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Claim Ownership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Author: FindSelf找我的主播们

Subscribed: 0Played: 1
Share

Description


「此时此地」是一档由「FindSelf找我」的心理咨询师们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
37 Episodes
Reverse
“我其实很想交朋友,但我不知道怎么开始... 好羡慕e人的社交能力啊!” 这或许是很多 i 人在关系中常有的感受。本期节目,作为资深i人的桐羽,邀请了同样是i人的昕晴与芋竹,以及有点e的Leo,展开了一次关于友谊的对谈。从“怎么开始一段关系”到“如何维系亲密”,我们聊了聊自己在友谊中的节奏与挣扎,也一起思考:那些关于友谊的困惑,真的只是因为我们是i人吗?被认为“不擅长社交”的 i 人,或许也拥有许多靠近彼此的方式。i 人的社交,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本期主播: 桐羽:时i微e,在社交游戏中探索靠近别人的n种可能性昕晴:听说我的iPad比我e芋竹:一句话介绍自己?…容我和我的内心OS商量亿下Leo:今天是E人,明天不一定!你将在本期听到: i/e交友方式大揭秘:我们在社交场合里都在经历什么?主动交朋友好难,i人真的只能等别人靠近吗?社交电量告急怎么办?我们都在用什么方式“回血”?几个月不联系还算亲密朋友吗?关系要高频才亲密吗?i人假装e人?那些“羡慕”e人社交的瞬间时间戳: 02:45 i人与e人在交朋友时的最大差别,到底是什么?07:25 亲密朋友都从哪里来?聊聊不同阶段的友谊08:59 主动靠近 vs 自然熟:建立关系的不同节奏14:54 社交电量太低怎么办?我们的回血方式大公开20:16 参加聚会是精力灾难还是充电时刻?29:37 谁才算是“亲密朋友”?我们判断的标准可能不太一样40:26 友情需要一直联系吗?关系松弛和深度可以共存吗?47:29 我们都曾羡慕 e 人的社交能力,但也找到了 i 人的节奏58:32 什么才是“好的社交能力”?友谊可以有很多打开方式往期相关节目:04 朋友也值得一谈吗?聊聊当代年轻人的友情经营09 朋友也值得一谈呀!心理学人怎么看阶段式友谊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如果有一个人向你表白,而你对ta并不感兴趣,你会为不知如何拒绝ta而感到困扰吗?比如,经常一起玩的朋友,怕拒绝后见面互相尴尬?又或者,有意愿当朋友但不适合当恋爱对象,怕拒绝后连发展友情的机会也没有了?甚至还有一些没有明说的模糊界限的举动,想拒绝都无从下手?拒绝一个人的示好或表白,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粗暴抛出一个“不”字就能解决的事。有好多尺度要细细把握,有好多话语要尽心斟酌。关于这个话题,本期的四位主播昕晴、桐羽、浩然和志亨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和感悟要与听众朋友们分享呢?你将在本期听到:哪些示好和表白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哪些会让我们觉得难拒绝?我们曾经使用过的拒绝方式被不同的人示好或表白会如何影响我们采取什么拒绝方式?性别不同会导致我们在“拒绝/被拒绝”的感受上的差异吗?“理想”的拒绝方式是否存在?本期主播:昕晴:愿所有的真心也都能被真诚以待桐羽:喜欢是自由,拒绝也是浩然: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志亨:好的关系不怕拒绝,只怕不坦诚时间戳:02:22 模糊友情界限的举动为什么会困扰我们?07:22 “我更需要的是能察觉到我的困扰的朋友,而不是起哄的朋友。”15:13 面对“单线联系”的明确表白,拒绝会更容易吗?24:20 第一次见面就示好!你会怎么应对?31:54 女性更有可能因为被表白且不知道怎么拒绝而感到困扰?那么男性呢?35:06 男性被表白自尊和成就感会得到满足?那么女性呢?42:10 不明确的拒绝或者莫名其妙地ghost对方,有没有可能意味着把对方当备胎?53:52 在“拒绝一个人的表白”和“表白被拒绝”这两件事情上,“男性内部群体个体的差异可能比男女之间的差异还要大。”57:49 “理想的”拒绝话术或公式?真诚才是硬道理!1:02:09 除非真诚完全不管用了……1:04:36 “没必要怀疑对方拒绝你所用的理由,因为拒绝本身才是重点。”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老师,咨询费能不能再优惠一些?"作为咨询师,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令人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咨询费用确实给部分来访者带来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咨询师自身也并非都处于经济优渥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矛盾,咨询师们是如何思考和平衡的?我们又能够为经济条件有限的来访者提供哪些支持?在本期节目中,主播浩然、小张和特邀嘉宾小孙和清樾,四位咨询师共同探讨咨询收费这一话题。从到自身经历到身边八卦,从行业现状到专业伦理,一同分享咨询师视角下的收费思考,希望有让你也更加了解到咨询师视角的咨询世界~你将在本期听到: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贵?咨询师们是如何制定自己的收费标准的?收费给更高的咨询师们一定更靠谱吗?不正规的咨询公司是怎么忽悠咨询师的收入有限的人们能获得怎样的心理健康服务?社工!她们如何能帮到收入有限的人群?本期主播:清樾:不满足于只当咨询师的自由灵魂小张:和来访一起认真练习自我照顾的心理咨询师小孙:不想当心理治疗师的医务社工不是好咨询师浩然: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时间戳2:31 心理咨询的收费现状4:39 当来访问我们收费能否降低些13:31 我们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咨询价格的22:52 年轻的咨询师们,物美价廉25:56 高价咨询背后的现实与伦理问题35:05 咨询收费越高代表咨询师更厉害?43:18 当我们面对低收入人群的心理困境52:41 为什么有良心的心理咨询师挣不到钱?62:09 总结:资源有限情况下能考虑的心理健康服务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如果有一个声音,永远温柔耐心、理解你所有情绪,你会爱上它吗?当AI不再只是一个帮你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开始回应你的情绪,甚至教你如何追回前任——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是否正在悄悄改变?本期串台节目,我们邀请了播客「女王一等奖」的主播德佳,一起聊聊人与AI之间那些“超越工具”的情感连接。我们分享了自己使用AI聊天、恋爱教练、虚拟伴侣APP的亲身体验,也讨论了AI带来的依赖、治愈与困惑。从《Her》电影中的浪漫幻想,到Replica里真实上演的虚拟婚礼,我们不禁思考:如果AI能满足你对伴侣的完美期待,我们是否还愿意在现实中,与一个“不完美”的人类,建立一段“笨拙”却真实的关系?你将在本期听到:AI教你追回前任,靠谱吗?AI教练背后藏着怎样的爱情观?和AI谈恋爱,是治愈,投射还是逃避?AI恋人会不会成为现实关系的第三者?从《Her》到Replica:虚拟关系是否会改变我们对现实关系的想象本期主播:桐羽:AI可以陪伴,但关系需要共建德佳:不论如何,都希望你可以拥有让你感觉安全的关系,AI或是现实浩然:若是真能让人感到长久的幸福的话,那么也可以昕晴:AI还是爱,自己说了算时间戳:2:41 我们都用过哪些AI工具? 效率工具还是情绪支持?8:11 恋爱教练AI真的有用吗?它们在教我们什么?11:56 AI版“如何追回前任”,答案竟然不只一个?22:52 AI vs 心理咨询:咨询师怎么看?24:05 她和AI“结婚”了?虚拟婚礼背后的真实情感需求37:32 AI太完美,我们会不会不想和人类谈恋爱了?45:12 当你的伴侣有个AI恋人,这算“第三者”吗?54:34 问问AI:它怎么看待人类对它的依赖与亲密期待?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些情绪,只有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才能说出口?同一件事,用母语说是一种感觉,用英文或其他语言表达,又是另一种感受。不同语言中,我们可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有时更敢表达脆弱、更容易说出“我爱你”,也可能更习惯隐藏真实的自己。在本期节目中,桐羽邀请昕晴、浩然和小张展开一场关于语言与自我的对话。我们聊了聊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表达、身份认同与人际关系。即使你不是多语使用者,相信你也能从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中,重新思考自己与语言的亲密连接。切换语言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换一个“我”说话?愿这期节目,能为你开启一次语言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你将在本期听到:多语言使用者在不同语言中为何展现出不同性格?家乡话与普通话带来的归属感有何不同?它们是否重塑了我们的身份?什么是“语言人格”?为什么我们用英文时更大胆?第二语言是否能成为表达羞耻、脆弱与创伤的“安全空间”?在心理咨询中,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切换(code-switching)?用不同语言的谈恋爱,会有哪些惊喜和挑战?本期主播:桐羽:语言是工具,也是看见自己的方式小张:多学外语解锁自己不同的语言人格浩然:英语温柔内敛,普通话条理清晰,武汉话大鸣大放昕晴:致我与台山话广东话普通话英语的“爱恨情仇”时间戳02:19 用方言自我介绍:你最舒服的语言是什么?06:54 语言与性格:不同语言下的我们有什么不同?13:45 语言与归属感:家乡话带来的身份认同22:52 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表达情绪?27:57 第二语言如何帮助我们缓解母语表达情绪的羞耻感?30:08 跨语言恋爱:用非母语谈恋爱是一种什么体验?35:57 心理咨询中的语言选择:用不熟悉的语言谈创伤会更容易吗?45:53 如何运用语言支持情绪调节与自我照顾?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新年快乐!又是一个冬季,你是不是已经开始重温你的冬季专属片单里的电影了?2025年的第一期节目,昕晴、桐羽和小张聊了一部在2024年治愈了无数人的电影——《机器人之梦》。这部动画电影由西班牙导演巴勃罗·贝格尔执导,曾提名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被唤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记忆或许都不一样,但电影带给我们的温暖都是真实且有力量的。希望本期节目的分享也可以让你对《机器人之梦》有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祝愿2025年我们都能在爱与温暖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将在本期听到:《机器人之梦》的特别之处小狗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小狗与机器人的成长如何解读机器人和小狗做的梦对电影结局的讨论本期主播:昕晴:“Ba de ya - say do you remember/Ba de ya - dancing in September”桐羽:愿我们的生活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小张:希望2025年也能看到像机梦这样的治愈电影时间戳02:19 没有对白的电影如何讲故事?05:11 那些和我们的生活联动的故事背景设定10:10 是彩蛋!你发现了吗?12:03 去性别化的角色设置如何影响我们对角色关系的理解?24:09 小狗与机器人在情感关系里是平等的吗?31:33 我们怎么看待浣熊的出现?38:09 看到机器人和小狗做的梦,我们的感受是什么?44:19 雪人和鸭子的出现/离开意味着什么?49:52 结局BE?但我们喜欢?我们从结局里看到了什么?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趁着暑假节奏稍缓,主播浩然去进行了一场十天的封闭式冥想练习,因为机构有一定的佛教背景,所以称之为禅修也合适。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检验,趁着感悟也还热乎,浩然邀请了好朋友主播桐羽,小张和昕晴一起来聊聊冥想与正念相关的话题。作为咨询师,相关的技术常常在我们与来访的工作出现,可以说并不陌生。那么这个禅修与我们工作中的正念冥想有哪些不同?沉浸式的冥想训练给主播带来了怎样的感悟,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可以从正念冥想等相关练习中获益?希望这期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平和的感受及心得!你将在本期听到:多种多样的正念形式开车也可以是正念!封闭式Vipassana冥想是什么样的存在感受与感觉分离的具身体验禅修中的苦闷与明悟日常生活如何简单的正念练习本期主播:小张:正念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桐羽:放下过往与未来 安住于此昕晴:今天你好好感受自己了吗?浩然:放下执念 感受正念时间戳:1:41 什么是冥想,什么又是正念4:25 我们在生活中与正念有关的一些体验14:33 互联网上各种正念相关的内容靠谱吗?23:23 浩然的禅修体验31:12 Vipassana冥想背后的哲学逻辑39:41 伤心却不痛苦的清醒的哭泣体验45:55 禅修过程中复杂的情绪变化53:55 长期心态变化与思考57:59 非正式的正念练习小建议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这一季的再见爱人在全网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讨论,以及对素人嘉宾麦琳的讨伐,甚至是审判。作为再见爱人历届忠实观众的我,对于目前舆论场上恶意攻击麦琳及与她共情的表达者们的“猎巫”行动感到非常疲惫。于是邀请了我的几位朋友们,想从一个更柔和更创伤知情的视角,去尝试理解麦琳、李行亮、以及他们这对的关系;并且用系统性视角停止对个体的批判和孰是孰非的争论,看到根源的不公。同时我们也讨论到了作为一档新媒体节目,再见爱人缺乏完善的伦理设置,在这场网络暴力中参与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期节目我们再度邀请了特别嘉宾冠裕,听听看她作为婚姻伴侣咨询师是如何理解麦李这一对的关系,以及在她的工作中如何帮助类似的夫妻进行关系模式上的改变。欢迎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友好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你们会喜欢这期节目。你将在本期听到:- 婚姻咨询师在麦李身上看到的一些伴侣关系模式的常见问题- 麦琳和李行亮--焦虑依附与排除依附(pursuer-withdrawer)的宿命与挣扎- 异性恋婚姻中的传统叙事--性别分工和沟通模式- 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做家庭咨询- 从网暴麦琳现象中探讨媒体伦理和娱乐的平衡本期主播:冠裕:先见人,再见爱人小张:和再见爱人再也不见桐羽:被再见爱人创出工伤昕晴:羡慕拥有过《再见爱人》白月光时期的观众朋友浩然:愿世上不要再有这种综艺�时间戳:2:55 浅聊我们对这一季再见爱人的总体感受16:00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审判麦琳?--社会结构视角下,我们看到的麦琳以及她所代表的许多女性的困境21:02 所以李行亮有忽视麦琳的价值和努力么?--性别角色&家庭参与度社会标准的不公36:50 戈特曼的“四骑士”理论--对伴侣关系具有毁灭性的负面交流模式42:05 婚姻咨询师视角下,帮助来访去做可以让她们的需求被听到的表达49:37 什么是“母子联盟”?--在中国做家庭咨询的挑战51:42 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麦琳“不想了解李行亮的内心世界”--伴侣精神世界的高下之分&自我价值1:02:03 观察室嘉宾缺乏创伤知情以及共情视角1:14:38 为何观众很难和某些嘉宾共情?节目环节设置导致嘉宾的自我暴露速度程度过快过深入提及资料:情绪聚焦疗法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约翰戈特曼末日四骑士理论 (Gottman Four Horsemen)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再见爱人4》播出了,再聊到亲密关系,我们或许有了新的想法……本期节目中金金、小张、浩然、昕晴一起聊了在弗洛姆《爱的艺术》中什么算是“积极的爱”。关于亲密关系,或许我们永远都在成长的路上,但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从如何开始到如何维持,希望你在本期节目中能够启发你关于亲密关系的新思考。你将在本期听到:亲密关系中“积极主动”意味着什么关于“爱”的几个认知误区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怎么应对长期关系中对彼此的新鲜感减弱本期主播:小张:爱需要很多练习浩然:爱真的需要勇气�金金:爱就是爱的问题,不是被爱的问题昕晴:“爱”在嘴上很简单,爱在实际行动里很难。时间戳2:13 在亲密关系中“主动”意味着什么?8:50 男生在恋爱关系中更多地被要求“主动”?15:46 我们好像缺失了维持长久亲密关系的方法论18:58 我们会容易把“爱”的问题当成“被爱”的问题26:09 我们会容易把“爱”的问题当成“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37:41 如果你做不到爱自己,那你就不要进入恋爱关系?41:23 杨子可能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一个优秀的人爱吧43:19 两个人的新鲜感消失了怎么办?提及资料:《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秋冬已至,你最近好好吃饭了吗?在本期节目中,桐羽、浩然、金金和昕晴一起聊了聊我们与食物之间的那些故事。我们探讨了个人、文化和情感如何影响饮食习惯与身份认同。无论是家乡的味道,还是压力下的选择,食物始终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塑造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当情绪失控,饮食关系失衡时,我们又该如何自我调节?希望这期节目能在这个秋天带给你一丝慰藉,温暖你的身心~你将在本期听到:个人日常饮食习惯的形成与成长环境的关系家乡饮食文化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情绪化进食及其背后的心理驱动如何通过正念饮食(Mindful Eating)与食物重建健康关系本期主播:桐羽:好好吃饭就是最重要的事!浩然:有啥吃啥 吃嘛嘛香金金:沙县米粉,我的comfort food!昕晴:拥有一个永远不会拒绝糖水的广东胃时间戳2:38 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10:05 家庭饮食习惯如何塑造我们对食物的关系21:4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与饮食25:01 食物如何维系我们与家乡和文化的连接31:02 情绪波动时我们为什么依赖特定食物?— 什么是情绪性进食?35:09 缓解情绪性进食的小技巧37:36 我们目前与食物的关系是否平衡?44:01 如何与食物和解,重建健康饮食关系?提及资料:《你是你吃出来的》作者:夏萌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在我们的文化里,有那么一些特定的话题,似乎是人们常常逃避去认真谈论的:关于抑郁症、关于心理创伤、关于爱与被爱、关于遭受暴力后的被忽视、关于死亡……《年少日记》的出现把这些话题都搬上了大荧幕,摊开在观众眼前,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敢于直面伤口,才能知道如何抚平伤疤。” 本期节目,昕晴、桐羽、小张和浩然一起聊了聊今年备受关注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时间会流逝,故事会翻篇,但这一次,我们想让那些未曾说出口、藏在日记本里的话被好好听见、好好记住,也想告诉所有挣扎过或正在挣扎的孩子:请知道,你很重要。你将在本期听到:《年少日记》为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到底什么是“爱”?父母是否需要学习如何去“爱”?家庭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如何与过往的创伤和解?本期主播:昕晴:请勇敢地竭尽全力地求救,会有人知道它不是无病呻吟桐羽:愿所有走过黑暗的孩子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小张:想和所有被这部电影触动到的朋友们说一句,我们都辛苦啦浩然:希望为那些曾受过伤的孩子们撑把伞时间戳02:56 我们对《年少日记》的初印象09:40 东亚父母言行“盘点”:哪一个让你破了防?22:44 “你的父母是爱你还是爱你这个孩子?”34:35 “无条件的爱”等同于溺爱吗?37:17 爱是什么?弗洛姆的“爱的四大要素”39:01 母爱是天生的吗?42:08 爱需要被感受到才算真正有意义44:22 父母所理解的“爱”和孩子所理解的“爱”是不对等的吗?45:39 有效的沟通需要恰当的姿态和合适的时机48:35 爱是一种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的能力50:23 我们为什么会猜测郑sir不是弟弟郑有俊?56:04 说不出的心里话,被无视的求救59:51 成才vs.成人:社会是如何选择的?01:01:54 “迟到的叛逆期”是怎么回事?01:04:01 电影里呈现的创伤反应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和创伤达成和解?提及资料:电影《一一》(导演:杨德昌)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434/书籍《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TheArtof Lovingby Erich Fromm书籍《不原谅也没关系》(作者:皮特·沃克)Complex PTSD: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by Pete Walker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内容号)「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一条附加的小信息: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或许我们依旧会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哪些症状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出现常见症状时如何应对?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支持需要帮助的人?即将到来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进行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的知识科普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于自己或身边人的心理问题的意识。作为心理服务平台,「FindSelf找我」2020年10月初上线了公益项目「找我说」,为全球华人提供24小时全时段、即时、私密的线上文字一对一心理支持服务。如果您有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FindSelf找我咨询」服务号,直接与公众号对话,回复任意您想说的内容,将会有一位「找我小伙伴」 与您实时匹配,提供即时支持。也欢迎您将「找我说」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以下是面向全国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希望24热线:400-161-9995(24小时)全国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全国妇女儿童心理咨询热线:12338卫生健康热线:12320
热火朝天的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我们几位在过去对运动不是很“感冒”的主播们聚在一起,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两个视角,聊了聊运动对我们的意义和魅力。今天想和大家聊运动这个话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作为一个以前非常痛恨跑800米的人,最近几年自己在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之后,愈发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在这个心态转变的过程中让我觉得运动真的太有意思了,所以今天邀请到了桐羽、昕晴和浩然,想和大家一起探索下我们和运动的关系。你将在本期听到:竞技体育赛事吸引我们的原因身心联系以及心态对于运动员发挥的重要性我们在尝试/坚持中的一些运动运动“搭子”和第三空间我们从运动中学到的一些事本期主播:小张:从运动中逐渐找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力桐羽:在运动中和身体重新建立连接昕晴:已成功捡回倒立技能的竞技体操迷浩然:再忙也要想办法蹦跶两下时间戳2:10 我们比较关注的奥运赛事项目18:09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我们在倪夏莲选手身上看到的奥运精神32:30 什么是身心联系mind-body connection?40:48 运动员比赛到最后真的是在比拼意志力?45:23 喜欢攀岩是喜欢身心协同合作、自我实现的感觉51:30 瑜伽让我重新学习呼吸这件事52:40 我是如何开始重新喜欢上跑步的?1:10:00 我们在过去和运动的关系被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提到的书:邓亚萍《心力》
做服务业就是要做口碑!中外长篇累牍的伦理守则一本又一本,近年来的伦理问题却还是层出不穷。咨询师们如何看待伦理?遇到伦理困境我们又经历了哪些心理活动?本期,浩然、桐羽、小张以及嘉宾冠裕四位咨询师一同聊了聊我们对伦理守则,伦理问题以及“不守规矩”的大师们的看法,希望有让你也更加了解到咨询师视角的咨询世界~你将在本期听到:咨询过程为何难以被外人探知?心理伦理守则为何似乎常是摆设?伦理在理论和现实中的样貌有何差异?心理大牛们如何也不遵守伦理?来访可以如何应对咨询师突破伦理的行为?本期主播:桐羽: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伦理实践的咨询师小张:祈祷不要遇到太过复杂的伦理困境的咨询师冠裕:依然怀着敬畏之心探索伦理灰度的伴侣咨询师浩然:目标是随心所欲,但不逾矩!时间戳2:00 难以置评的伦理事件8:03 难以学习的伦理守则11:02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18:20 灰色地带,是非对错,难以论说23:31 咨询守则的未必合理之处29:01 大牛们为何也不遵守伦理41:49 我们这代咨询师的伦理挑战44:41 来访该如何发现咨询师的伦理越界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参考文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Thomason, T. C. (2016). The shadow side of the great psychotherapists.Counseling & Wellness: A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Journal,5.
你也在“装大人”吗?最近看到有话题说“00后各过各的”,朋友结婚了,份子钱还要从父母那里拿哈哈哈。可能我们在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适应,也好像总是被一些既定的规范推着往前走。这一期,金金、浩然、桐羽、昕晴四位主播聚在一起,我们一起聊一聊成为“大人”的感觉、社会时钟、以及可以不按时成为“大人”吗?你将在本期听到:成为“大人”意味着什么?掉进“社会时钟”了怎么办?有些道理“知道”就行了吗?“旷野”和“轨道”到底怎么选?我们有可能不按照社会时钟走吗?本期主播:金金:好像也可以不按时长大桐羽: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有时不装大人也可以浩然:上班太累所以读博,现在又穷又累昕晴:不要照着别人的轨迹走自己的人生时间戳1:52 “上班发疯语录”,咨询师没有“班味儿”?14:57 感觉自己在职场中“装大人”20:34 社会时钟:这关键的一生30:19 只有真正经历才能懂那些听过的道理41:33 关于人生的“旷野”和“轨道”49:18 怎么“逃出”困住我们的社会时钟56:46 调好自己的节奏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提到的剧:《我们由奇迹构成》
转眼间,「此时此地」已经上线一周年啦!在这一集特别节目中,所有主播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了过去一年制作播客的感受,以及生活中的变化和成长。不论你从何时开始关注我们,我们都感谢你在过去这一年里与我们一同走过的时光。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陪伴大家~时间戳:1:35 回顾这一年,我们都聊了哪些话题?16:14 主播们印象最深刻的一期节目25:18 播客制作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成长36:49 如果重录一次?41:57 展望未来,谈谈新一年的计划44:40 我们想对听众说的话...本期主播:桐羽:创作者身份让我深刻地体验每时每刻,活在此时此地小张:这本半公开的音频日记希望可以和大家一直写下去浩然:是我数字星海中宝贵的发射器与留声机金金:致每个不断思考生活的人以及自己昕晴:感谢在我离开象牙塔后成为我理想主义的避风港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亲爱的朋友,诚邀你加入本期嗑CP聊天局~这里有嗑遍恋综和影视剧的“嗑学家”,也有尝试搞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像吃饭一样嗑CP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十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嗑CP队列的另一位心理咨询师。“TA们超甜,我们超爱。”但关于“嗑CP”的故事却远远不止飘在空气中的粉红泡泡,欢声笑语之下也有一些问号和思考。于是带着对自己对别人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一场探(jiā)讨(dài)嗑(sī)CP(huò)的对话……你将在本期听到:嗑CP背后的心理诉求我们是怎么“嗑”CP的?我们怎么理解“嗑CP”这件事?从“嗑CP”延伸出来的对社会现实与性别关系的思考本期主播:昕晴:玻璃堆里的碎糖渣是最甜的!桐羽:对“嗑学家”充满好奇的心理咨询师小张:退役十年的前嗑CP选手静如:现实是现实,关我嗑CP什么事!时间戳01:49 CP种类多,你嗑哪一种?10:59 “嗑学家”们嗑过的那些古早CP。“你们真的是‘考古学家’。”21:00 嗑CP是一个心理学话题。“替代性满足?社交需求与群体狂欢?多巴胺上瘾?”30:16 嗑与不嗑,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是会比较喜欢看别人谈恋爱 vs 从幻想回到现实的落差不利于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37:47 只有嗑爱情才算嗑CP?“嗑不成爱情还能嗑亲情 & 高举友情向的大旗 & 并肩奔赴信仰的战友 & 惺惺相惜的对手”47:34 谁没嗑过几对be的CP啊…… “曾经的快乐是真的,所以朋友,及时行乐。”50:58 嗑得太上头?拟社会关系罢了。 “把TA们当做我的孩子一样看待。”55:36 嗑CP是因为想要逃避或者反抗社会规范?“或许也可以是主动选择的一种低成本沉浸式体验。”59:57 同人空间和嗑CP的圈子里依旧有着我们熟悉的框架?“多元的探索是不可否认的,但或许我们可以走得更远看得更广阔。”提及概念:替代性满足:年轻人有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当欲望需求受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直至一个替代对象出现来满足欲望。镜像神经元&多巴胺的分泌:热恋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快乐,镜像神经元则可以让人感受别人的感受,所以嗑CP嗑到糖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谈到甜蜜恋爱的感觉。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一种单方面的、由个人构想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存在于粉丝与明星之间,基于影视节目、音乐、社交平台等媒体而存在,最大的特点是熟悉感和亲近感。参考资料:许冠文, & 张慧. (2023). "嗑cp":青年女粉丝的创造性情感体验.妇女研究论丛(1), 102-11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NzM5MA==&mid=2650727697&idx=1&sn=ab77ec6f9bcbe2055c330f9896084c55&chksm=83004110b477c806a46a3762a741c9d575529fbc54dacdfe87d0398e903510dadb7abc595e9d&scene=27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累到不想和朋友聊天了QAQ ; 累到放假也无心玩耍了>0< 注意!!你可能正在经历耗竭!作为咨询师,耗竭是我们常常自己会经历以及会帮助我们的来访应对的问题。在这期节目中,浩然,桐羽,昕晴和金金一起畅聊了自己那些精疲力竭到怀疑人生的时刻,以及我们是如何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并进行调整的。不得不说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压力的来源,我们一起进行了狠狠的“批判”!我们希望本期的内容对你也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好好休息,避免耗竭~你将在本期听到:为什么累到说不出话我们仍不愿休息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精力当警报作响,作为咨询师我们如何应对浪费时光或许是应对精疲力竭的良药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休息是可耻的我们都值得休息!!本期主播:桐羽:休息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金金:好好照顾自己是一生的事情昕晴:要允许自己休息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浩然:论文不写了,想去放会儿牛时间戳3:01 什么是耗竭?11:32 我们的那些耗竭时刻27:33 浪费时光?主动休息~34:26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42:32 有效休息与无效休息48:39 现代人遭遇的时间贫困53:56 社会强加的意义感让人疲惫62:51 让我们对自己温柔些,self-compassion!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我们经常会被周围的亲朋好友们询问或是要求推荐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大家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才能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我怎么知道这个心理咨询师适合我呢?有哪些标准可以帮我筛选?看来即使准备好了踏上心理咨询这个旅程,还有一座山需要爬!大家关于找心理咨询师的种种困惑促使我们录制了这期节目,想要借此机会从咨询师及来访者这两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寻找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小贴士,希望这期节目有帮助到也想要开启这个美妙旅程的你!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在找咨询师过程中踩过的一些雷我们对于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国内寻找靠谱心理咨询师的困境及中美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不同体验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开始心理咨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本期主播:小张:心理咨询是和自己的一场探险桐羽:找合适的咨询师和找对象好像啊!都好难啊雪菁:不断学习用一颗真诚敬畏的心见证来访实现自我的咨询师晓瞳:一个热爱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深有体会的理想国国王时间戳01:50 给自己找一个靠谱的咨询师,到底难不难?04:15 一些常见的寻找心理咨询师的途径09:15 适合别人的咨询师不一定适合自己24:00 收费越高的咨询师就越靠谱么?31:18 心理咨询师违背伦理道德守则的red flag行为35:50 作为来访,如何分辨咨询师对我的评判vs.引导?48:40 不是每一次咨询的感受都会很好; it gets worse before it gets better52:05 心理咨询不同流派的差别真的大么?会影响咨询效果么?58:13 你不用做一个所谓的“好来访”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断亲,一个看起来如此“决绝”的词,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心理“困扰”呢?亲戚关系延伸自家庭关系,有着和自己似乎很近但又很远的关联,如果说好的亲戚关系能够带给我们强大的社会支持的话,那么一般的甚至“坏”的亲戚关系,带给我们的就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如何面对和处理亲戚关系,断亲是一条“出路”吗?断绝亲戚关系是不是就是自私呢?本期主持人金金邀请到桐羽、浩然、小张三位青年心理咨询师,和我们一起探讨“断亲”的前因后果。你将在本期听到:- 海外“留子”们和亲戚的关系 - 断亲到底想“断”的是什么? - 断亲是很自私的行为吗? - 和亲戚们在一起聊什么? - 断亲后会变孤独吗? 本期主播:金金:在断亲中挣扎的“问题小孩”。 桐羽:努力探索亲缘关系的心理咨询师。浩然:做个好亲戚真难。 小张:或许断亲也是种对自己的负责。时间戳:01:16 什么是“断亲”? 02:08海外“留子”们和亲戚的关系如何?“本身就很疏远,根本不需要断哈哈” 12:00当代年轻人的“断亲”心态?“亲戚还不如朋友……” 17:04断亲想要“断”掉的是什么?“总有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亲戚,而我们是有选择权的。” 28:37原来各国都有不想回家见亲戚的“小孩”。35:23城市化或许改变了亲戚关系。“现在和同事的关系,更像以前和家人/亲戚的关系。” 40:21断亲=自私?“飞机出事时如果你有一个氧气面罩的话,建议先给自己。” 52:12和亲戚在一起可以聊什么?“或许也可以不是工资、结婚、生娃……” 57:10断亲后会变孤独吗?“断亲≠自闭。” 1:00:26该不该选择断亲?“有些人或许是需要亲戚的……” 节目简介: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 关于我们: 「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 公众号:「FindSelf找我」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你将在本期听到:什么是高敏感人群?为什么有的人是高敏感?一些常见的对于高敏感的误解高敏感人群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自主播们的高敏感人群自我保护技巧本期主播:桐羽:高敏感是一种宝贵的天赋小张:拥抱高敏感 更多维地感受生活浩然:努力提升敏感水平中的低敏人昕晴:会为捕捉到负能量而烦恼也会为感知到双倍美好而快乐的高敏人时间戳:2:28 我们的“高敏感”初印象 - 敏感是一种很宝贵的能力7:05 你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员吗?9:36 作为高敏感的人,在城市里生存是很艰辛的一件事15:23 爱哭?敏感?内耗?高敏感是一种缺陷吗?27:31 错峰购物、善用气味...一些高敏人士的自我保护技巧31:49 基因自带还是后天形成?高敏感的特质从何而来?36:52 高敏在女性群体中分布更多吗?聊聊高敏男性的困境42:19 高敏感 vs 钝感力,不同的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55:04 高敏感人群如何在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57:36 来自主播们的“高敏感人群社会生存指南”提及资料:《天生敏感》伊莱恩·阿伦《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武田友纪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