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仙工智能赵越:从造机器人大脑到一站式平台
Description
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莫过于人类的大脑,它由至少一千亿个神经元组成,决定着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与行动。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决定着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人类在对自己大脑还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就已经造出了学习、思考速度远超自身的机器人“大脑”。
仙工智能创始人&CEO赵越做的事情,就是给机器人装上“大脑”,并且让它们能互相听懂各自的“语言”。
只是,他选择了一条最基础却也最难啃的道路,赵越形容这条路前期都是脏活、苦活、累活——比如至少要见过1000 种机器人,并且知道在上万种场景下,它们分别会碰到什么问题。
在工业这样非标的市场里只有做出标准化的产品,公司规模才能做大,这正是华创资本早期曾联合领投仙工智能A轮融资的原因之一。
2020年成立至今,仙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并且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控制器销量第一。
基于控制器,仙工还构建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的开放平台,通过提供“控制器+软件+机器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智能机器人的行业门槛。
在复杂的环境中感知、判断,这大概是机器人和创业者在决策时共同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赵越看来,踩坑无法避免,但会转变为新的认知,从而能在具身智能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里,抓住更多机遇。
近日,赵越做客「牛白丁」,和华创资本合伙人陈欢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从控制器的定位、标准化的难题再到平台化的未来空间,回溯了仙工过去几年间那些关键决策以及背后的思考逻辑,从中可以看到一家创业公司在一条最硬核、最难啃的方向上,如何能成长为一个新平台和新物种。
🛋️【本期嘉宾】
赵越,仙工智能创始人&CEO
🎙️【本期主播】
陈欢,华创资本合伙人
⏳【时间线】
00:02:35 如何找到给机器人装上“大脑”的创业方向
00:13:10 让机器人能互相“对话”,“听懂”彼此的语言
00:23:13 面对市场千奇百怪的需求,如何取舍、平衡
00:35:58 创业早期的挑战不一定是外部的诱惑,而是内部的质疑
00:46:30 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平台化打法
00:56:41 具身智能⼤模型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机会
01:02:39 过去几年行业最深刻的变化来自于AI 技术的应用
01:11:06 如何通过做好流程管理,让公司不断自我进化
01:25:55 早年为何选择“弃医从工”
01:30:07 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阿里巴巴”——未来机器人可以一站式搞定
📚【延伸阅读】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