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钱钱品牌局Vol.130 以中原美学叩开全球时尚大门:山下有松如何以慢哲学 开辟奢侈品增长新路径?
Vol.130 以中原美学叩开全球时尚大门:山下有松如何以慢哲学 开辟奢侈品增长新路径?

Vol.130 以中原美学叩开全球时尚大门:山下有松如何以慢哲学 开辟奢侈品增长新路径?

Update: 2025-10-18
Share

Description

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套以 “东方美学为魂、长期主义为骨、精准运营为脉” 的完整品牌体系落地的结果,为中国高端品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共谈嘉宾:

钱峻 — 营销科学艺术家 MSAI 联合主播/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杨志华 — 品牌实战派专家/钱钱品牌局 联合主播

Angela M360智库顾问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1:17   山下有松的品牌崛起, 已引发奢侈品集团关注.

2:32   山下有松创始人故事与品牌美学起源。

4:39   奢侈品行业困境与山下有松的增长反差。

6:23   山下有松品牌定位:从都市精英到心灵安处。

7:50   山下有松目标人群洞察:中女群体与品牌共鸣。

11:19  山下有松的东方美学体系构建与长期主义实践

16:18  山下有松品牌坚持文艺路线,选用非流量艺人,强化品牌调性一致性。

19:24  山下有松在多渠道传播中保持高度整合。

20:48  品牌标志性产品如屋檐包等,均融入山西中原文化与传统意象。

24:44  山下有松在全国14家门店坚持“一地一景”设计原则。

28:47  山下有松成功在于不依赖营销轰炸,而是精准触达情感需求。

30:33  山下有松聚焦“同类”而非流量,坚持价值回归,深耕东方美学。

一、行业逆势:在奢侈品寒冬中开辟增长切口

全球奢侈品市场的 “降温” 已成为既定事实。2025 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预计收缩 2%-5%,消费者数量较 2022 年减少近 5000 万;国际头部品牌更是直面业绩压力,LV 2025 年上半年核心时装与皮具部门跌幅达 9%。

而山下有松却在这一背景下实现 “逆周期增长”:2020 年销售额首次破亿,2022 年登顶天猫双 11 国产箱包品类 TOP1,2024 年淘宝 + 天猫渠道销售额逼近 5 亿;截至 2025 年,其天猫店铺坐拥 205 万粉丝、4.9 分高评分。

这种反差的核心,在于山下有松精准切入了国际大牌尚未覆盖的 “情感需求空白”—— 当传统奢侈品沉迷于 logo 堆砌、流量轰炸时,它选择以 “心灵契合” 为卖点,抓住了当代消费者(尤其是都市成熟女性)对 “不张扬、有内涵、能共鸣” 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差异化赛道。

二、品牌基因:从创始人叙事到东方美学体系构建

山下有松的独特性,从品牌诞生之初便已注定,其核心竞争力源于 “创始人故事 + 东方美学” 的深度绑定,形成了不可复制的品牌内核。

(一)创始人故事:让 “慢与真” 成为品牌底色

品牌创始人付松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极具感染力的品牌叙事:拥有清华美院设计背景、曾任职谷歌 UI 设计师的他,因找不到 “兼具功能性、时尚感与个人审美” 的包包,毅然放弃高薪大厂工作,与母亲在山西老家创办手工作坊,邀请 65 岁的 “姥姥团” 手工缝制每一只包包。

这一故事传递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 “用户视角”,品牌源于创始人自身的真实需求,而非商业投机;二是 “文化传承”,手工制作背后是对 “慢工艺” 的坚守,与快消时代的 “效率至上” 形成反差。这种 “真” 与 “慢” 的特质,成为品牌吸引同类用户的第一块磁石。

(二)美学定位:以宋代审美为锚点的 “克制设计”

不同于传统奢侈品的张扬风格,山下有松构建了一套以东方美学为核心的设计体系:

  • 理念层面:提出 “自然、自知、心安” 的生活哲学, slogan“ be natural,be yourself” 传递 “不追逐完美,接纳本真” 的态度,契合当代人反焦虑的心理需求;
  • 视觉层面:遵循 “极简克制” 原则,无夸张 logo、无复杂装饰,设计风格与谷歌、苹果的简约理念一脉相承,主打 “耐看、长期陪伴” 的经典款型;
  • 文化层面: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北宋范宽《西山行旅图》获取灵感,将山西中原文化融入产品(如 “屋檐包”“月牙包”“葫芦包”),并借鉴宋代瓷器、花艺的审美,让东方美学不再是表面的 “国潮符号”,而是深入产品细节的精神内核。


三、人群运营:聚焦 “中女”,拒绝流量的 “精准共鸣”

在流量至上的行业环境中,山下有松的人群运营策略堪称 “反套路”—— 它不追求 “广撒网” 的流量覆盖,而是专注于 “中女” 群体,通过 “精准匹配” 实现高转化与高忠诚度。

(一)人群定位:抓住 “中女” 的核心需求

山下有松将目标人群锁定为 “中女”,这一群体具有明确的消费特征:有一定经济基础,拒绝 “廉价感”;追求品质与调性,不盲目崇拜国际大牌;重视自我表达,希望产品能传递个人生活态度。

针对这一需求,品牌精准定价 1000-4000 元:既避开了几百元快消包的 “品质短板”,又比动辄上万的国际奢侈品更具性价比,完美契合 “中女” 对 “高端不高价” 的消费期待。

(二)代言策略:用 “文艺调性” 替代 “流量热度”

与国际大牌扎堆签约顶流明星不同,山下有松始终选择与品牌调性高度契合的 “非流量艺人”:

  • 早期选用气质独特、辨识度高的蒋奇明、文琪,传递 “不迎合大众审美” 的文艺感;
  • 后续合作法国实力派演员玉佩尔(与苏菲玛索风格迥异,以文艺片、台词功底见长)、中国文艺派演员马思纯,进一步强化 “专业、内敛、有深度” 的品牌形象。

这种选择避免了 “流量明星与品牌调性割裂” 的问题,让每一位代言人都成为品牌理念的 “具象化载体”,实现 “人带品牌” 而非 “品牌靠人” 的良性循环。


四、渠道与内容:多模态整合,让品牌叙事 “无断点”

山下有松的成功,还在于其将 “品牌理念” 贯穿于所有渠道与内容中,形成 “多而不散” 的传播矩阵,让用户无论从哪个触点接触品牌,都能感受到一致的调性。

(一)线下:把门店打造成 “文化展示空间”

截至 2025 年 9 月,山下有松开设 14 家门店,坚持 “一地一景” 设计原则,彻底打破传统零售空间的 “销售属性”:

  • 上海淮海中路店:以 “丰府长谷” 为概念,用流线型空间与柔和光线模拟 “风掠过山谷” 的意境;
  • 深圳店:复刻 “乔石被海水冲刷的痕迹”,通过材质对比传递海洋韵律感;
  • 南京店:将 “梯田农耕文明” 转化为现代空间美学,展现传统智慧的当代表达。

同时,门店还承担 “社区互动” 功能,定期举办手工体验、艺术沙龙等活动,让用户在购物之外,能深度感受品牌的文化内涵,实现 “从消费者到粉丝” 的转化。

(二)线上:用 “深度内容” 替代 “营销轰炸”

在线上内容运营中,山下有松同样拒绝 “短平快” 的流量玩法:

  • 推出播客节目《三下生》:邀请作家、艺术家、建筑师探讨旅行、阅读、自我探索等话题,即便播客难以直接转化销售,仍坚持用深度内容传递品牌的 “慢生活” 理念;
  • 打造纪录片与长视频:通过记录创始人故事、手工制作过程,强化 “真与慢” 的品牌形象;
  • 电商平台运营:天猫店铺详情页不堆砌促销信息,而是侧重产品设计理念、文化元素解读,近 30 天有 200 万 88VIP 用户逛店、近 7 天 10 万件宝贝被加购,证明 “深度内容” 比 “流量广告” 更能打动目标用户。


五、行业启示:中国高端品牌的 “破局三要素”

山下有松的案例,为中国高端品牌突破 “贴牌代工”“低端内卷” 的困境,提供了三个核心启示:

(一)以 “文化自信” 替代 “西方模仿”

中国品牌无需依附国际大牌的叙事逻辑,宋代美学、传统工艺、东方生活哲学等本土文化元素,本身就是极具竞争力的 “品牌资产”。山下有松的成功证明,将传统文化 “现代化转化”,而非简单堆砌符号,才能让品牌在全球市场拥有独特辨识度。

(二)以 “长期主义” 替代 “短期流量”

在 “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的当下,依赖顶流明星、爆款营销的模式已难持续。山下有松坚守 12 年,不追逐短期红利,而是通过打磨产品、沉淀品牌理念、维系用户情感,最终实现 “口碑裂变”,这恰恰是中国品牌需要学习的 “慢功夫”。

(三)以 “用户共鸣” 替代 “产品推销”

高端品牌的竞争,早已从 “产品功能” 升级为 “情感价值”。山下有松之所以能打动 “中女” 群体,关键在于它不只是在卖包,而是在传递一种 “心安的生活方式”,让用户通过产品找到 “自我认同”。这种 “情感共鸣”,才是高端品牌真正的 “护城河”。

从山西老家的小作坊,到巴黎时装周的独立展览,山下有松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高端品牌 “文化自信” 的觉醒。未来,当更多中国品牌像山下有松一样,扎根本土文化、坚守长期主义、聚焦用户共鸣,中国 “奢侈品时代” 或许不再遥远。

Takeaway

1、高端品牌可在行业收缩期,通过切入国际大牌未覆盖的情感需求空白实现逆周期增长。

2、创始人真实经历与品牌理念深度绑定,能形成独特且有感染力的品牌叙事底色。

3、以东方传统美学(如宋代审美)为锚点,打造克制、简约的设计体系,可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4、聚焦特定目标人群(如成熟女性),精准匹配其消费能力与精神需求,能提升用户忠诚度。

5、选择与品牌调性契合的非流量艺人代言,可避免调性割裂,强化品牌形象一致性。

6、线下门店突破传统零售属性,结合地域文化打造 “一地一景”,并承担社区互动功能,能深化用户体验。

7、线上内容运营拒绝短平快流量玩法,用深度内容(如播客、纪录片)传递品牌理念,可打动目标用户。

8、多渠道传播需保持高度整合,让用户在所有触点都感受到一致的品牌调性,避免信息碎片化。

9、中国高端品牌无需模仿西方,将本土文化元素现代化转化,可形成独特品牌资产。

10、高端品牌竞争核心已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价值,传递用户认同的生活方式,能构建核心护城河。

思考点

1、在行业收缩期,高端品牌需如何精准识别并切入国际大牌未覆盖的需求空白,以实现逆周期增长?

2、从渠道整合角度,高端品牌应通过哪些具体方式,确保线下空间与线上内容传递一致的品牌调性,避免用户认知碎片化?

3、中国高端品牌在运用本土文化元素时,需把握哪些关键要点,才能避免符号化堆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与品牌价值深度绑定?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

欢迎进入媒介360生态场域——你可以是会员、读者、共创者或合作方。我们期待与你一同成为AI+增强人类,360°创新增长成长。

媒介360旗下汇聚深度内容IP与前沿行业社群,致力于打造商业营销人与创新者的开放式连接平台,构建多元、深度、前瞻的行业生态。

8大战略系统——前瞻钱瞻、媒介360、钱钱品牌局、MSAI营销科学∞艺术、创+TALK、嗲学、AI元宇宙、媒介创新场——输送多元智慧,思想穿透增长!

加入会员

为你提供全面、敏捷的智库内容与一站式增长解决方案

​​商务合作​​

欢迎品牌、机构与我们的生态合作,共同探索商业未来!

​​用户共创​​

如果您发现值得深挖的商业现象、营销案例或增长趋势,欢迎投稿,您的观点可能成为下一期主题!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内容版权归媒介360所有,未经许可严禁用于AI模型训练或商业转载。

———

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推荐给同道者,共创商业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130 以中原美学叩开全球时尚大门:山下有松如何以慢哲学 开辟奢侈品增长新路径?

Vol.130 以中原美学叩开全球时尚大门:山下有松如何以慢哲学 开辟奢侈品增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