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奇遇记272~铅笔精灵别咬我#睡前故事#幼儿#专注力培养#情商提升#亲子游戏
Description
小多多的魔法盲盒带他经历了一场神奇的铅笔小镇之旅。在那里,铅笔精灵因为总被咬而痛苦不堪。当小多多变成铅笔亲身体验后,终于明白了爱护文具的重要性。这不只是一个关于改变坏习惯的故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听完故事,你会不会也开始珍惜手中的每支笔呢?
听完了,赶紧一起玩玩定制版的亲子游戏吧,收获更多:
亲子游戏:《铅笔精灵的小约定 —— 不咬铅笔大挑战》
适用年龄:5-6 岁(道具极简,贴合故事 “爱护铅笔” 的核心)
游戏目标:
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体验 “铅笔被咬” 的 “疼痛感”,理解 “咬铅笔会伤害铅笔精灵”
亲子协作完成 “帮精灵‘治伤’、不咬铅笔写字” 任务,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传递 “文具是好帮手,要疼惜” 的理念,呼应故事中 “好好爱护铅笔” 的主题
一、游戏准备(全用家庭现有物品,3 分钟搞定)
核心道具(零手工,随手可得):
“铅笔精灵”:1 个小毛绒玩偶(或用袜子塞棉花做简易玩偶,贴 1 张笑脸贴纸当 “小木”);
“受伤的铅笔”:1 支带牙印的旧铅笔(或用马克笔在新铅笔上画几个小坑,模拟 “精灵的伤口”);
“扮演道具”:硬纸板剪 1 个铅笔形状(约 30cm 长,贴蓝色贴纸当 “铅笔身体”,让孩子手持扮演 “铅笔”);
“奖励道具”:3 张 “爱护铅笔” 贴纸(或画简单笑脸的便签纸)、1 个铅笔笔套(模拟 “给精灵‘穿保护衣’”)。
场景简化(无需搭建,利用书桌即可):
书桌当 “铅笔小镇”,摆 1 本拼音本(用于 “不咬铅笔写字” 环节)、1 根手指饼干(或小木棍,模拟 “写字时的辅助工具”,代替咬铅笔)。
二、游戏流程(紧扣故事核心情节,3 个轻互动环节)
环节 1:遇见受伤的铅笔精灵(共情代入)互动玩法:
家长手持 “小木” 玩偶,凑到孩子面前,用轻轻的声音(模拟精灵的语气)说:“多多,我是铅笔精灵小木!你看我的‘家’(举起带牙印的铅笔),上面全是小坑,就像我的伤口,被咬的时候又麻又疼~”
孩子摸一摸铅笔上的 “牙印”,家长继续说:“你之前咬铅笔时,我就是这种感觉哦~我们一起帮我‘治伤’好不好?” 引导孩子给铅笔套上笔套:“这是给我穿‘保护衣’,再也不怕被咬伤啦!” 贴 1 张 “爱护铅笔” 贴纸在笔套上。环节 2:扮演铅笔 —— 体验被 “咬” 的感觉(角色共情)
互动玩法:
家长接过孩子的 “硬纸板铅笔”,扮演 “小木”,孩子双手叉腰站好(或手持硬纸板铅笔):“现在你是铅笔精灵啦!我来模拟‘咬铅笔’,你感受下会不会‘疼’~”
家长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孩子的 “铅笔身体”(硬纸板),不用真咬,只是模拟动作,问孩子:“是不是有点‘不舒服’?就像你之前咬铅笔时,小木的感觉呀~”
孩子体验后,家长说:“所以我们不能咬铅笔,不然精灵会疼的!现在我们来约定,以后写字不用嘴咬,用手指帮忙好不好?” 拉钩约定,贴第 2 张 “爱护铅笔” 贴纸。环节 3:不咬铅笔写字挑战(习惯巩固)
互动玩法:
亲子一起坐在书桌前,家长拿出拼音本和手指饼干(或小木棍):“我们来写故事里的‘森’字,要是想不出怎么写,不用咬铅笔,就用手指在桌上画一画,或者捏捏小木棍,好不好?”
孩子尝试写字,家长在旁提醒:“你看,不用咬铅笔,也能写出‘森’字哦!铅笔精灵小木肯定很开心~” 若孩子没咬铅笔,写完后贴第 3 张 “爱护铅笔” 贴纸。
最后家长举起 “小木” 玩偶,模拟精灵的声音:“谢谢多多!以后我们一起写漂亮的字,再也不受伤啦~”
三、游戏延伸(简单易操作,巩固爱护文具的习惯)
“铅笔精灵的家”:亲子一起给铅笔准备 “小房子”—— 用纸巾盒做笔盒,贴孩子画的 “爱护铅笔” 图画,告诉孩子:“这是小木的家,用完铅笔要送它回家哦~”
“铅笔日记”: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检查铅笔 “有没有受伤”,要是没牙印,就在便签纸上画一颗星星,攒够 5 颗星星换一个小奖励(如一起读绘本)。
帮铅笔 “美容”:如果有旧铅笔,亲子一起用彩笔给铅笔画 “新衣服”(包彩色胶带或画图案),边画边说:“我们把铅笔打扮得漂漂亮亮,更要好好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