。告别曾经的关系和自己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旅程,或许明白”爱不应该是这样”是一个起点,就算对方说爱你,但“爱你的人是不会这样对你的”2:04:00 在此之后是一个重要的哀伤(哀悼)过程,因为我们需要告别的不只是这个人,我们失去的是自己的一段过去,一种未来,和很多曾经希望的可能性2:07:40 关于“欣乐回想”,也就是为什么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以及用日记的方式“为幸存者(或自己)作见证”2:11:45 力量回归的一点一滴,一步一步;“爬山”的比喻,和“癌症”的比喻;照顾好自己 x 时间 = 强大的生活者2:20:00 既然说自恋型人格者很难改变,他们真的没救了吗?男性的存在感危机和隐性抑郁要如何修复?2:27:00 雨薇在书中的结语:创伤疗愈作为一种意义的追寻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大家好,今天的任性solo是关于“服美役”这个话题。这期内容来自我在「看理想」app上的音频系列《性别不麻烦》,现在已经接近尾声,欢迎订阅,节目完结后别任性的粉丝群里也可能随机在掉落订阅优惠,请保持关注。因为“服美役”这个话题很复杂,所以原本分成了上下两期,在这期任性solo合成了一期,所以这期无论是时长还是内容分量都非常足,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多听几次。先是任性广告时间,来自老朋友,心理咨询服务app「glowe阁楼」。✨任性福利:「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它最独特的地方是,一次咨询包含了50分钟视频/语音+5天消息留言。在50分钟正式咨询时间外,来访者还可以在5天内给咨询师留言,互动,比如咨询前可以先把你的诉求、疑惑和背景留言给咨询师,咨询之后,感想和反馈也可以留言给咨询师,所以在咨询间歇之间,也有很好的陪伴感。回想起期我第一次使用到现在,过去了一年多,这期间我的生活依然不少风波,但现在的我比起去年这个时候的状态简直相当于大病初愈。事儿还是那些事,要面对的还是要自己面对,但当你自己有了能量,也就不怕这些了。总之,感觉自己好像终于回来了。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大家都慢慢来,同时一定要寻求支持,包括对你来说有益的社会关系的支持,以及专业的心理支持。只要站到了正确的路上,无论走得多慢,也会越来越好的。下载「glowe阁楼」的app,注册时使用「别任性播客」的邀请码「brxbk」就可以享受100元折扣。另外关于服美役这个话题,欢迎你在本期评论区留言,我会在一周后抽出三位听友赠送200元的「阁楼」优惠券。特别提一下,「阁楼」上的一些咨询师接受过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性少数心理咨询的训练,可能与别任性听友的需求更匹配,具体可以问咨询助理,欢迎大家尝试。祝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美。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2:20 “脱美役”与“大拒绝”05:20 欲望是如何被制造出来,以医美行业举例15:05 “美”如何成了一种服役20:10 “我不干了”,脱美役的女孩们30:00 美貌资本,该用就用?关于“色情资本”,以及“美貌红利”的本质39:20 化妆的我,是不是不够女权?是不是就在追求“向下的自由”和“媚男”?(以上野千鹤子、戴锦华和波伏娃为例)45:00 女权主义真正的工作,是拿回并扩展对“美”的话语权和实践权,而不是夺走或贬低其她女性对“美”的表达。但现实中我们会这样做,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53:00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就是如何看待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1:00:35 「阁楼」福利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对北半球来说因为有着最长的白昼,所以在世界各地被不同的民族用各自的方式庆祝。这次节目是与播客“团力结构”的串台——一档关于返乡青年和可持续农业的播客,按节气更新。我们的录制时间是夏至。本期主播杜玥已经是别任性的老友(见Vol.128:在农村生活,是让我很有安全感的事 【附「女性生活者联盟」招募声明】|任性家园系列),我在两年前拜访她和琪雯的农村小院的时候,我刚开始考虑回村生活的可能性,但还没找到合适的地点。一年半后,我已经找到了一个乡村的家,而杜玥和琪雯却失去了之前的小院子。(更多信息可以听节目或者关注公众号@高龄小朋友,并强烈推荐琪雯制作的手作饼干@高龄小朋友的零食铺)现在的乡村是一些人生活的“牢笼”,同时也是另外一些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但在我们的经验中,乡村只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不同地方的乡村大同小异,只是每个人的目的和需求大不一样。换个角度看,乡村今天的衰落破败也许就像森林中倒下的树木、海洋中死亡的鲸鱼,只是自然界坎坷波动的一环。这一切的发生必然会给新的生命以丰盛的滋养——新村民和新资本正在像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一样,涌进乡村这个正在“腐烂”的生态系统。ta们在汲取乡村剩余营养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的灵感火花、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乡村生态。关于团力结构:「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团力结构」主播: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时间点:01: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05:26 夏至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17:55 Alex选择大墨雨村生活至今体验31:10 社区与生态的共同性:多元和稳定42:36 在农村需要花更多时间在生活本身(比如喂饱自己),but 每个人在农村的生活状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灰度”52:10  如何面对现实的农村,破败中的“末日松茸”1:05:55 城市里也可以生出很多新的生态,城市也可以种地,一年只织一匹布|音频剪辑:杜玥+Alexwood||文案:杜玥|
本期内容是我最近组织的一场线下沙龙,我请村里的几位从事心理咨询相关行业的邻居,以及刚好来访问的心理学博士杨芮,一起聊了心理咨询的一系列话题,包括行业监管、伦理,和咨访关系中的性剥削。✨任性福利:本期节目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赞助播出!【来自小雨伞的特别福利】🎁 一分钱保险咨询:点击www.xiaoyusan.com,花一分钱领取1对1保险咨询服务🎁 免费女性特定防癌险:关注小雨伞公众号并回复「别任性」,预约咨询的同时可免费投保一份女性特定防癌险,能保障乳腺癌、宫颈癌等7种女性高发癌症,保障一整年。如果你还没有保险,或者想为自己和家人扫描保险配置的漏洞,可以试一试小雨伞,为未来买一份保障,任何时候有50万保额比找50万现金要容易得多,小雨伞希望能够帮助你解决保险的难题。利用这期更新,我想邀请大家一起关注这个事件:2022年7月,王馨淼以“冬妮”的网名在网上指控国内知名的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曾在咨访关系中与她发生亲密关系,李松蔚对此做出否定,并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对“冬妮”提起民事诉讼。此案于5月17日上午9:30在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开庭。李松蔚一案折射了很多重要的议题,在公共舆论中让心理咨询行业的阴暗乱象得到了一次集中的曝光,尤其是是心理咨询行业严重缺乏监督、规范、伦理机制薄弱,以及由资访关系中权力关系不对等滋生的性剥削和性暴力。关于李松蔚一案更多的信息,大家可以阅读澎湃的文章《冬妮被李松蔚诉名誉侵权背后,难以退出的心理疗愈》,以及此事的长期关注者们最近进行的一次沙龙交流的文字记录。本期嘉宾:张亮(蔓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志友善心理咨询师,女性主义咨询师,家庭系统排列师,有长年深度的个人成长经验,长期进行个人和团体督导,有近8000小时的咨询经验。擅长个人深度成长;亲密关系咨询;婚姻修复;原生家庭、人际关系的处理;抑郁、焦虑和强迫等情绪状态处理。大墨雨村短住新村民。Ella,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MMTCP认证正念教师。2018年参加巴厘岛NVC IIT。聚焦(Focusing)教师课程学习中。曾在环保NGO工作。最近几年主要带领线上正念/非暴力沟通共学,同时也提供同理心倾听&聚焦个案。AwakenedDoing公号主创。目前在大墨雨村居住第8个月。蔡睿(芝麻饼),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和佛教流派),多元教育品牌“彩虹宝宝”的联合创始人,墨雨村学创建人之一,英国雷丁大学社会发展与可持续生计硕士;近年在研修心理学、家庭疗愈、儿童发展和社群协作。致力于多元文化教育、支持LGBT社群的个人与家庭成长。现定居大墨雨村。杨芮,心理学研究者,美国纽约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看理想」主讲人。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6:30 嘉宾介绍11:10 “黑话”出现了:人本流派、精分、聚焦、非暴力沟通、佛学流派、发展心理学、动力学......嘉宾们提到的这些概念都是什么意思22:20 “我入门的机会不是某个机构给我的证书,而是某个人给我的信任”27:00 专业心理咨询训练和相关的个人生存经验,哪个更重要?客户寻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可能自己要做更多的功课30:35 为什么对心理学有这么多这么严重的批判?心理学有哪些源头上的问题,如何被利益推动?44:10 国人对(男性)权威的执着和迷恋,也复刻在心理咨询行业;咨询师和来访关系之复杂;性性侵犯之常见;保密条款保护谁?56:35 行业乱象内辛:一切比想象的更糟,伦理操守纯靠自己01:03:50 心理咨询相关从业者观察到哪些女性或性少数独有的处境?”当你和一个人走得够深,常常会发现问题最终落在‘重男轻女’/‘身份认同’。”1:14:15 做这个行业,对自己的个人(精神)发展有什么影响?1:21:45 作为咨询师/治疗师,你很多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只有'sit with the pain‘,陪伴来访去打开自己不敢打开的小黑屋,去理解和体会ta的痛苦,与此同时,你要相信ta,让ta来带领我1:28:00 流派的殊途同归:不同流派的顶尖从业者差别不大,一个流派内水平差距更大|音频剪辑:Alexwood||音乐:Kiara - Tom Boddy(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本期节目是一期关于“女性和战争”的线下对谈,由「翻山」newsletter和「看理想」共同策划和呈现。本来我作为「翻山」的内容编辑和「看理想」的主讲人,邀请了王磬和袁源两位嘉宾与我聊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但是后来因为突发的身体原因,很遗憾没办法去到北京的活动现场,而是录了一个视频作为开场发言。非常感谢「看理想」工作人员们的现场工作,也非常感谢王磬和袁源给大家带来这个精彩的交流。首先需要介绍一下「翻山」newsletter。「翻山」是一个聚焦性别议题的内容通讯(newsletter),链接各个性别相关领域的创作者,周期性的将高质量原创内容投递到订阅者的邮箱。但不仅于此,作为付费制产品,「翻山」将把订阅产生的主要收入,投入到对中国大陆性别团队的支持和投资上。所以,翻山的根本使命,是推动中国性别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家可以从我们的网站(fanshan.org)了解更多信息,因为我们的服务器暂时不在国内,大家也可以通过「翻山fanshan」公众号查看我们的内容切片和免费内容,或者添加小助手,与我们取得联系。预计在6月左右,我们就会完成向境内的技术迁移,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访问网站,浏览「翻山」。做为一期「翻山」的付费内容,本期对谈将在「别任性」播客上开放一半的免费内容(上半期的文字稿见 https://www.fanshan.org/crushing-river-womenandwar1/),完整音频将作为在「翻山」独家内容供大家订阅(https://www.fanshan.org/crushing-river-womenandwar2/)。同时这个对谈的视频也作为一期「理想家沙龙」,供「看理想」会员们在「看理想」app上收看。欢迎你订阅「翻山」,接收更多更丰富的性别内容。未来的性别平等世界,由我们所有人一起建设。每一份对「翻山」newsletter的订阅,都等于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参与和投注。本期嘉宾:王磬,国际记者,《不合时宜》主播,看理想《欧洲折叠》、《没有赢家的战争》主讲人,常驻欧洲。袁源,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纽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2:35 女性为什么而战?12:25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谈女性与战争?27:45 选择的伤痕:作为一个母亲,我要不要带着孩子逃?43:06 女性抗争者:除了保卫乌克兰,还在保卫一种理想56:46 战争的本质是父权吗?女人就该是和平使者吗?【下半部分请见「翻山」】59:58 流亡者的女性:难民也有“等级”01:12:54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如何帮助我们面对战争?01:23:36 “爱”是终结战争的答案吗?01:32:33 是不是专制的政体更容易发起战争?民主自由的政体,可以避免或减少战争的发生吗?01:38:09 战争中,如何面对恐惧?政治性抑郁和女性忧郁,如何得到疗愈?|活动海报设计:看理想||音频剪辑:Alexwood||音乐:Luke Richards - Life and the Universe(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大家好,好久不见。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想用这期“任性solo”和大家聊聊教育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包括女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大幅度向前迈进,以及直至今日仍面对的性别不平等。这期相关联的听友提问会出现在节目最后。✨任性福利:熟悉「别任性」的朋友可能听过我与心理咨询服务app「glowe阁楼」合作过的第141期和146期节目。在去年的5月到9月,我的情绪和情感关系经历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这期间我使用了阁楼的心理咨询。现在回想,那个过程对于当时的我,或许产生的支撑意义比我当时体会到的更大。我还记得一位「阁楼」的咨询师在咨询过后用留言功能对我说,能从我身上感受到不屈的生命力和能量,即使我当时觉得很无力和无望。事实上,就是这种能量让我安然度过了那个时期,至今仍在指引着我摸索新的生活和创伤的修复。当我们身处低谷,我们不需要勉强自己很快爬出来,我们只是需要相信,自己能行,我们的生命力会牵引我们度过困苦,一切总会好起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并提醒我们,我们本身具有力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阁楼」的服务。「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它最独特的地方是,一次咨询包含了50分钟视频/语音+5天消息留言。在50分钟正式咨询时间外,来访者还可以在5天内给咨询师留言,互动,比如咨询前可以先把你的诉求、疑惑和背景留言给咨询师,咨询之后,感想和反馈也可以留言给咨询师,所以在咨询间歇之间,也有很好的陪伴感。现在又到了春天,这个情绪和精神问题容易复发和高发的季节,请大家一定好好照顾自己。「阁楼」给大家准备了妇女节福利:下载「glowe阁楼」的app,注册时使用用「别任性播客」的邀请码「brxbk」就可以享受50元折扣。另外如果你在学业和职场上因为不公平的性别待遇感到困扰,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在一周后抽出三位听友赠送200元的「阁楼」优惠券。特别提一下,「阁楼」上的一些咨询师接受过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性少数心理咨询的训练,可能与别任性听友的需求更匹配,欢迎大家尝试。祝大家妇女节快乐。这期节目中,我想从一个所谓“男孩危机”的角度去讲女性在教育中面对的不公正。这期内容来自我近期在「看理想」app上每周更新的音频内容《性别不麻烦》,一套系统性的性别话题阐述。我会时不时的与别任性的听友免费分享其中一些部分,如果你有兴趣购买整套《性别不麻烦》,3月底前可以使用下方粉丝折扣价。谢谢支持。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0:44 任性广告时间03:00 关于《性别不麻烦》和折扣03:25 对应着过去几十年中,女性在教育中的大幅挺进,出现了“男孩危机“07:40 男孩们展现的严重发展问题,以及“解决方案”12:13 “男孩危机”掩盖着在教育中的女性劣势19:40 教育不公在中国,以及“男孩危机”的迷思27:23 听友答疑:请义无反顾地前行”Alexwood您好,我是一名STEM方向的在读博士生。前段时间“学术妲己”的相关新闻又一次地对我造成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同行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他们的厌女情绪虽然没有直接地发泄在我身上,可是我依然会担心他们用这种眼光看待我。我接触女权概念也算是有整10年了,但是我从内心里依然无法完全地强大起来。学术圈的男性经常带有“因为是女生所以要照顾录取”的想法,而如果我将来因为“政治正确”在工作中得到更多机会,我心里其实会很难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得便宜卖乖…不知道这个问题算不算一种心理问题,如果您有好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与我分享。”30:35 「glowe阁楼」福利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这是一期久违的任性solo,作为2023年最后一期节目送给大家。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在23年最后一个季度更新频率逐渐进入冬眠状态,现在也可以和大家说一声了:我在《看理想》平台上的系列音频内容在1月4日就要上线了,这将是看理想上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性别内容。我也会为别任性的听友们准备一些购买或收听的福利。因为我一直到明年5月都会把产出更集中在看理想的内容上,所以别任性这边我可能会维持月更频率,但两边的内容也会出现一些互动交叉和番外惊喜,敬请期待!我今天想跟大家说说2023年我体会最大的几件事,而且是结合两本书来说,由光启书局出版的两本Silvia Federici的中文译作《超越身体边界》和《对女性的恐惧》。Silvia Federici就是经典的马克思主权主义著作《凯列班与女巫》的作者,我在第148期节目和嘉宾Stephanie聊了这本书,相信很多人已经对她的主要理论有所了解,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始于一场对妇女的战争,即16-17世纪的猎巫行动。今天提到的两本是Federici更多思想的补充和延展,每本都由几篇不长的论文或者讲演组织而成,比起《凯列班与女巫》稍好读一点,但同样是非常精彩,铿锵有力。唯一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的是,Federici在《超越身体边界》这本里面对后结构主义对于身体的操演理论有所批评,对于她的批评大家需要批判性的看待,因为她对操演理论的理解是和butler对操演这个概念的定义有出入的。Federici自己关于女性身体,尤其是其物质性的论述其实并不一定与Butler的矛盾,而且也有很大启迪性。我们可以专注在这方面。如大家所知,我在2023年初正式离开了北京,搬到了西南一个村子生活。这一年的生活经历总让我想到“魔法”这个词,这里的“魔法”不是指具体的神秘主义的实践(比如符咒、药剂等等),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Federici所说的女巫和魔法一脉相承:她阐释了,被猎杀的“女巫”并不是因为真的具有超现实能力的魔法,而是因为在土地私有化、货币经济取代社群经济、一切劳动都商品化和市场化种种过程中,被视为不服从的、抵抗性的、难以被纳入和同化,并对资本发展进程造成威胁和阻碍甚至破坏的女性;而当时被努力抹除的“魔法”就是指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种种人际关系、社群实践、人对动物和自然的共生性理解,这些在当时都是一种普遍的女性行为方式,也就是妇女权力的基础和和抵抗的条件。这就是资本主义为了自己积累目标必须铲除的,也就是现在的我们,包括重新自称“女巫”的新一代女性们想要重建的。而我在近一年村里的生活中,开始切身体会到这种“魔法”的解放性力量,尤其在关于“工作”和“女性联结”这两方面。我知道这些思考还刚刚开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点初步的所想。本期的文字版会发布在"别任性Be A Dodo"的公众号上。尾部还有送书彩蛋🎉!别错过。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4:30 关于“工作”(部分节选)Federici写道:“对太阳的需求,对蓝天和绿树的需求,对森林和海洋气味的需求,对触摸、嗅闻、睡眠和sx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欲望的积累结构,数千年来是我们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对我们所遭受的剥削设了限制,是资本主义一直努力想克服的东西。”所以身体的物质性,不是盲目或机械的,而是“自我激活、自我组织”,“有自身的节奏和语言”。“我们的身体中有我们需要领会、重新发现的理性。”我们只是需要去倾听,它自然会带我们踏上健康和治愈之路。正如我们如果能倾听自然界的语言和节奏,就能踏上通往地球的健康和治愈之路。在村里的生活的确让我更听到自己的身体,也让我更好的看到了刚才描述的种种身体危机的更大语境:我们的身体不能仅仅被当作劳动力来定义,这是“游牧”或者“无业“的年轻人们在做的无声抗议。我们在现有的资本主义支配的工作中,就算可以争取更多的工资,更好的条件,但是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上班”本身就不可能人性。资本主义“自开始至今的主要社会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精力和肉身力量转化为劳动力”,因为它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对身体的严格控制和机械化作为积累财富的关键前提”,“最为系统化地将人类劳动变成财富积累,进而追求最大限度地对其加以剥削。”从早年用在奴隶身上的鞭子,到后来的工人流水线和泰勒制(一种号称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将任务碎片化和原子化,剔除工作过程中的决策要素,将工人身体的机器化变成一项社会工程,再到如今对所谓白领劳动者的精细分工、工作时间和结构的设计,连假期也变的机器化和程序化。所以做一个流动的游民是有抵抗性的,在于“空间和时间的固定是资本主义用来控制身体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技术之一”,“当流动性不是为了工作时,它变成为一种威胁,因为它使知识、经验和斗争流通起来。”再说回开头大家对新村民生计的好奇,这背后也是我们常规的资本主义的工作逻辑。我们觉得必须“工作”才能拿到工资,才能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资本主义制造的谎言。用Federici的话说,作为劳动者,我们都是被控制和剥削的,而且我们和资本的关系”被完全神秘化了。工资制造了一种公平的假象:你劳有所得,如此一来你和你的老板就两清了。然而事实上,与其说工资是支付了你的劳动,不如说工资是为了隐藏那些无偿劳动带来的利润。”延长工时、降低工资、最大化积累无偿劳动,才是资本主义的梦想。事实上,当我们可以脱离这个制度,并拥有自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源和手段,我们的劳动不是为了工资,而是直接用于自己的需求满足,就像土地里长出的菜,和自己建造的房子。物质本身其实永远是富足的,是充分的,足够的,如很多原住民文化,我们不需要出卖自己、竞争、占领、侵略ta人,也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这也就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群生存模式,与人们惯性的观念相反,那时候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结构并不落后,反而在很多方面更公平和平等,老人和生产能力相对低的人不会被排挤和淘汰,而是有自发形成的社群网络作为兜底,女人的社会地位也更高——这一点我在下一部分会再说到。其实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办公室白领还是s工作者,人们都在追求这样的可能性:一个我们不必出卖自己也可以幸福生活的社会。这是一个需要废除所有形式的剥削的社会,但目前我们大多数人,仍然只能受限地权衡什么形式的剥削,或者什么形式的出卖身体,是可以接受的。要创造理想的生活,我们必须先改变和工作的关系。“不改变我们如何工作,不改变我们所生产的财富如何被使用,不改变我们获取这些财富的途径的自我决定”,是不行的。而具体如何改变呢?Federici一直强调的是,我们需要与ta人联合起来,回到我们的集体力量,我们需要收回我们的再生产手段——土地、水、商品和知识的生产,以及做决策的权力,以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健康和教育,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和劳动,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19:25 关于“女性纽带”(部分节选)圈地运动,是一种超出土地的更广泛的现象,不仅仅指把土地围起来,同时也是对知识、对我们的身体,以及对我们与ta人的关系(比如女性友谊),及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一场圈地运动。很多前资本主义欧洲农村的典型特征,比如村庄文化习俗、信仰、社会关系,都被认为资本主义认为缺乏生产力,对新的经济秩序有潜在危险,所以同女巫一起被消灭了。而我的村子还保留着一些具有这些特征的社群关系。老村民的嬢嬢们有自组织的嬢嬢会,负责一切大小节日庆典和祭祀的组织工作,而且村庄有点缀着庆典的生活结构。平时她们的很多劳动和经济活动也是和其他嬢嬢一起展开,比如赶集和卖菜。这种独立于小家庭单位之外的女性集体能提供社群角色和地位的保障,也能一定程度提供生活和其他社会功能(比如丧葬事宜)的保障。新村民女性之间也会出现共同的经济体,比如几位刚来不久的女孩今年一起经营了一家青旅。在日常社交中,女性之间的闲聊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互通方式。就像Federici的发现,这种属于女性间的信息分享能提供重要的生活和经济决策工具,被加以“八卦”的标签是随着现代社会对女性联结的贬低和遏制才发生的。新村民女性之间组织的活动也经常围绕疗愈、身体和灵性,比如紫微斗数工作坊、中医共学、晨练、徒步、自然舞蹈。大家有共识:自然界不是资本主义逻辑下有待利用、剥夺、占据的对象,我们也不是。守护自己的身体,守护彼此的关系,守护自然,这一切是同构的,也是彼此作用,同时发生的。所以这个村子的“魔法”存在于很多新村民女性的身上,更存在于我们彼此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中。这全部是一个整体。“魔法”在其中流动,不属于谁也属于所有人。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和敬意地看待自己和身边的生灵,魔法就降临在你的话语里。如《对女性的恐惧》书中一个妇女说的,魔法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再强调一下,请大家别把我说的这些内容当作对本村的彩虹屁照单全收。我知道对于这个村子,大家会因为我节目里的内容产生一定期待,但是也请谨慎。这期内容更准确的说是我自己的一个读书笔记,一篇很任性也可能过于形而上的杂记心得,请别当做一篇关于村子生态的人类学调研报告来看。可以有保留的参考,但是我只能对我个人的体验负责,无法对你的体验负责。我当然欢迎大家探索这种生活方式,但我不是导游更不是本村的宣传代表,请不要把我作为你是否在这里生活的决定因素,这里是否适合你,是只有你自己能做的决定。最后和大家分享我的新年心愿:我希望在2024年能够进一步少工作,只做想做的工作,有意义的工作,不为钱而工作。我希望在2024年多劳动,让身体更强壮,增长干活的能力和智慧,做一个更能自足的人。我希望在2024年以Federici所说的“欢乐的精神”(joyful spirit)坚持做我认为重要的事,我很清楚我是需要信念和使命感的,但这不应该成为负担和消耗,而是应该令人兴奋和治愈性的,否则一定哪里出了问题。我觉得选择来到这个村子生活是正确的,因为我在逐渐重新拿回“生活”本身。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战斗中,生活永远是最首要的任务。所以对近几年因为种种战斗和创伤而失去生活感的伙伴们,欢迎你来村子走走,我们可以坐在火堆边取暖、喝酒、唱歌、分享当季的水果,你会重新想起联结和信任带来的温暖,以及自己不需要独自一人与世界作战。那么你的2024年有什么愿望吗?欢迎你分享在小宇宙评论区。我会在两周后选取四名听友送去《超越身体边界》和《对女性的恐惧》各一本。感谢光启书局。祝大家新年快乐,明年见!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本期嘉宾:华盈(女权主义者+占星师,其她身份还很多,请听节目)本期主播:Alexwood(wb@哎伍德|性别研究者和传播者)终于有机会聊星座了!欢迎来到「别任性」的玄学首秀——从女权角度看星座,也是从星座角度看女权主义者。本期内容基于我为女性情趣玩具品牌beU做的媒体内容「大师历」,关于那些为女性性自由和性解放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权主义大师们(当然都是女性)。这个大师历按星座排序,目前已经从白羊座写到了天蝎座(索引请见下方)。这期内容里我们更深入地从星座角度聊聊这些大师。性自由的含义远远超出字面的 “doi自由”。性自由是一个女性作为主体独立性的核心之一,性愉悦是女性获得自主性和力量感的一个关键路径,而且也是自我效能的一个反映指标。女性能够抛却羞耻感,懂得愉悦自己,这与女性对自己的爱互为因果(更多展开可以听上一期别任性149:疗愈性创伤,以愉悦与爱)。beU的品牌理念也聚焦于“女性性愉悦”。明星产品beU日抛小白盒是一个专门服务女性C点的吮吸工具。相信别任性的听众不需要我再解释C点是什么以及为何如此重要。但如果你想知道“C点”在feminist movement中的角色和历史,欢迎阅读:《「大师历」处女座:Betty Dodson,用一生教女人“自爱”》; 以及《性学家海特:女人没有国家,但女人有阴蒂|大师历天蝎座》。✨任性福利:感谢beU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在beU各电商平台私信客服“别任性”,即可获得大额优惠券,或者使用➡️链接领取 t.cn 还可以与“双十二”原有折扣叠加!另外可以和客服领取独家秘笈!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我有“爱发电”啦:afdian.net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时间点:00:40 嘉宾华盈的女权主义者+女巫之路(yindao之道;伦敦占星学校;剑桥大学的Harry Potter式晚宴)08:00 巫术和玄学,和女权主义有什么关系?(Silvia Federici,《美国恐怖故事》,英国参政论者),以及当一个女权主义者聊星座,可能产生的争议性17:50 我写「大师历」文章的时候,用的竟和占星是同一个思路:看到一个女人在她的时空中面临一个困境的时候会做一个什么样的选择22:40 「大师历」白羊座之Gloria Steinem:火箭一般的开创者27:30 「大师历」金牛座之Adrienne Rich:由价值和“身份”驱动的艺术家34:30 「大师历」双子座之何春蕤:永远批判永远“辩经”的语言大师43:50 「大师历」巨蟹座之Judy Chicago:敏感但强韧,超越伤痛的造“家”者55:00 为大家正式介绍典型狮子座华盈:北大艺术史本科,剑桥性与性别硕士,钢琴十级,街舞老师,还是一名编程员,但(小声说)“其实不爱读书”。狮子座为什么这么忙又这么多“分叉”?ta们的最核心需要是什么?(答:发光)58:25 来补一下「大师历」狮子座:为什么狮子座的女性主义者这么多在演艺圈?(Kate Bush、Tori Amos、杨紫琼、天海佑希、王菲、张惠妹、张雨绮......)1:03:00 「大师历」狮子座之Madonna:敢作敢为,追求展现“真实”自我的舞台先锋(其实非常单纯)1:16:50 beU小白盒体验测评+粉丝大福利!欢迎继续关注beU大师历!节目里没来得及提及的其余文章如下:「大师历」处女座:Betty Dodson,用一生教女人“自爱”「大师历」天秤座:「吸血鬼小说之母」Anne Rice,其实是一位情色作家「大师历」天蝎座:性学家海特:女人没有国家,但女人有阴蒂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其实我觉得很多刻板印象真的就是想象出来的,很多一直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本身也很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难道他们就是非典型的中国人了吗?不是的呀。就像女权常会说的,没有女性应该有的样子,只要是女性,你是什么样,女性就可以是什么样。而且中国文化里真的有 要不说话要胆小怕事这样的价值吗?真的要说传统的话,我们几千年前知识分子就喜欢通过论争来接近真理了。 美国人自己在饭馆里非常吵闹,却要把这条刻板印象安排在亚洲人身上;大学课堂上很多美国学生根本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观点,却要说亚洲人是最不爱说话的那个。所以我觉得也不要把西方的种族刻板印象内化成就是中国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