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招招幕幕和我去月球的背面走一走吧!|对话《登月·进行时》主创
和我去月球的背面走一走吧!|对话《登月·进行时》主创

和我去月球的背面走一走吧!|对话《登月·进行时》主创

Update: 2025-04-29
Share

Description

2024年的五一假期,嫦娥六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着陆在了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

地球上,游客们站在海边,一同倒计时,看着火箭从自己眼前升起。因为游客太多,航天小镇上的椰子价格都翻了又翻。

太空中,环境无比纯净,探测器得以按照数学和物理计算出来的精确公式,孤独地前行。高中试卷上总写着“理想状态下,该物体会如何运动?”,而一定程度上,外太空就是这样的理想状态。

有人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航天大院里的人、追火箭的人、发射指挥中心、显示器里传来的太空影像,月球上采集回来的土壤。

本期,我们邀请到《登月·进行时》的导演们,来一起聊聊,一部没有脚本的纪录片要怎么拍,以及嫦娥奔月如何从神话变成实践。

<figure></figure><figure></figure>

【聊天的人】

  • 《登月·进行时》总导演乔岩、联合总导演狄欣&郭业琦
  • 优酷人文频道制片人郑雁飞
  • 本台主播橙子

【聊到的话题】

01:56 汉代墓穴里的月亮彩绘

09:42 拿着一份印有所有航天员工头像的PPT找人

21:12 航天只有0或1

<figure></figure>

嫦娥六号雨中发射

22:11 “我是北京,呼叫厦门”

<figure></figure>

发射前的演练

23:54 航天小镇,民宿的楼上有火箭观景台

<figure></figure>

火箭小镇龙楼镇

27:03 气垫鞋、冲锋衣与航空科研

30:07 11个太空飞行阶段,11场惊心动魄

33:29 在外太空,验证物理和数学的假说

39:27 第一次在月之暗面挖“土特产”

41:39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来申领月球土

【聊天中提到的一些信息📖】

《登月·进行时》

<figure></figure>

为什么是月球:

月球像地球的一面镜子,它保存了很多宇宙诞生之初的重要信息。地质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去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矿石元素,但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生物和植被,环境一直在演变,月球或许会是一种补充,帮助我们揭开地球的诞生之谜。

其次,月球离地球比较近,38万公里(相当于乘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往返144次,而火箭一个星期就能来回),在月球上建科研站或是实验基地会更容易实现。

月背为何神秘:

因为潮汐锁定,月球的一半总是背对着地球,无法观测。1968年,阿波罗8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绕月飞行,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见到月球的背面。而人类第一次着陆月球背面是嫦娥四号,第一次在月球背面采样是嫦娥六号。

此外,月背上也没有信号,因此探月工程里面还增加了鹊桥号通信中继卫星,它悬停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上,帮助地球和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

为什么要从月背上取土: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新月球的年纪。这次嫦娥六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已知的一个最大、最深、最古老的一个撞击盆地,我们可以从中挖到更多信息。这次嫦娥六号采集回来的月球土,面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可以申请拿回实验室中研究。科学家可以从微米级的颗粒中推演出亿年前的巨大撞击和岩浆活动。

嫦娥五号曾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全新的矿物,命名为“嫦娥石”Changesite-(Y)。

关于中国的探月工程

又称嫦娥工程,主要包括“探月、登月、驻月”三个阶段。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现在,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figure></figure>

【本期制作】

主播:橙子

后期:又又

片头音乐:Cornfield Chase-Hans Zimmer

片尾音乐:私奔到月球-五月天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和我去月球的背面走一走吧!|对话《登月·进行时》主创

和我去月球的背面走一走吧!|对话《登月·进行时》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