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我从家门口找到了INS风
Description
主播:汉堡
编辑:皮皮
制作:汉堡
文稿来源:成华发布
一条文创街区?一个“四合院”?INS风,方言墙,庭院美学?遛娃、跳舞、画画、看书?姐妹“聊八卦”、老年人“会茶话”?今天的成华快讯让我们继续来打开成华的坐标“盲盒”,一起去“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主题文创街区 ”看看吧。

构建新消费、新体验场景,“爱转角”党建社区品牌应运而生。日前,“爱转角”在社区大党建的环境下,结合成都市成华区的历史故事和红色基因,深挖三线建设精神,凝聚正能量,邀请多方参与打造的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文化主题街区已正式亮相。

为什么打造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主题文创街区?
爱转角文创街区创始人表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是成都市今年正在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爱转角”品牌的打造,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实现社区治理的完善与巩固。

据爱转角文创街区创始人介绍,“爱转角”品牌首个点位是位于成都玉林的“玉林四巷·爱转角”,现在已经是个网红社区了;“成华之恋·爱转角”是第二个点位,位于建功路19号,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整个街区在“爱转角”品牌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爱国网四川中心、红色主题文化展示区、“忆成华”历史展示区、儿童多功能活动室等多个区域。

据爱转角文创街区创始人了解到,爱国网四川中心将以讲述四川爱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和主线,传承红色基因,结合爱转角实体空间创新各类活动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打造四川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和红色资源汇聚展示中心。

在“忆成华”历史展示区,一面刻着“成都故事 · 忆成华”的红墙尤为醒目,从《水堰记》讲到成华“成长史”,字里行间,充分展示着成华的内在文化与魅力。
摆放在红墙前面的,是一套实木中式茶桌椅,其周围,则是丰富的党史学习资源。《中国梦我们的梦》、《做正能量党员》、《红星照耀中国》等书本整齐地陈列着,黑白电视机、旋转式拨号电话机等老式物件很是亮眼。不得不说,在此,深读一本书,品一杯茶,或是忆一段成华故事,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主题文创街区选址在这里呢?
成都成华,曾经这里有成都工业之“精华”。曾经的成华区,有无数的烟囱、厂房,现在虽然已经被车水马龙包围,但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仍是历历在目。

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流传至今。
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主题文创街区除了展示红色文化、社区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还融入了“美学元素+活动空间”,着实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走进大门,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处美学空间——展示大厅。大厅空间感舒适,且空间利用率很高,这里可以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公益讲座讲坛、承办各项会议等各种活动。

美学空间怎么能少得了书房?路过“带得走的成都”区域,就来到成华之恋·爱转角书房。“立品如松”的牌匾、“强国书架”。该书房正是“忆成华”历史展示区所在区域,书房里的书籍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累了乏了,可以去哪里休息呢?街区当然为大家设置有休闲餐吧区域啦!这里有一面方言墙重磅推荐哦~
“通过‘以文成墙’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实现老成都味道与新文化创意完美融合。”——这是爱转角文创街区创始人打造方言墙的初衷对了,特别要说的是,方言墙上的四川方言可是发动居民一起搜集的噢~

紧密结合街区产业发展与公益服务,通过根据居民不同需求引入“小而美”“小而精”的沉浸式社区商业新消费场景和新人文体验场景,成华之恋·爱转角红色主题文创街区,已然成为一个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辖区居民和广大游客可参与、可体验、可共享的邻里互动空间。
怎么样,这样的好出去是不是值得前去打卡一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