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资本棱镜|全球投资资讯2025年9月15日-21日一周市场总结
2025年9月15日-21日一周市场总结

2025年9月15日-21日一周市场总结

Update: 2025-09-21
Share

Description

2025年9月15日 - 9 月21日一周市场总结

1.0 全球市场宏观环境概览

1.1 引言

本月全球市场的核心主题,无疑是由美联储时隔九个月重启降息所标志的“超级央行周”。这一关键的货币政策转向,与持续发酵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人工智能(AI)领域日新月异的颠覆性变革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当前复杂且多变的全球金融格局。流动性的“活水”已然开启,但前路并非坦途。本报告旨在深入剖析这些关键驱动因素,并梳理其对全球股票、外汇及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产生的深远连锁影响,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份清晰的导航图。

1.2 核心宏观数据与事件概览

为了系统性地呈现本分析周期内的市场动态,下表总结了关键的宏观事件与市场表现数据:

事件/指标

关键数据/摘要

初步市场影响

美联储利率决议

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4.25%,为年内首次降息。

美元走弱,创下一个月来最大单周跌幅;风险资产受到提振,全球股市获得流动性支持。

中美经贸谈判

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四次会谈,双方就TikTok美国业务、关税及稀土等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市场不确定性短期缓解,但长期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华为全联接大会

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Atlas 950/960 SuperPoD)和超节点集群,并开放“灵衢2.0”互联技术规范。

强化了国产AI基础设施的投资主题,加速了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

主要股指周度表现

美股标普500指数周涨1.6%,实现六周连涨;台股加权指数表现亮眼,单周涨幅近6%。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由AI驱动的科技股成为领涨核心,亚太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1.3 结论与过渡

综上所述,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无疑为全球市场注入了宝贵的流动性“活水”,显著提振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中美之间复杂的经贸博弈,还是欧洲多国面临的政治与财政困境,都表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消除。因此,市场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多重力量的复杂角力。下一章节,我们将对这些引发市场波动的核心驱动力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

2.0 深度剖析:影响全球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1 引言

当前,全球市场的脉搏正由三股强大的力量共同驱动: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关系,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革命性加速发展。深刻理解这三大力量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是准确把握未来投资机遇与规避潜在风险的关键所在。

2.2 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的“风险管理式”降息

2.2.1 降息的背景与动因

美联储本月正式采取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4.25%,这是时隔九个月后的首次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行动定性为一次**“风险管理式”降息**。其核心动因并非通胀已完全受控,而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下行风险。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长2.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趋势已从“信号”转为“趋势”,促使美联储采取预防性措施以支撑经济“软着陆”。

2.2.2 内部分歧与未来路径的不确定性

然而,美联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在本次会议上投下唯一反对票,他主张应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凸显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存在着关于降息速度的明显分歧。

根据最新的“点阵图”预测,市场普遍预期年内还将有两次降息。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却显著偏鹰,他反复强调决策将严格依赖未来的经济数据,并认为当前政策仍具限制性。这种鹰派言论与鸽派点阵图的矛盾信号,实际上是美联储旨在保留最大政策弹性的一种刻意策略:通过点阵图锚定长期的宽松预期以稳定市场,同时利用鹰派言论来抑制短期市场的过度投机,防止风险资产出现失控式上涨。这种模糊性为后续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增添了显著的不确定性。

2.3 地缘政治博弈:贸易关系与区域冲突

2.3.1 中美贸易关系的新动态

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四次中美经贸谈判,议题涵盖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关税调整及稀土出口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尽管谈判期间仍存在特朗普威胁若中方限制稀土出口,将加征200%惩罚性关税等紧张因素,但双方最终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短期内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采取主动战略,积极重塑其全球贸易依赖格局,以构建长期韧性并对抗外部压力。这不仅是简单的“对冲”,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对越南、泰国、尼日利亚等国的出口增长均超过两成,显示其出口目的地正加速多元化。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持续加码,2025年上半年投资额高达15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举不仅有效输出了国内产能,更显著扩大了其在全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在全球博弈中创造了新的战略纵深。

2.3.2 全球其他地缘政治风险

中美关系紧张的核心,即特朗普政府广泛推行的关税政策,其影响远不止于双边贸易,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连锁的政治动荡。俄乌冲突的余波仍在扩散,美国计划联合盟友,对购买俄罗斯原油的中国和印度施加关税压力。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对全球多国的执政党造成了严重冲击,引发了包括日本、法国、英国、阿根廷在内的多国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宏观环境的不稳定性。

2.4 科技革命浪潮:AI基础设施竞赛白热化

2.4.1 华为的全面智能化战略

在备受瞩目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其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Atlas 950/960 SuperPoD)和相应的超节点集群。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华为宣布开放其创新的“灵衢2.0”互联技术规范。此举表明,华为正致力于通过系统层面的创新和构建开放生态,引领AI基础设施的新范式,从而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并重塑行业格局。

2.4.2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战略合作

本月另一重磅事件是,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旨在结合双方在AI加速计算与CPU技术的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PC产品。分析师普遍将此合作评价为**“双赢”。对于英特尔而言,这笔投资为其代工业务提供了宝贵的“生命线”和关键客户的信任背书;对于英伟达,这是一次“低风险的选择权”。同时,这一强强联合也对AMD和Arm等竞争对手构成了“可控的头条风险”**。

2.5 结论与过渡

总结而言,全球市场正处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地缘政治持续摩擦和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这三股核心力量的交汇点。这些宏观力量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了不同资产类别的表现出现显著分化。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这些力量如何传导至各大金融市场,并揭示其背后的资金流向逻辑。

--------------------------------------------------------------------------------

3.0 全球及中国金融市场表现分析

3.1 引言

本章节将聚焦于上述宏观力量如何具体传导至全球及中国的金融市场。我们将首先评估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分化表现,重点剖析美股的“AI牛市”与亚太市场的强劲势头;随后,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A股市场在充裕流动性下走出的独特行情;最后,通过对外汇与商品市场的联动分析,全面揭示资金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流动逻辑。

3.2 全球股票市场:分化格局下的结构性机会

3.2.1 美股市场的“AI牛市”与估值考量

美股市场表现强劲,标普500指数周涨1.6%(截至9月13日当周),实现连续六周上涨,其核心驱动力明确指向人工智能(AI)主题。尽管市场屡创新高,但与1999年的科技泡沫相比,当前的估值水平相对健康。例如,目前英伟达等头部科技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在30-40倍,而泡沫时期同类公司的市盈率则高达90-100倍。更重要的是,当前企业拥有更强劲的盈利动能作为支撑。此外,ETF资金的持续涌入(全年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已成为推动大型股上涨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巩固了“AI牛市”的基础。

3.2.2 亚太市场的亮眼表现

在美元贬值的宏观背景下,亚太市场成为全球资金回流的焦点。其中,台股表现尤为突出,加权指数创下25541点的历史新高,单周涨幅接近6%。这主要得益于外资的大幅回补,单周买超金额高达1588亿新台币。以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为代表的AI硬件基础设施核心受益者,成为引领整个区域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

3.2.3 欧洲市场的疲软与风险

与美亚市场的强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欧洲主要股指普遍承压,例如欧洲STOXX 600指数周跌0.13%。其疲软表现与区域内独特的挑战紧密相关,包括法国政府因财政紧缩计划引发的政治动荡,以及由此导致的法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等财政困境,这些因素共同抑制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3.3 中国A股市场:急速行情能否演变为“慢牛”?

3.3.1 市场核心特征

中国A股市场走出了一轮由充裕流动性引爆的急速行情,其可持续性及向“慢牛”格局的演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两大核心特征尤为显著:

1. 交投异常活跃: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2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显示市场流动性极其充裕。

2. 杠杆资金入市积极:两融余额创下2.37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成为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重要风向标。

3.3.2 行业轮动与主线

市场主线清晰,行业轮动特征明显。近期,以电子、传媒、计算机为代表的TMT板块和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成为领涨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以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为代表的下游必选消费行业,虽然涨幅相对落后,但其估值性价比较高,开始显现出修复空间。

3.3.3 后市逻辑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上升逻辑是可持续的,主要基于三大支撑: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居民旺盛的资产管理需求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宏观预期。基于此,我们预计市场中长期仍有望持续上行,但考虑到短期涨幅较大,市场可能呈现震荡整固的格局。

3.4 外汇及商品市场联动分析

3.4.1 外汇市场动态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是本轮外汇市场波动的主导因素。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创下一个月来最大单周跌幅,为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创造了震荡偏强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也指出,人民币的战略并非要挑战美元霸权,而是在一个多极化的全球金融格局中,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展开竞争。

3.4.2 商品市场走势

在同样的宏观逻辑下,商品市场表现分化:

• 黄金: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持续的市场避险需求,黄金价格再度刷新历史高位,其作为核心避险资产的价值得到凸显。

• 原油:国际油价则因地缘政治风险与复杂的供需预期反复交织而承压下挫。

3.5 结论与过渡

总而言之,在多重宏观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风险偏好回升”与“结构性分化”两大鲜明特征。以AI产业链为核心的科技股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焦点,而中国A股则在充裕的内部流动性支持下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基于以上详尽分析,下一章节将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炼出具有前瞻性的策略洞察与风险提示。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025年9月15日-21日一周市场总结

2025年9月15日-21日一周市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