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投知君君美股高位难跌难涨?港股创新药狂飙!全球资金如何选择?
美股高位难跌难涨?港股创新药狂飙!全球资金如何选择?

美股高位难跌难涨?港股创新药狂飙!全球资金如何选择?

Update: 2025-06-18
Share

Description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我们播客后续打算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

本期节目详细分析了全球股市的近期动态和投资逻辑。深入探讨了美股和港股的市场现状,并着重阐述了美股在当前高位下,地缘政治冲突和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如何根据数据和行业景气度进行资产配置。帮助听众理解机构的投资思路。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影响美股和港股走势的关键宏观经济与市场驱动因素是什么?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影响美股和港股走势的关键宏观经济与市场驱动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美股市场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

目前美股处于相对高位,短期内快速上涨或快速下跌都存在困难。

1.  宏观经济数据与美联储政策预期:

       通胀压力减小:中东冲突对美股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其主要影响的油价与商品型通胀,而美国的商品型通胀自三月以来已逐渐平缓。美联储更关注的服务型通胀,与油价关联性较弱,且劳动力供给结构问题导致的服务业紧缺度较高,但并无明显迹象表明油价上涨会导致服务型通胀大幅跳升。

       就业市场转弱:虽然某些就业数据(如职位空缺数、非农就业人数)可能存在水分,但小非农和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等高频数据真实地显示就业市场正在变弱。华尔街的投行,如花旗,因此押注今年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快速降息。

       宽松的金融环境预期:基于就业数据和通胀趋势,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一个季度的金融环境将趋于宽松,短期内美联储的政策性利率不会立即收紧。这为股市提供了估值层面的支撑。

       数据优先于政策:尽管有特朗普等政治因素的扰动,但市场最终仍会回归到数据本身。就业数据(特别是职位空缺和非农数据的水分被揭示时)是判断降息预期和市场走向的关键。

2.  企业盈利与行业景气度:

       AI板块支撑:AI相关的大型科技公司(如M7)的资本开支正在转化为利润,且转化速度在转好。即将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只要AI领域的资本开支能持续创造现金流收益,美股在当前位置就不会面临重新定价的压力。

       机构仓位不足:由于对中美贸易谈判的误判,许多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在美股的仓位普遍不足,处于“没买够”的焦虑状态。他们不希望美股大跌,但也希望其下跌以便补足仓位。这种“跌了大家都会买”的预期也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

       特朗普政策影响有限: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如关税、驱逐非法移民等)对美股的趋势性影响不大,更多是带来波动性,因此不必过度关注其短期言论。投资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就业数据和大型公司(尤其是AI相关公司)的业绩指引上。

二、 港股市场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强劲上涨是其突出特点。

1.  全球资金的“无奈”选择与美股背景:

       美元下行与美国经济总量增长的疑虑:美元的持续下行表明市场对美国除AI以外的总体经济增长和结构性景气持怀疑态度。

       美股欠配下的资金寻觅新逻辑:由于美股AI板块以外缺乏新的、性感的增长故事,而机构投资者又因美股仓位不足,亟需寻找能讲出新景气逻辑的替代标的。

       香港创新药作为“平替”:港股创新药板块成为对冲基金填补美股未买够仓位的替代品,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吸引力的增长叙事逻辑。

2.  创新药板块自身的基本面改善与预期:

       ASCO大会的积极信号:6月1日举行的ASCO大会(创新药企业发布管线进展的会议)与往年不同。企业不再仅仅总结过去,而是积极展望下半年的BD(商业拓展)项目和管线深度,显示出比市场预期更高的管线储备和后端效率。

       真实落地性:与一些新消费概念不同,创新药企业的BD外授权费用等预估收入在下半年有较强的落地确定性,短期内基本面较难出现“雷区”。

       对特朗普政策的“看空”期权:市场认为特朗普可能会通过“集采”等手段打压医药高价值,这反而促使一些海外制药巨头寻求与中国创新药企的合作,因为中国企业能够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新药。这与美股小核电板块的逻辑类似,都是一种“看空特朗普执政能力”的期权,即若特朗普无法推行其政策,市场会寻求“自救”方案。

三、 A股市场走势的特点

A股市场近期也出现小盘股和某些概念(如可控核聚变、稳定币等)的上涨,被认为是“映射”美股。

1.  模仿与题材炒作:这种“映射”更多是“模仿”而非深层次的“映射”。它不代表大的估值逻辑或景气周期在中国A股的体现,而是市场在缺乏主要驱动因素时,由“小玩家”进行概念炒作。

2.  “板凳球员”效应:当美股和港股的主要市场主题(“主力队员”)进入休整期,缺乏新的叙事逻辑时,A股的小盘股和题材炒作(“板凳球员”)就会活跃起来,以维持市场活跃度。

3.  长期非趋势性:这些炒作不具备长期持有价值,更适合作为交易性品种进行波段操作。未来的刺激可能来自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技术突破,如“自助合饭”式的多靶点组合疗法。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市场资金在寻找新的景气增长逻辑,尤其是在美股“欠配”和主要板块面临瓶颈的情况下,港股创新药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和可预期的基本面改善成为吸引全球资金的“性感”标的。而A股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海外市场

本期节目要点:

05:00 节目的调整,未来将主要聚焦美股、港股的分析,并讨论它们对A股的影响

10:00 整个对冲基金行业普遍存在“美股没买够”的问题

14:00 这种“没买够”导致一种矛盾心态:既不希望美股下跌(因已买入一部分),又希望它下跌以便补仓

17:00 中东冲突主要影响油价,但对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大,因为商品通胀自3-5月已逐渐平缓

22:00 市场认为未来一个季度金融环境将趋于宽松,短期内金融条件(预期)没有变化,这为美股估值提供支撑

26:00 大型AI相关科技公司(M7)的资本开支正在转化为利润,且转化速度转好,即将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有望印证这一点

30:00 市场认为特朗普可能通过“集采”等手段打压医药高价值,反而促使海外制药巨头寻求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因为中国企业能提供成本效益高的新药

35:00 对冲基金将港股创新药视为“平替美股”的工具,是为了追回在美股被动“逼空”的损失,并非长期持有行为,而是波段性操作

40:00 A股近期小盘股和概念股的上涨(如可控核聚变、稳定币、苏超)更多是“模仿”而非深层次的“映射”全球大类资产定价逻辑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美股高位难跌难涨?港股创新药狂飙!全球资金如何选择?

美股高位难跌难涨?港股创新药狂飙!全球资金如何选择?