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3 新国标限速,电二轮新势力狂飙?聊小牛、九号、极核们的新机会
Description
「对话:春风动力 极核副总经理 李三峰 年销10万+ 二轮Top品牌」
主播:熊伟林(能一)天下网商总经理
9月1日,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特别加强了从电池组、控制器到限速器,车速作出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2019年新国标实施后,各地都设置了过渡期,允许之前购买的不符合新国标的车辆继续使用,并逐步淘汰。当时被誉为对行业天翻地覆的改变,却让以九号、小牛为代表的二轮新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空间。
总体来说在电动两轮车市场,雅迪、爱玛占据大众市场,小牛、九号领跑中高端赛道,后来者想突围难如登天——极核偏用“一款车扛两年”的孤品战略,从年销1万到10万,硬生生闯出新路。
极核背后的操盘手,李三锋在这次访谈中,解答了三个行业和用户都关心的问题:
第一,传统制造企业怎么做好“第二曲线”? 极核背靠上市公司春风动力(燃油摩托领域的领军者),却没走“吃老本”的捷径,反而敢舍弃成熟渠道、从零打造高端电动品牌,它如何平衡“老基因”与“新赛道”,又怎样说服企业内部支持一个“初期看不到营收”的新项目?
第二,中高端电动车到底“贵”在哪,用户才愿意买单? 当大家默认电瓶车就该卖一两千,极核却把价格拉到三四千甚至两万多,它抓准了用户哪些“未被满足的痛点”?是摩托车技术下放带来的操控感,还是智能化体验的补课,又或是品牌高端心智的打造?
第三,后来者怎么破“巨头围剿”? 极核没跟在小牛、九号后面做“同质化产品”,反而先攻高端再下探主流市场,线上订单占七成、用“救援级服务”重塑行业标准,这些打法对其他想进新赛道的品牌,有没有可参考的逻辑?通过极核的故事,本期播客拆解“传统企业转型”“高端品牌打造”“后来者突围”这三大难题——不管你是行业从业者、创业者,还是单纯好奇“一辆电动车怎么卖出汽车级溢价”,这场访谈或许能给你新的启发。
欢迎听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nengyixwl,聊聊你的观点和建议。加好友请备注您的姓名,公司,行业。
时间线:
04:31 春风动力电动两轮车产品布局解析
22:12 创业公司如何通过用户反馈优化智能电动车产品
35:05 新能源电动车企业转型与电商化发展
44:01 春风动力电动车与摩托车销售模式差异分析
55:11 品牌定位与回本周期探讨
01:03:31 聚焦中国市场以实现全球化
01:09:16 电动化趋势下摩托车行业产能规划与市场机遇
欢迎收听、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