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能音乐人”小柯:从唱片时代到剧场时代,流行乐坛的30年骤变与思考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中,小柯分享了自己的音乐创作历程:考音乐学院失利后换种方式玩音乐,将创作当作记录生活的 “日记”,早期作品自然带着时代烙印,《北京欢迎你》则让他突破创作约束、建立文化自信;同时他聊到当下流行音乐的困境,认为行业受互联网和流媒体影响,话语权转移、作品更趋场景化,观众审美已超越部分创作者。
<figure>
此外,小柯还谈及转型音乐剧的原因 —— 能更完整表达故事与情感,曾尝试 “先看戏后付钱” 模式;他开办免费戏剧训练营,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见证学员从怀疑到投入的转变;最后分享首次办演唱会的心态,称经音乐剧舞台历练后克服恐惧,计划演唱观众熟悉的歌并设计惊喜环节,满满干货值得一听。
时间轴
00:20 小柯:写歌就像记日记,记下不同时代的生活
02:53 考音乐学院差 1 名落榜?小柯换种方式写改编曲
05:40 语文老师夸我文章好!我写小说投稿还发表了
09:16 没特意写时代感!我过普通人生活,歌里自然有
11:44 《最熟悉的陌生人》:改完歌词,大家更有共鸣
13:35 写《北京欢迎你》:突破束缚,用民族风找自信
18:16 现在流行乐:太看重场景,歌词没以前有文学感
22:25 互联网让谁都能发歌!观众审美比创作者还高
26:18 48 岁发专辑!后来玩音乐剧,比写流行歌有意思
30:26 写好歌、做音乐剧:都得真诚!首演我也紧张
31:36 先看戏后付钱!票房涨了,但遇恶意订票难推行
34:45 开免费训练营:用赔钱的钱请老师,留住好人才
37:47 学员太拼!老师被打动,第一周没淘汰还自费排练
41:43 和泰安学院合作:用淘汰制,从学生里挑好苗子
45:37 以前怕开演唱会!现在音乐剧练出来,敢尝试了
48:30 演唱会选歌:就唱大家会的!还藏了惊喜环节
52:10 学杨过学武!我试遍风格,终于找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