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投知君君接下来美股与港股怎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投资框架
接下来美股与港股怎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投资框架

接下来美股与港股怎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投资框架

Update: 2025-06-27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录制于25年6月27日,本期仍然聚焦于美股和港股,君君老师从对冲基金的视角解读了最近美股和港股的变化,以及机构们如果看待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主要分析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大型科技公司(如英伟达、AMD)的表现,以及小型企业在AI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此外,还探讨了宏观经济因素,例如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市场和板块(如香港房地产、银行和保险业)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了微观基本面和流动性在各自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美国和香港股市目前面临哪些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节目省流版)

美国和香港股市目前正经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受到货币政策预期、行业发展周期以及市场内部结构的影响。

美股宏观层面:

降息预期与金融环境宽松:美联储(尤其是鲍威尔)的态度趋于宽松,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可能降息两到三次,大概率在7月份降息。这导致金融环境宽松,高利率的压制正在减少。

通胀与经济下行:降息的条件是通胀下降。然而,通胀下降过程中,小企业的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大企业由于能够通过AI赋能实现降本,在经济下行时免疫力更强。

市场情绪与风险:虽然市场创新高,但结构上存在隐忧。到7月上旬,如果降息等所有利好因素都已释放,市场将开始考虑经济本身下滑对微观的影响。美国股市本质上是一个微观市场,其趋势判断依赖于微观基本面和景气度。如果总需求景气和结构景气出现问题,降息过快可能暗示更深层次的问题。

微观层面(行业与企业):

人工智能(AI)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算力开支的集约化路径:AI行业的算力开支开始走集约化路径,即开支成本随技术成熟度下降。

AMD和ASIC的崛起:互联网大厂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路径,结合AMD的卡,形成集群式算力,成本更低。AMD的方案与ASIC结合处理离线推理业务足够使用,性价比较高。

对英伟达的影响:虽然AMD和ASIC的方案性价比较高,但目前看来,对英伟达的影响是**并行发展**,而非直接冲击。英伟达在在线推理和训练领域仍将继续使用。如果大家训练规模达到商业天花板,转而侧重推理环节赚钱,那么对英伟达可能不利。

大厂与小厂的分化:

大厂降本增效:Meta、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大厂在投入两年后,与中小厂差距越来越大,他们找到了**降本路径**,AI赋能与传统业务集成度越来越高。例如,Meta可以将AI应用于广告业务。

小厂的困境与尝试:过去小厂难以获得显卡,现在大厂退回的部分卡被小厂接手。小厂虽然仍在开支,努力尝试和迭代,但**能否找到盈利点**仍是未知数。AI行业最大的“鬼故事”就是只有大厂能赚钱,中小厂越投越没钱。

市场关注点转折:市场不再过多关注地缘政治或宏观政策变动,而是紧盯行业技术突破。

对冲基金的策略调整:对冲基金之前多做多博通、空英伟达的套利操作。现在市场结构性变化后,他们对美股不再做贝塔(整体方向性押注),而是**开始考虑内部结构性做多和做空,例如多AMD,空一些消费类股票。

财报与业绩指引:未来一个月将密集公布二季度财报和三季度业绩指引。市场将重点关注M7(七大科技公司)的业绩指引,如果指引不佳,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尤其是一些业务形态本身有问题或受经济影响较大的公司.

港股宏观层面:

分母驱动为主:香港股市的上涨主要由“分母”(宏观流动性)驱动,而非“分子”(企业基本面)。

美元降息与流动性泛滥:美元降息导致海外资本回流香港。这增加了香港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并提高了香港本地地产物业的性价比,因为其回报率高于美债票息。

中国央行政策预期:虽然中国央行在基准利率上难以大幅跟随美联储降息,但市场预期央行可能通过**结构化工具**(如便利互换)来增加流动性,以活跃资本市场。

微观层面(行业与企业):

缺乏强势行业:香港市场目前缺乏能独立驱动行情的“强势行业”。

AI应用端表现:香港AI应用端方面,美图、快手等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有所突破,但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厂的AI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尚未完全找到与商业场景契合的盈利点。这与美国大厂的进展存在差距。

新消费行业面临验证:一些新消费概念性公司存在“吹牛”但**业绩难以落地**的问题。

创新药/生物科技行业问题:该行业存在频繁融资(配股)、“老鼠屎”公司(如军石生物的配网操作)导致市场情绪不佳的问题。

房地产市场分化:港股中的**港房股表现优于内房股**。港房由于香港本地经济更早触底,且受到美元降息带来的海外资本回流的直接利好,其商业地产回报率甚至高于美债票息。

金融板块:

银行与保险:直接受益于美元降息。中国的大型银行股被视为**全球稀缺的高票息资产**,可替代美债,受到各国资本增持。保险公司因持有大量高票息债券资产,被视为银行的“影子股”,也受益于此。平安保险则因其大陆地产敞口和激进的改革,不属于标准的债券替代股。

券商:香港的券商股也在上涨,部分是由于市场预期中国央行可能通过结构化工具来活跃资本市场,以及香港批复稳定币牌照对具备国际业务的券商带来利好。

未来展望:港股在“分子”方面,需要等待美国市场AI故事开始分化并出现弱点,同时香港本地企业能验证其商业模式并找到新的突破点,才能更好地表现。目前,**港股主要看分母,美股主要看分子。

总体而言,美股目前关注微观层面的行业技术突破和企业盈利能力,特别是AI行业的发展和大厂的降本增效,同时警惕宏观经济下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港股则更多地受到宏观流动性(美元降息导致的海外资本回流)的驱动,虽然部分行业有微观亮点,但整体缺乏强势的“分子”来支撑,需等待其经济模式的验证或外部环境(如美股走弱)的变化。

本期节目重点:

05:00 对冲基金视角下美股和港股的近期变化

10:00 AI行业算力开支变化与成本下降

14:00 英伟达与AMD的并行发展

18:00 大小厂分化与盈利困境

22:00 美股市场不再过多关注地缘政治或宏观政策变动(如中东冲突、特朗普关税),而是紧盯行业技术突破

25:00 降息预期与经济下行隐忧

30:00 港股没有美股那样的“强势行业”或独立驱动行情的“分子”(企业基本面)

32:00 港股的上涨主要由*“分母”(宏观流动性)驱动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接下来美股与港股怎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投资框架

接下来美股与港股怎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投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