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跳岛FM220 “我的朋友得了诺贝尔奖”:对话拉斯洛译者余泽民
220  “我的朋友得了诺贝尔奖”:对话拉斯洛译者余泽民

220 “我的朋友得了诺贝尔奖”:对话拉斯洛译者余泽民

Update: 2025-10-17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导语】

当瑞典文学院在2025年10月9日念出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名字,这位常年徘徊在赔率榜的匈牙利作家终于迎来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期跳岛FM,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极为特殊的嘉宾——余泽民。他不仅是《撒旦探戈》等多部拉斯洛代表作的中文译者,更是与他相识三十多年的挚友。

这不是一次典型的文学访谈。我们没有急于进入书本,而是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从1993年春夜的派对上,那个一身黑衣,眼睛浅蓝深邃如波斯猫,主动靠近他的异国长发男人讲起。余泽民回忆他们如何因李白结缘,如何在葡萄架下的童话小屋里一起生活,如何在北京的胡同里购买二锅头,又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被语言与想象的力量俘获。这些生动的细节,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立体的拉斯洛,一个温柔、悲悯的灵魂。

想了解这位以艰涩闻名的文学大师,究竟可以从哪本书读起?他那些跨页不断、如同俄罗斯套娃般层层嵌套的长句背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思想,又要如何翻译成中文?他的小说如何以寓言的方式回应东欧的政治变迁?为什么他说自己不需要电影,又与导演塔尔·贝拉有了持续数十年的传奇合作?作为中国人,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拉斯洛对中国的向往,理解他笔下的中国?为什么尽管他反复书写人类的劣根性,却并不是悲观主义者,而是一个“忧郁主义者”?



【本期嘉宾】

余泽民: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从事艺术心理学研究。1991年赴匈牙利工作。旅居国外期间,当过诊所医生、插图画家、大学老师、报社主编、翻译、家教、导游、演员,甚至果农蒜农等。游历欧洲列国,体味生活,笔耕不辍。现定居匈牙利布达佩斯。2017年,在第24届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上,余泽民获颁“匈牙利文化奖”。



【本期主播】

于是:作家、文学翻译。著有《查无此人》《有且仅有》《你我好时光》等长短篇小说、《慌城孤读》等散文集。译有三十余部英美文学作品,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云游》、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证言》,国际布克奖得主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的《不安之夜》等。



【时间轴】

00:00 「读懂金钱」专题付费节目早鸟价售卖中!

00:37 诺奖揭晓后收到总理贺电:谢谢,但我还会继续反对你的执政理念

07:26 初识拉斯洛:如果说我们是朋友,李白是介绍人

14:16 “这么一个人,通过书是读不到的”

20:07 拉斯洛学会的第一句中文:“一瓶二锅头”

25:30 用一个月的翻完《茹兹的陷阱》,被自己译出的文字震撼了

29:50 从拉斯洛开始,把当代匈牙利文学翻译介绍到中国来

33:12 拉斯洛最著名的长句分两种:一种像套娃,一种像火车

37:14 从《撒旦探戈》到《仁慈的关系》,拉斯洛的长句是怎样进化的

41:26 “砰 砰 砰 砰”——将玛丽莲·梦露的探戈写进《温克海姆男爵返乡》

46:09 上海九龙柱的传说:拉斯洛想象中的中国

54:16 拉斯洛如何用虚构回应东欧的政治格局变化

60:41 卡夫卡的寓言风格对拉斯洛小说创作的影响

62:26 拉斯洛的底色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悲悯

72:41 从长句子到长镜头:拉斯洛与塔尔·贝拉的传奇合作

88:28 阅读拉斯洛的最佳顺序:《撒旦探戈》其实没那么难!

95:03 一夜成为网红译者,余泽民怎么理解翻译这件事?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 延伸收听

    乒乓台050 | 拉斯洛的长句≠贝拉·塔尔的长镜头

    151 专访匈牙利作家马利亚什·贝拉:东欧文学的另类气质 | 独上阁楼




  • 人物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匈牙利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5年布克国际奖得主,囊括了包括科舒特奖、共和国桂冠奖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匈牙利文学奖项,著有《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以后现代主义小说、反乌托邦主题与忧郁的基调闻名。著名导演塔尔·贝拉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改编自其作品。

    塔尔·贝拉(Tarr Béla):匈牙利导演、剧作家,匈牙利艺术电影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包括长达七小时的《撒旦探戈》以及《鲸鱼马戏团》《都灵之马》《来自伦敦的男人》《诅咒》等。

    纳达斯·彼得(Nádas Péter):匈牙利作家,剧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平行故事》《故事终结》。

    裴多菲·山多尔(Petőfi Sándor):匈牙利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自由主义革命者,被认为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中800余首流传至今,其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

    沃洛什·山多尔(Weöres Sándor):匈牙利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和文化学者,科舒特奖得主。其创作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翻译有《道德经》等中国典籍及李白等诗人的作品。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匈牙利作家,代表作《无形的命运》,以他在集中营的生活为背景。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因该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的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

    马洛伊·山多尔(Márai Sándor):匈牙利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烛烬》《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一个市民的自白》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波兰国宝级作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雅各布之书》等。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来观照人类生活。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奥地利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包括话剧《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电影《歧路》《柏林苍穹下》的剧本。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德语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被评论家们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城堡》《审判》《变形记》。

    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比利时法语作家,一生中创作超过450部推理小说,著有自传《一个平凡的人》。塔尔·贝拉导演电影《来自伦敦的男人》改编自其小说。

    戴维·罗宾森(David Robinson):英国电影评论家、作家,曾为《视与听》《金融时报》《泰晤士报》长期撰稿,并撰写了查理·卓别林的官方传记《卓别林画传》。




  • 书籍

    《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世界在前进》《温克海姆男爵返乡》(即将出版)《乌兰巴托的囚徒》《梵高传》《在路上》《平行故事》《故事终结》《雅各布之书》《城堡》《丑陋的中国人》《命运无常》《烛烬》《摘郁金香的男孩》




  • 影视

    《撒旦探戈》《鲸鱼马戏团》《都灵之马》《来自伦敦的男人》《最后一艘船》《有一个中国人》《光荣之子》(自由与爱情)





【出品方】中信书店

【出品人】李楠

【策划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运营编辑】黄鱼

【运营支持】李坪芳

【平面设计】王尊一

【后期剪辑】崔崔

公众号: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

跳到更多:即刻|微博|豆瓣|小红书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20  “我的朋友得了诺贝尔奖”:对话拉斯洛译者余泽民

220 “我的朋友得了诺贝尔奖”:对话拉斯洛译者余泽民

中信出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